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9篇
  免费   106篇
  国内免费   71篇
测绘学   84篇
大气科学   73篇
地球物理   50篇
地质学   231篇
海洋学   52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49篇
自然地理   6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71.
针对GNSS高程坐标时间序列非平稳性与非线性等特点,在深入分析Prophet模型与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模型特性的基础上,构建了Prophet-RF组合预测模型,解决了Prophet模型对时间序列非线性部分预测能力较弱的缺陷,且该组合模型具有较强的鲁棒性.本文选用BJFS站高程方向的连续观测数据...  相似文献   
572.
台湾海峡北部海区1998年2~3月温、盐的垂直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1998年2 ̄3月台湾海峡北部海区的CTD资料,进行温、盐垂直分布特征的分析,同时根据温、盐垂直分布特征进行海域温、盐特性的区划。结果表明,在研究海域的西侧,温、盐的垂直分布具有层化结构;在研究海域的东侧,温、盐垂直均匀一致,且呈高温高盐。  相似文献   
573.
贺义兴  宋书林 《地质学报》1999,73(4):315-319,T001
河北平山阜平群浅粒岩和黑云变粒岩-片麻岩熔融高温高压实验结果表明,在开放体系条件下两类岩石深熔作用性质有一定的独特性,主要表现为SiO2不饱和的非均一局部熔融-再结晶效应,当实验温度为680℃时,黑云母与斜长石发生脱水熔融和部分熔融,转换成白云母,绿帘石,铁尖晶石,石英等物质成分,当温度为750~800℃时,上述中间产物和残留黑云母及新生熔体进一步转变为夕线石,铁尖晶石,橄榄石,富Ca斜长石和钛铁  相似文献   
574.
郑州超化煤矿山西组泥质岩中粘土矿物及地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恢复了郑州超化煤沉积时盆地的介质环境条件,利用X射线衍射和等离子发析技术对研究区泥质岩的粘土矿物和微量元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研究区泥夺中微量元素和粘土矿物组成在二煤层的上下明显存在差 LB、Sr/Ba、P、CaO、MgO、V、Li、Ni、Zn含量在底板泥质岩中含量较高,而在顶板以上泥质岩中含量明显降低:TiO2、Cu、Co含量在垂向上的变化趋势与上述元素相反;伊/蒙间层矿物和伊利石在底板泥质  相似文献   
575.
随着渤海新近系勘探由构造圈闭逐渐向构造-岩性、岩性圈闭的转变,油气成藏情况越来越复杂,因此精确而有效的储层含油气性预测,对提高勘探成功率至关重要.渤海C构造明化镇组砂体非常发育,但是由于受到复杂断裂活动的综合影响,不同断块储层含油气性差异大,尽管前人对渤海新近系储层油气预测方法进行过大量研究,但每种方法都有其使用的局限性,因此探索适合该区的油气预测技术对该区的勘探评价具有重要意义.在对不同流体时频谱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引入分频反演技术进行油气预测研究,首次将对油、气、水区分明显的电阻率曲线融入到分频反演中,并对反演过程进行约束,来进一步提高油气预测的精度.实钻证实:油气预测结果与井具有更高的吻合度,为后期井位部署及储量计算提供了重要依据,对类似地区储层含油气检测研究具有一定的推广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76.
跃移砂粒起跳的受力机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根据作者拍摄的高速电影摄影实验发现, 沙粒起跳后垂直加速度均为负值, 亦即沙粒跳离地面后再无大于重力的、向上的外力作用于其上, 从而排除了八种起跳学说中的五种有关非接触力的起动学说, 即: 升力起动说、压差起动说、湍流起动说, 负压起动说和涡旋起动说。在余下的三种有关接触力的起动学说中, 作者估算后认为: 跃移起跳是斜面飞升与冲击碰撞相结合作用的结果。在凸凹不平的地面上滚动的沙粒只需很小的速度(厘米/秒量级)就可离地而去, 并从风中获取更多的能量。在地面上滚动或在空中飞行的沙粒, 以不同的角度冲击其它颗粒, 能以锐角和钝角反弹飞开。运动沙粒的动能只需有1/10转换为转动动能, 就可使沙粒获得数百以至上千转/秒的转速。  相似文献   
577.
