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质学   34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储层构型研究方法简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构型研究是沉积学和储集层地质学目前一个重要的新的研究方法。它把过去二维的模式转化为三维的模式,对解决储集层(体)的不均匀性提出了新的途径。该方法是著名河流沉积学家Miall(1985,1988)提出的。现不少学者运用该方法解决各地区的沉积学和储集层(体)的问题。构型研究从选择构型体到构型单元的研究,直到运用,已有系统的理论和步骤。本文为提倡和推广该方法,向研究者们作一系统介绍。  相似文献   
12.
引言 本文主要根据1958年北京地质学院石油系在广西西部一带的工作写成的。 由于手头资料的限制,本文主要阐述广西西部的田阳、田东、百色、平果、隆安、都安、马山、武鸣、邕宁一带的含油性。过去对这个区在含油气情况上认识甚为粗浅。通过我们的劳动,给本区研究含油性提供了不少新的资料。这里仅谈谈个人的粗浅看法,由于时间紧迫,水平有限,必有谬误之处,请读者提出指正。  相似文献   
13.
随着石油工业的迅速发展,海岸石油和天然气的不断勘探和开发,迫使人们向新领域进军。在这些新领域中,随着技术的不断提高,滨外区域已成为主要的研究对象。滨外区域石油调查已开始移入深水,探井已可在超过850米水深的地区进行钻探,已确定在300米的水深区域可以进行开发。而且格洛玛挑战者号的钻井活动出现,结合近来海下完井技术的进展,可以保证在深水中进行勘探。  相似文献   
14.
鄂尔多斯地区南缘奥陶纪层序地层及海平面变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鄂尔多斯地区南缘奥陶纪可划分为12个层序(sequences).本区奥陶纪地壳演化正处于重要关键时期,早奥陶世(冶里-亮甲山期、马家沟期、峰峰期)为被动大陆边缘,划分为7个层序.海平面突然上升,尔后逐渐下降.中、晚奥陶世(赵老峪期、上店期)演化为主动大陆边缘,可划分为5个层序.海平面就鄂尔多斯地区整体而言发生大规模海退,露出海面.但就鄂尔多斯地区南缘则海水突然加深,随后海平面渐渐下降.晚奥陶世卡拉道克世末鄂尔多斯地区海水全部退出.  相似文献   
15.
近二十年来,通过对深水沉积水域的研究表明,在那里发育有大量的各种碳酸盐岩。由于深水碳酸盐岩与勘探和开发油气的新领域密切相关,所以已引起地质学家和石油地质学家的关注。深水碳酸盐沉积具有生油的有利物质和环境,同时又具有良好的储集体(宝塔礁、碎石石灰岩、浊积岩、远洋石灰岩)。与深水有关的硅质沉积物不仅是良好的储集体,而且也能生成油气。我国地质调查研究证明,显生宙也发育有深水碳酸盐岩,在油气调查勘探中应予注意。  相似文献   
16.
这是一种远离大陆架边缘的、接近盆地中央的深水碳酸盐沉积相。有人称为“非补偿盆地相”。这种沉积环境的沉积物有软泥、白垩和灰泥。  相似文献   
17.
18.
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油藏岩溶成因类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塔河油田位于塔里木盆地北部沙雅隆起中段的阿克库勒凸起上。该凸起自加里东中晚期到海西早期的多次构造抬升运动使奥陶系碳酸盐岩地层长期出露于地表,受到强烈的大气淡水淋滤溶蚀作用。该地区还经历了加里东中期海侵和石炭纪海侵以及二叠纪火山作用。以塔河油田主体区内11口井的33份砂泥质充填物为基础样本,作了硼、矾、镓、铷等微量元素和包裹体分析等地球化学的研究,证实研究区内以大气淡水岩溶作用为主,存在后期的淡水-海水混合岩溶作用和热水岩溶(溶蚀)作用。大气淡水岩溶纵向上主要分为三个带,溶洞充填物的伊利石K—Ar同位素定年揭示其呈上老下新的时序性。海水入侵所改造的为浅层第一、二个岩溶带,热水岩溶(溶蚀)改造的为深部第三个岩溶带。  相似文献   
19.
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奥陶系古风化壳储集体形成演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塔河油田奥陶系古风化壳储集体是阿克库勒鼻状凸起长期抬升暴露并经过长达118 Ma风化剥蚀而成。塔河地区的抬升是与周边天山、塔里木地块的多期古构造运动密切相关,该区曾经历加里东中晚期、海西期运动等8次(幕)运动。地壳的不断抬升变化,使塔河地区经过多种溶蚀作用,包括地表径流溶蚀作用、渗流溶蚀作用、潜流溶蚀作用、海岸带的混合水溶蚀和局部深处热水的溶蚀作用,从而形成多期叠加的混沌网络溶洞系统。溶洞发育程度受控于基岩颗粒灰岩的溶蚀程度、古构造运动的抬升作用、各种方式的溶蚀作用以及受溶蚀时期长短等。  相似文献   
20.
贾振远  李志明 《地球科学》1997,22(5):544-551
着重总结了我国古大陆及其边缘早古生代大层序和中层序,以及一级、二级海平面变化的基本特征,并与国 古一代海平面变化进行对比,我国3大古陆(华北陆块、扬了愉、塔里木陆块)、及其边缘早古生代大层序)及其边级早古生代大层序可划分为两个(MG-1,MG-2),中层序划分5个(MS-1,MS-2,MS-3,MS-4,MS-5)MG-1包括MS-1,MS-2和MS-3,时奶94-112Ma(寒武上奥陶世),底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