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测绘学   1篇
地质学   27篇
  2019年   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1.
通过对淮南矿区谢二矿和新庄孜矿的10个主采煤层的结构破坏特征研究表明,不同煤层的结构破坏特征相差很大;C13、B11b、B9b、B4煤层的结构破坏严重;B10、B6、A3、A1煤层的结构保存基本完好;B8、B7煤层的结构介于以上二者之间,破坏不严重。本文的研究对于防治瓦斯突出及开采煤层气有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以石嘴山煤田汝箕沟矿区侏罗纪的二煤、三煤和石炭井矿区二叠纪的四煤、五煤为研究对象,采用低温灰的化学组成分析和X射线衍射分析,对煤中矿物特征做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汝箕沟矿区样品与石炭井矿区样品在化学成分、灰成分指数、Si和Al比值上,都具有明显差异;汝箕沟矿区样品X衍射图谱的波峰最大值远远小于石炭井矿区的样品值,两者的图谱形态也存在很大差异;汝箕沟矿区样品中以高岭石、伊利石、石英为主,其它很少,高岭石约占65%;石炭井矿区样品中以高岭石占绝对优势,约占85%,其他矿物含量较少。化学组成分析的结果和X射线衍射分析的结果具有较好的对应性。  相似文献   
13.
张集煤矿13-1煤层甲烷含量的逐步回归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淮南煤田张集煤矿13-1煤层为例,对甲烷含量进行了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逐步回归模型不仅符合瓦斯地质理论,而且比单因素回归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从而具有更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出口为导向,持续改进"的基本理念,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测绘工程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必须按照专业认证的要求,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完善课程体系和保障机制,为学生的实习实践和创新活动搭建平台,提供支持,并持续改进。安徽理工大学在落实专业认证理念,推进实践教学改革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通过多方合作,打造高质量实习教学基地,并将测绘单位和业内专家引入实习实践教学环节,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中国煤中的稀土元素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简要概述了中国煤中稀土元素的丰度、煤中稀土元素的赋存状态以及研究稀土元素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高岭土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和重要的非金属矿产,它是由多种矿物组成的含水铝硅酸盐矿物的集合体,主要有用成分是高岭石。高岭土矿床的成因类型有:风化型、沉积型、热液蚀变型三种。煤系高岭土属于沉积类型。目前,我国高岭土产量不能满足国内的需求,每年进口高岭土约20万t,预计到2000年我国高  相似文献   
17.
我国西北侏罗纪煤储量巨大,煤质优良,多低灰、低硫,被称为“优质煤”。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对其煤岩学特征及其地质控制因素进行了探讨。研究认为,不同地质背景下形成的煤其煤岩学特征表现各异,如新疆的艾维尔沟、阜康等矿区的煤可用于炼焦,神华煤可直接液化,吐哈盆地的煤具有成油潜力。西北中侏罗世煤普遍富含惰质组,贫矿物质最为显著,与我国东部石炭-二叠纪煤以及国外“冈瓦纳煤”均存在较大差异,西北侏罗纪煤煤岩类型独特,是大型内陆型盆地演化的产物,多属低变质烟煤,局部也有中、高变质烟煤和无烟煤,还出现一个褐煤矿点。在煤地质学与煤岩学、煤化学等方面的深入研究,对今后洁净、高效、合理地利用西北侏罗纪优质煤资源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8.
矿井热害及防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19.
浊流沉积研究综述和展望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浊流理论的建立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浊流沉积的研究已经进行了半个多世纪,从理论到实践都取得了巨大的进展。本文首先讨论了浊流及其相关的几个概念,同时概述了浊流沉积的国内外研究历史和进展,重点介绍了浊积岩的识别标志及其沉积序列,指出下一步研究的重点应放在陆相湖泊浊流沉积及其含矿性上。   相似文献   
20.
大别山北麓与华北上古生界稀土元素特征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等离子体光谱方法测试了大别山北麓和华北东南部晚古生代砂泥岩样品的稀土元素含量,结果表明,大别山北麓石炭系样品具微弱的Eu负异常,δEu为0.915,分布曲线基本上呈近似直线或呈左高右低的宽缓的弧型;华北石炭-二叠系样品具明显的Eu负异常,δEu为0.637,分布曲线基本上呈左高右低的宽缓的“V”型,两者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存在明显差异,根据稀土元素特征和其他地质资料,认为两者沉积物质的来源具有差异,在晚古生代,两者的物源没有联系,大别山北石炭系沉积的物源主要来自不成熟的上地壳的岛弧体系,反映华北板块南缘的活动大陆边缘性质,淮南矿区晚古生代沉积的物源主要来自北部成熟的上地壳,反映华北板块板内稳定的地台沉积。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