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8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66篇
综合类   4篇
  2010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胜利油田非烃气藏区火山岩的含金性及其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胜利油田非烃气藏区火山岩的含金性及其意义近年来,胜利油田地质研究院杨申镳等对胜利油田原油灰分和区内一些花岗片麻岩、玄武岩、辉绿岩、泥岩和砂岩等岩石样品进行了测试分析,发现原油中含高丰度的Au(0.0009~0.001μg/g)、Ag(0.096~0....  相似文献   
62.
赣,湘南与成矿有关的复式小岩体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赫英 《矿产与地质》1991,5(1):17-23
从华南复式岩体的基本特征,结合岩石、矿物及地球化学的研究,认为复式岩体的组成主要有三;①似斑状中粒黑云母花岗岩.它是岩浆作用的产物;②细粒花岗岩,它是残余岩浆渗浸与注浸作用的产物;③中粒花岗岩.它是粒间流体渗浸交代作用的产物.同时还计论了岩体与成矿的关系.认为成矿与岩浆后期粒间含矿流体的渗浸成矿作用有关.而这一过程的强度和成矿元素组合类型,主要决定于岩体所处的地质环境及成矿时的封闭开放条件.  相似文献   
63.
64.
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胡朋  赫英  张义  江思宏  刘妍 《黄金地质》2004,10(1):48-54
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是一种重要的金矿类型,近年来其找矿勘查和成因理论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它不仅产出于中新生代,而且在中生代以前也有产出。该类型金矿成矿与岩浆活动密切相关,岩浆成分具高K特征,成矿物质组成显示出深部来源的特征。高硫化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与斑岩型铜-金矿床往往密切共生,它们可能是同一成矿系统的产物,在有利的构造条件下可能在其旁侧发育低硫化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如紫金山地区。我国东南沿海和西南太平洋地区不同类型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是不同构造-岩浆背景下的产物。  相似文献   
65.
陕西省区域环境地球化学分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利用地壳元素分布特征与动植物微量元素含量间的关系,指导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借助已有的基础地球化学资料,进行陕西省地球化学分区,确定各分区的环境背景值、污染起始值、缺乏临界值、过剩值临界值,并将陕西省分为陕北、关中、陕南 3个地球化学区,圈定了 1个元素贫化区和 2个元素富集区。提出应该在元素的缺乏和过剩的异常区内进行生物体内微量元素含量的定期检测,做到对地球化学疾病及时发现及时寻找对策,以保证人类生存环境的安全,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6.
胜利油田火山岩的岩浆网络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前人工作基础上,研究了胜利油田火山岩岩浆网络特征,提供了胜利油田二氧化碳气藏与碱性橄榄玄武岩浆去气有成因联系的新证据。样品分别采自二氧化碳气藏区和非二氧化碳气藏区早第三纪的火山岩(潜火山岩)。选取了火山岩辉石中包裹体的棕色玻相、无色玻相和玻璃基质对其岩浆网络类型和断键程度用RAMANOR U-1000型激光拉曼探针进行了测定。然后对拉曼图谱进行处理,确定各玻相网络分子结构类型;再近似计算各玻相网络结构单元的相对摩尔百分含量;进一步算出各玻相的断键程度。结果表明,在岩浆演化的不同阶段其岩浆网络类型和断键程度是有区别的。随岩浆由早期向晚  相似文献   
67.
个旧塘子凹锡多金属矿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塘子凹矿床位于个旧老厂矿田的西北部,矿体按产出方式可分为接触带原生硫化矿和脉状氧化矿。本文着重从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和矿物地球化学角度探讨了本区脉状氧化矿的成因问题,认为该区脉状氧化矿与接触带原生硫化矿具有同源性,而与围岩大理岩没有成因联系;在成矿后期,地表流体对脉状矿体中多种微量元素特别是V、As、Sb、Bi等有强烈的富集作用。  相似文献   
68.
地幔深部过程与金富集成矿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 30 5项目“大规模成矿作用与大型矿集区预测”研究人员在对“地幔深部过程与金富集成矿”研究中取得了重要进展。金大规模富集成矿与深部地质过程的关系是当今矿床学研究中最具探索性的一个科学问题之一。课题组通过对中国东部 6 5件地幔岩包体及其寄主岩石中的金含量进行的系统测试分析 ,获得了重要发现。分析结果表明 ,中国东部地幔岩中包体比寄主岩含金略高 ,两者间未表现出明显的相关性 ,反映前者是地幔部分熔融的残留体 ,而后者则主要由地幔熔体演化而来。在冀西北、胶东半岛及海南地区 ,地幔流体活动对于大型金矿集区可能有重要…  相似文献   
69.
分析了中国东部8个地区59件新生代地幔岩包体的金含量, 并分析了相应地区85件地幔岩硫化物相的金含量, 结合文献共报道了130件硫化物相的金含量. 将两种金含量进行比较, 发现地幔岩包体全岩金含量通常为10-9~10-8, 而一些地幔岩包体硫化物中Au含量可达10-4~10-2, 是全岩的数十万倍, 证实地幔岩中Au主要赋存于地幔硫化物相中. 将两种金含量分布进行比较, 发现空间上地幔岩包体全岩和地幔岩包体硫化物相中金含量分布都是不均一的, 但二者金含量分布变化规律相一致, 即地幔岩包体中Au含量高的地区, 地幔岩包体硫化物相中金含量也高. 除海南岛外, 位于华北地台南北缘的山东临朐、昌乐和河北汉诺坝地幔岩包体全岩和包体硫化物相中金含量分布均较高, 与冀北西部和山东胶东半岛的金矿集中区有对应关系, 反映地幔的高金含量可能为相应地区金矿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 古老的华北地台原始地幔曾有富金的物质基础, 经后期地幔事件后仍富金, 说明后期地幔事件(如减薄、去根、底侵、拆沉、置换、交代等)及有关的富CO2含金地幔流体对金活化、富集和转移直到成矿作用是在先期岩石圈地幔的物质基础上发生的.  相似文献   
70.
煎茶岭硫化镍矿床成岩成矿作用的同位素地球化学证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笔者通过Re-Os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系统运用煎茶岭硫化镍矿床岩石及矿石的同位素资料对其成岩成矿作用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煎茶岭超基性岩体自变质热液和蚀变流体主要来源于由岩浆水和地表水组成的混合水;其成岩物质来源于比较亏损的上地幔,但形成过程中有地壳硫的明显混染,岩浆同化混染富含硫、铁的围岩发生硫化作用,导致局部硫饱和发生硫化萃取作用而成矿,这是其成矿的重要机制。煎茶岭硫化镍矿床成矿过程中有含高放射性成因锇的壳源物质混染。多数矿石的锇同位素组成较接近富硫沉积物范围,反映地壳富硫围岩混染的效应;仅有一件矿石样品与地幔包体、球粒陨石地幔或科马提岩接近,暗示其深部地幔源区的性质。新元古代为煎茶岭镍矿床的主成矿期,形成大多数岩浆型矿石,但并不排除有一少部分矿石为后期热液作用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