沙粒跃移运动的高速摄影研究   总被引:18,自引:7,他引:11  
在沙漠所沙风洞中用HS-16型高速电影摄影机以500幅/S片速对平均粒径为0.2mm的石英沙进行了拍摄。共摄得57颗沙粒跃移运动的部份轨迹。计算了各沙粒的速度和加速度水平、垂直分量表明: 1.沙粒运动中存在着巨大的脉动, 最大加速度脉动值可达重力加速度的30倍, 这说明湍流脉动的粘性力在跃移运动中起着重要作用。2。加速度脉动具有各向同性, 其平均值并不大; 加速度水平分量的平均值在各运动阶段中始终为正值, 说明不断受到风力的拖曳; 加速度垂直分量始终为负值, 说明除重力作用外, 再无其它稳定持久的非接触力作用于跃移的沙粒上; 因此跃移沙粒起跳的原因必然是在离开地面之前受到三种接触力之中的一种作用, 三者必居其一。考虑到沙粒在飞行过程中带有高速旋转, 因而排除了振功起跳和冲击起动的可能。沙粒起跳最大可能的原因是斜面飞升力。  相似文献   
578.
王彤  朱筱敏  董艳蕾  陈贺贺  苏彬  刘宇  伍炜 《地质学报》2020,94(12):3830-3851
作为沉积背景变化的敏感性指标,微量元素丰度及其比值对物源构造背景识别、沉积环境恢复和古气候重建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古近系安集海河组23件泥质岩类样品开展微量、稀土元素分析测试,结合岩心与薄片等相标志,完成了研究区古沉积背景的恢复。研究表明:①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分配模式、微量元素上地幔标准化蛛网图以及Th/Sc- Zr/Sc、La/Yb- REE、La- Th- Sc判别图解综合分析指示,安集海河组沉积期物源供给较为稳定,物源区风化程度较高,再旋回及分选作用不明显;沉积物源主要来自上地壳的长英质岩石,母岩岩石类型以酸性火成岩为主,主要为大陆岛弧成因,扎伊尔山早石炭世侵入岩是可能的物源区;②元素Li、Sr、Sr/Ba和Th/U组合以及U/Th、 δ U、 δ Ce、Ceanom和Ce/La组合指示,安集海河组沉积期表现为陆相半咸水的氧化型沉积环境,该沉积环境受古近纪系列热气候事件的影响,在极热气候背景下,湖盆水体蒸发强烈,湖平面略有下降且湖水浓缩,水体盐度增高,部分湖底沉积物因暴露水面而被氧化,该现象可在陆相红层的特殊沉积物中得到进一步印证;③纵向上,安集海河组Sr/Cu以及Cu和Cs含量变化整体呈上升趋势,反应气候的干旱程度不断增加,同时风化作用指数Rb/Cs整体呈下降趋势,表明受气候干旱的影响,该时期风化作用逐渐减弱。综上,安集海河组沉积期,研究区气候经历了由湿热向干热转变的过程。  相似文献   
579.
基于岩石摩擦滑动变形场的非均匀特征,开展了岩石蠕滑和黏滑两种形式的摩擦滑动规律研究。采用双面摩擦模型试验方法,以数字散斑相关方法作为观测手段,分别研究了岩石蠕滑和黏滑变形过程中围岩位移场等值线、变形场非均匀统计指标、变形能密度与滑动面滑动速度演化及规律。结果表明:围岩位移场等值线分布能较好地反映滑动面阻滑特征,其中强阻滑区域的位移等值线呈弧状且分布较稀疏,弱阻滑区域的位移场等值线呈平行状且分布较密集;岩石蠕滑过程中,非均匀统计指标呈现波动增长特征,岩石黏滑过程中,非均匀统计指标呈现出突变跳跃特征。岩石蠕滑过程中不同区域的滑动速度均呈加速与减速滑动的交替状态,滑动面上各点滑动趋势不同;岩石黏滑过程中不同区域的滑动速度均出现突变。岩石蠕滑过程中不同区域上的变形能密度均处于积累与释放的波动状态,岩石黏滑过程中不同区域变形能密度产生突变。  相似文献   
580.
婺源县位于江西东北部.与皖、浙两省交界.土地面积2947平方公里.辖16个乡(镇)、1个街道办事处,人口35.6万。因生态环境优美和文化底蕴深厚,被外界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2003年婺源成为“全国中小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实验区”成员单位.2007年被评为全国首批、江西省唯一的“中国旅游强县”。2010年我县又有幸成为全国首批低碳国土实验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