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43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23篇
地球物理   50篇
地质学   84篇
海洋学   25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3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莺歌海盆地发育一系列泥-流体底辟构造与断裂,地震资料受浅层气和底辟构造的影响,其下覆地层在地震剖面上表现为模糊区,内部反射杂乱且能量较弱,而鸣震、自由表面和由浅层气产生的多次波类型复杂,能量又太强,常规的多次波剔除方法极易造成多次波残留或损伤一次波。复小波域的联合多次模型自适应相减方法是一种在连续小波框架下使用非固定维纳匹配滤波器进行多道处理的多次波剔除技术,适合于弱信号地区的多次波剔除处理,本文在详细阐述复小波域的联合多次模型自适应相减方法原理的基础上,将该方法引入到莺歌海盆地的多次波剔除处理中,有效压制了该区域地震数据的多次波,显著提高了该弱信号区域的信噪比。  相似文献   
92.
MS-222麻醉圆斑星鲽成鱼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不同水温(15℃、20℃和25℃)下、不同质量浓度的MS-222对圆斑星鲽成鱼的麻醉效果不同。根据鱼体在最终麻醉状态和复苏过程中的行为特征,分别把麻醉和复苏过程分为6个和4个时期。15℃、20℃和25℃时MS-222麻醉圆斑星鲽成鱼的有效质量浓度分别为180~300 mg/L、160~280 mg/L和150~230 mg/L。实验结果表明:高水温条件下成鱼进入麻醉状态所需麻醉剂浓度较低;15℃、20℃和25℃温度下在各自的有效质量浓度(180~300 mg/L1、60~280 mg/L和150~230 mg/L)范围内,浓度越高鱼体达到A4期的麻醉时间越短,但复苏时间无明显差异。随着水温的升高,同等麻醉浓度的麻醉剂对圆斑星鲽的麻醉效果逐渐增强。MS-222麻醉圆斑星鲽的效果好,鱼体入麻时间短、复苏快,安全边界宽,是一种理想的鱼用麻醉剂。  相似文献   
93.
为了探索和提高吉林油田水平井开发深层天然气的产能和经济效益,必须进一步研究影响其产能的影响因素。通过科学的抽象,建立了反映气藏地质特征的非均质地质模型,以油藏数值模拟为手段,研究了水平井在低渗透率气藏中的产能变化,建立了水平井初期产能与影响因素的定量关系图版。所考虑的影响因素包括气层厚度、储层渗透率、渗透率各向异性、渗透率变异模拟数。研究表明研究表明:随着气层厚度的增加,气藏渗透率对水平井采气指数的影响越明显;渗透率大于一定数值,水平井产能才增加明显。  相似文献   
94.
Petrel地质建模软件的核心部分是建立储层沉积体系结构。充分利用钻井、地震、测井以及地层对比等信息,在岩性描述原测井曲线基础上对储层的孔、渗、饱等属性进行解释,选用不同的建模方法。通过对各个随机模型进行对比评价分析,建立接近油藏实际地质特征的三维地质模型。针对吴堡长8地区储层,利用 Petrel 软件在各类钻井、岩性以及测井曲线的基础上,采用随机建模的方法建立符合实际的构造模型、相模型以及属性模型,为油藏数值模拟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95.
研究区位于凌源-北票断裂带NE向末端,本地区古生代尤其中生代构造活动剧烈。地表主要出露NE、NNE和NW向三组断裂,并沿着三组断裂充填了多期次中酸性脉岩。金成矿作用明显呈现出受断裂构造控制、跟脉岩相关的特点。研究区节理产状数据分析表明,区内遭受过NW-SE、NNW-SSE和NEE-SWW方位的构造应力作用,产生3组断裂构造系统。区内金矿床的勘查及研究表明,其成矿作用可能具有多期次。含硫化合物及金矿化热液有叠加成矿,后期被断裂和岩脉分割破碎的特点。沿NE和SW向两端可能存在豆荚状盲矿体,NW向矿体深部可能存在较好的隐伏矿体。  相似文献   
96.
