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4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22篇
地质学   76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四川大邑,崇州,汶川,都江堰毗邻地区的侏罗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龙门山中、南段的四川大邑、崇州、汶川、都江堰毗邻地区的侏罗系发育良好,呈NE-SW走向。地层划分出白田坝组、千佛岩组、沙溪庙组、遂宁组、莲花口组以及新建五龙沟砾岩5个正式组和1个非正式群级岩石地层单元。首次总结了岩石组合特征及相变,讨论了侏罗纪以电子自旋共振(ESR)为依据的年代地层划分,并简要叙述了白田坝期-千佛岩期冲积扇-湖相、沙溪庙期-遂宁期的河流相、莲花口期和五龙沟砾岩的洪积扇(冲积扇相)  相似文献   
102.
通过对藏北祖尔肯乌拉山地区大面积分布的新生代火山岩的^40Ar-^39Ar同位素测年结果分析表明,火山岩^40Ar-^39Ar同位素年龄介于45Ma~39Ma之间,集中于40Ma左右,属始新世。火山岩^40Ar-^39Ar同位素年龄的精确限定,不仅为该区生物化石缺乏的新生代陆相红层沉积时代上限提供了同位素年代学依据,而且为藏北EMⅡ型富集地幔形成时限提供了同位素年代学的约束。  相似文献   
103.
藏北托纳木地区发现上侏罗统海相油页岩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西藏地区是中国大陆上油气勘探程度最低的含油气大区,近些年来随着研究程度的不断深入,该区油气调查与勘探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中中生代羌塘盆地被认为是该区油气资源潜力最大和最有希望取得勘探突破的酋选盆地。2004年,笔者参加了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承担的国家财政部专项计划《青藏高原油气资源战略选区调查与评价》科技工程项目,在羌塘盆地托纳木地区进行1:5万石油地质调查时,  相似文献   
104.
唐山7.8级强震前地震波特性的异常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前言1976年7月28日唐山7.8级地震是发生在我国地震台网及前兆观测台网较密的地区,认真分析这次强震前出现的各种前兆异常现象,对于地震预报研究工作无疑有较大的实际意义。本文试图探讨此次强震前通过孕震区的地震波运动学特性及动力学特性的某些前兆异常变化,为此,我们收集了河北、北京、天津、山东四个区域地震台网及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  相似文献   
105.
在复杂艰险地区的铁路沿线上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基准站相对较少且稀疏,如何获得该场景下测站点的高精度位置信息是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论文以GPS系统为例,利用铁路沿线上7个GNSS测站点(14个观测时段)分别开展了卫星跟踪数和位置精度因子(PDOP)评估,观测数据的可靠性、高精度性验证以及固定解精密单点定位(PPP)技术研究. 试验结果表明:1) 在所有时间段内卫星平均跟踪数约分布在5.14~9.07颗,PDOP平均值约分布在2.19~5.72 cm,具有较高地定位可用性;2) 模糊度固定的PPP可进一步改善铁路环境下的单点定位精度. 当观测时间约为90 min时,其在水平方向和高程方向上可分别实现优于10 cm和15 cm的解算精度,且相对于浮点解,三维方向上的定位精度可提升约35.43%. 该研究可为复杂铁路场景下的勘测和施工阶段提供高精度的测站位置信息.   相似文献   
106.
周冰洋  赵兵  孙剑 《江苏地质》2017,41(1):46-53
为研究贵州大方地区晚三叠地层中二桥组岩石地层特征和沉积相,在研究区采集岩石样品进行分析。通过对区内岩石地层的岩性、沉积地球化学分析结果及沉积相的分析,描述了贵州大方地区二桥组地层剖面,并对二桥组的岩性组合特征、接触关系及横向变化进行对比,分析了该地层岩石特征和沉积相。研究区二桥组主要为一套陆相含植物化石的灰白、黄灰、褐灰色厚层夹薄层岩屑石英砂岩,由于二桥组与上覆及下伏地层均为平行不整合接触,地层厚度在各地差别较大。根据上述数据确定二桥组年代地层为上三叠统—下侏罗统,河流相辫状河-曲流河亚相沉积,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其物源区的大地构造背景属于被动大陆边缘克拉通盆地。  相似文献   
107.
知识经济与21世纪中国人文地理学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由总结前知识经济时代人文地理学发展特点入手,分析了知识经济时代人文地理学学科发展困境;知识经济向人文地理学学科建设提出了信息化,综合化,决策化和持续化的要求;最后重点展望了知识经济时代中国人文地理学学科建设与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108.
109.
四川龙门山中段早埃姆斯期生态地层及古环境新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了龙门山中段白石-苟家大型飞来峰内早埃姆期期的甘溪组分及岩性特征。首次将甘溪组划分为两个生态地层单元,用Anetoceras-Plectodobonta群落及Dicoelstrophia-Eosophragmophora群落;指定了群落的层型剖面,分析了各群落的生物组成,丰富度,生态特征及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10.
四川盆地西南缘的沐川生基坪剖面(PTB)是研究海陆交互相二叠系-三叠系界线的关键。本次研究对研究区P-T界线地层的岩石学与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研究,探讨了研究区的岩石组合特征、沉积环境、风化作用、古气候及物源特征。还原环境的宣威组中叶肢介化石、煤线和水平层理的出现,反映了近缘的滨浅湖相沉积特征;氧化环境的飞仙关组中双向交错层理、透镜状层理和脉状层理、波痕印模和干裂构造等特征的出现,反映了浅海相沉积特征。通过研究四川盆地晚二叠世-早三叠世岩相古地理可知,研究区宣威组的浅湖相和飞仙关组的潮间-潮下相沉积环境与前人所得出的海陆交互相和滨浅海相沉积环境基本吻合,反映了海水的持续入侵,与晚二叠世-早三叠世的海平面升降事件一致,表现了峨眉山玄武岩喷发之后伴随的海侵。高CIA、CIW和PIA值和A-CN-K和A-C-N图解共同指示了沉积岩物源区经历了强烈的风化作用,并暗示宣威组与飞仙关组沉积时期可能处于温暖潮湿的沉积气候环境。根据研究区宣威组、飞仙关组岩石组合中的玄武岩碎屑特征,并结合稀土元素特征、La/Yb-ΣREE、Co/Th-La/Sc源岩判别关系可推测沐川生基坪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处沉积岩的物质来源主要可能为宣威组底部的峨眉山玄武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