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74篇
地球物理   13篇
地质学   174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在印度南部麻粒岩地体中,除了已被详细研究的紫苏花岗岩和孔兹岩外,还存在许多条带状磁铁石英岩建造的包体。MnO含量不到10%的普通含铁建造(这里称为Fe-BIF)和MnO含量在1~10%的含锰铁建造(MnBIF)的密切共生组合,具有特殊的地质意义(Devaraju和Laajoki,1986)。本文描述了FeBIF和MnBIF在Halaguru-Satnur地区的产出状态。该区位于Kabbldurga采石场西南几公里处,那里以具有典型紫苏花岗岩化而著名。除了紫苏花岗岩,铁质建造形成了区内第二位的麻粒岩相岩石。他们常呈几m~50m厚,几米至几公里长的块体产在麻粒岩和片麻岩之中。 FeBIF是一种主要由磁铁矿、石英、斜方辉石和单斜辉石组成的灰色条带状岩石。  相似文献   
132.
冀东地区的紫苏花岗岩主要出露于迁西的太平寨、鱼户寨、丘丈子和迁安的水厂等地。紫苏花岗岩呈块状地体侵入到具有强烈变质变形特点的紫苏斜长片麻岩之中。具有粗粒花岗  相似文献   
133.
有关闽北麻源群、浙西南陈蔡群、冀东麻粒岩和冀西南阜平群变质流体与变质反应温度关系实例研究表明,在变质作用过程中,变质流体对变质反应温度存在着明显的缓冲效应,缓冲的温度范围可超过某些变质相或变质带之间的温度差。因此,变质流体同变质温度、压力一样,是划分变质相带一个独立参数。本文从热力学理论上解释了变质流体对变质反应温度缓冲作用的机制,并对缓冲强度进行了估算,据此阐述了变质流体在变质相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4.
着重介绍了目前变质作用P-T-t轨迹研究在变质作用温压确定,变持作用不同阶段时间标定,变质作用动态演化过程的组构标志,变质作用演化热模拟以及变质作用P-T-t轨迹与大地构造环境之间关系等方面所存在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35.
热幔柱来源于何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述了地球深部产生热幔柱的可能位置及其热边界条件限制。  相似文献   
136.
着重介绍了当今变质地质学在变质作用温压计算,变质流体组成分析计算、变质作用时间测定和变质作用热模拟等诸方面存在的不确定因素。  相似文献   
137.
In the last decade, Chinese geologists have made a remarkable progress in studies on thelithology, structural style, metamorphic evolution, geochemistry and geochronology of the North China Craton, including recognition of numerous tonalitic-trondhjemitic…  相似文献   
138.
武当地块基性侵入岩群的地质特征与构造意义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南秦岭构造带武当地块中发育密集侵位的基性侵入岩群,由于武当地区构造变形复杂,这些基性侵入岩体的侵位特征一直没有明确的研究结果。而查明它们的侵位特征,对认识其侵位机制、判断岩浆侵位的大地构造背景以及开展进一步的岩石地球化学和岩浆动力学的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在武当地块不同构造部位所做的一些详细的1:5万地质填图以及相应的构造学研究表明,这些侵入岩体是顺层侵位到武当山岩群和耀岭河组中的,少数直接侵位到震旦系陡山沱组和邓影组中,侵入体密集发育的部位受武当地块古生代顺层伸展拆离构造的主拆离面控制。作者同时获得了402Ma的单颗粒锆石U—Pb年龄,表明这些基性侵入岩群形成于中古生代。因此无论这些基性侵入岩群的地质特征,还是其同位素年代学测试结果,都表明与前人所说的元古代超大陆的裂解很可能没有直接的成因联系。考虑到这个时期南秦岭构造带中发生的紫阳-岚皋碱性岩浆活动、镇安-旬阳浅层塌陷盆地、武当地块伸展滑脱构造及随枣地区基性侵入岩群的侵位等地质构造事件,作者认为武当地块基性侵入岩群很可能是古生代时期南秦岭岩石圈拉伸所导致的深部基性岩浆上侵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9.
根据地质和地球物理特征表现出的岩石圈不连续,华北地区可区分出鄂尔多斯克拉通型、燕山-太行造山带型和华北平原裂谷型三类岩石圈。依据岩石学方法、壳幔演化模型、造山带形成过程以及地震波速与岩石化学成分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华北地区三类型岩石圈的壳幔岩石学结构和化学结构,讨论了不同岩石圈类型的壳幔物质结构、地壳和岩石圈地幔厚度的地质含义、岩石圈不连续在划分岩石圈单元中的作用及不同类型岩石圈形成的大陆动力学意义。  相似文献   
140.
月牙山蛇绿质构造混杂岩带位于红柳河—洗肠井蛇绿岩带东部的月牙山一带。月牙山蛇绿岩套出露较完整,自下而上由超基性杂岩、辉长岩、层状玄武岩、枕状玄武岩及放射虫硅质岩组成。蛇绿岩套北侧发生了强烈的构造混杂作用,形成蛇绿质构造混杂岩带,由强糜棱岩化、强蛇纹石化的辉橄岩、玄武岩基质和辉石岩、堆晶辉长岩、斜长花岗岩、橄榄岩、橄辉岩、角闪石岩、白云岩、放射虫硅质岩、蚀变玄武岩等岩块组成。通过对蛇绿岩套中辉石岩、辉长岩、斜长花岗岩、辉长闪长岩及蛇绿岩套北侧斜山——东七一山火山弧中的安山岩、花岗闪长岩等开展锆石U-Pb同位素测年研究,确定月牙山蛇绿岩套形成时代约为530Ma,相当于早寒武世;洋盆发生大规模自南向北俯冲作用的时间为421.0±15~442.4±1.5Ma,相当于志留纪。通过对蛇绿岩带两侧地层形成环境及蛇绿岩带对两侧地层单位的限定意义等研究认为,红柳河—洗肠井蛇绿岩带是代表古大洋闭合的板块缝合带,以该带为界,北侧为哈萨克斯坦板块,南侧为塔里木板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