报告简述了澳大利亚背景情况。西澳大利亚地质调查局有关人员介绍了西澳的矿业法律法规;阐述了矿业项目前期应进行的尽职调查和评估,一般的矿业项目在这方面的工作总是不足的;概述了铁矿,铜、铅、锌等贱金属资源状况及前景。西澳大利亚的矿业勘探公司向我们推介了矿产勘探项目,并与我方企业家进行了风险勘探商务会谈。报告最后比较了两国的矿业政策、资源等情况,谈了些看法、体会。  相似文献   
97.
“20110730”辽宁大暴雨过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卫星云图、雷达回波、自动气象站资料和NCEP(1°×1°)再分析资料,对2011年7月30日辽宁短时大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暴雨期间500 hPa高空槽与850 hPa切变线形成前倾形势,前倾槽为大暴雨的产生提供了有利的不稳定条件。此次暴雨过程的中尺度分析表明,降水时空变率大;TBB等值线密集区和上冲云顶的位置对暴雨落区有较好的指示意义;强降水时雷达回波强度达到65 dBz,且有逆风区和正负速度对出现,中小尺度强对流特征明显;地面等温线密集带与地面切变线(或中尺度低压)的共同作用触发中尺度雨团,降水强度陡增。通过涡度方程诊断切变线形成动力机制得出,当正涡度变率发展加强时,切变线向正涡度变率大值区方向移动,产生辐合动力抬升条件;散度项对低层涡度变率的贡献最大,强辐合是低层切变线生成的动力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8.
采用放射免疫法(RIA)、组织切片技术和形态测量法首次系统研究了人工养殖条件下半滑舌鳎亲鱼卵巢的年周期发育过程中血浆中性类固醇激素[雌二醇(E<,2>)和睾酮(T)]的表达规律与性腺发育[组织结构、性腺指数(GSI)、肥满度(CF)和肝脏指数(HSI)]及温度和光周期调控的关系.结果表明,半滑舌鳎属于非同步分批产卵类型...  相似文献   
99.
地气温差对沙尘源区不同下垫面沙尘输运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量研究及统计数据表明,下垫面向大气输送的热量能够为沙尘暴天气的发生、发展提供能量并对其产生重要的影响。在对2006年1月至2007年5月间所发生的27次沙尘暴发生当日14:00地-气温差进行统计的基础上,对它们之间的联系及影响进行研究,分析了3种下垫面条件下沙尘暴的沙尘水平通量和沙尘质量体积浓度对地-气温差的响应,以期为预警预报和防治沙尘暴的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①当地-气温差超过20 ℃时,绿洲内部的沙尘暴沙尘水平通量和沙尘质量体积浓度垂直变化规律将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尤其是沙尘质量体积浓度,将随高度的增加降低。②绿洲内部沙尘暴沙尘质量体积浓度和沙尘水平通量的垂直变化规律较荒漠和荒漠-绿洲交错带对地-气温差敏感。  相似文献   
100.
半干旱区沙地沙蒿生物量及根系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沙蒿是中国西北半干旱地区主要的固沙植物,其根系分布影响包气带水分运移过程,准确的植被特征和根系密度分布对根系吸水模型的建立十分重要。采用整体挖掘法获取不同层位的根系和根际土壤含水量,引入冠级和龄级的概念对沙蒿根系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沙蒿种群以低龄级沙蒿占优,其根系生物量随龄级呈'S’型增长;根系长度分布和均一化根系密度分布均符合对数正态分布,最大值出现在浅层土壤20 cm处;沙蒿生长不依赖于地下水,其根系主要利用包气带中的水分,持续干旱条件下,为满足蒸腾作用根系出现两种调节方式:(1)横向生长增加根系量,利用横向土壤剖面的水分。(2)浅层根区由于水分胁迫造成的吸水量减少由深部相对湿润的根区补偿。因此沙蒿根系吸水模型中的根系密度分布函数应为对数正态分布,且吸水过程不仅依赖于根系密度分布,同时受土壤水分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