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0篇
  免费   116篇
  国内免费   136篇
测绘学   40篇
大气科学   44篇
地球物理   120篇
地质学   336篇
海洋学   172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33篇
自然地理   94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4篇
  1978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41.
通过详细的野外调查,并结合遥感解译、室内试验以及数值模拟等手段,对矮子沟巨型古滑坡的基本特征、形成机制及运动演化过程进行了深入研究。矮子沟古滑坡的形成条件为:滑坡剪出口与坡脚之间存在巨大的高差,为滑坡的形成创造了良好的临空条件;顺向岸坡结构以及坡体内发育的多组控制性结构面是滑坡发生的结构基础;玄武岩系中的凝灰岩软弱夹层削弱了岩体的完整性,地表水及地下水长期入渗,水的软化作用降低了软弱夹层的抗剪强度;地震作用是造成岩体最终滑动失稳的关键因素。该滑坡的动力学过程可划分为四个阶段:(1)启程活动阶段。斜坡地形效应使得地震波在斜坡上部表现出异常放大现象,当短时间内积聚的振动能量超过岩土体的强度时,易形成高位滑坡,滑坡的变形破坏机制为拉裂-滑移;(2)近程活动阶段。近3.82×108 m3的滑坡物质高位高速下滑,与矮子沟右岸坡体发生猛烈碰撞后进一步碎裂解体;(3)高速远程碎屑流阶段。碎屑流继续沿矮子沟高速运动约3 km;(4)堆积堵江阶段。滑坡物质最终形成体积为2.73×108 m3的巨型堰塞坝,堵塞金沙江并...  相似文献   
842.
强降水落区中单站降水诊断分析和预报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2003年7月19日湖北省发生的一场降水强度较强、落区面积较大但武汉市单站出现暴雨空报的大到暴雨过程进行分析。通过诊断分析,解释了其区域暴雨发生和单站暴雨空报原因。结果表明,这是一次典型的中纬度斜压系统引起的大尺度大到暴雨过程,它的发生机制可用准地转运动理论给予很好的解释。而单站的强降水,特别是大到暴雨区中或大到暴雨区边缘单站的大到暴雨是否发生,必须通过诊断分析次级环流,当次级环流条件满足时,才能产生暴雨,否则会出现空报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