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5篇
测绘学   33篇
大气科学   23篇
地球物理   38篇
地质学   46篇
海洋学   6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1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61.
古火灾事件研究对于重建当时的古气候及古地理具有重要的意义,白垩纪是全球火灾事件最盛行的时期之一,但在我国目前报道较少。本文通过对内蒙银根-额济纳旗盆地东部乌兰剖面早白垩世砂岩中发现的大量炭屑的显微形貌特征观察和多环芳烃(PAHs)测定,发现炭屑燃烧痕迹明显,木质细胞结构保存完好;同时在样品中检出了燃烧源的多环芳烃(PAHs)菲、芘、苯并荧蒽、苯并[e]芘等,证实炭屑是火灾产物,燃烧温度可达520℃以上。结合沉积环境分析、孢粉资料和岩石磁化率测量,认为乌兰剖面上3个炭屑密集层代表该区在早白垩世经历了3个大火频发时期,炭屑是火灾过程中松柏类和衫科类等高大乔木燃烧后的残留物,并推测大部分炭屑是由周边地区发生火灾堆积,后期通过快速搬运而来,结合前人在霍林河煤田发现的早白垩世火灾事件,推断我国华北地区在早白垩世大火频发,是早白垩世北半球中纬度火灾带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2.
针对黔南州2022年4月24日午后到夜间的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利用实况资料和都匀雷达ROSE2.0在短时强降水、冰雹、雷暴大风方面的监测和预警产品对比检验,结合本地短时临近预报业务应用效果分析,发现:受地形影响都匀雷达ROSE2.0估计降水在大雨以下量级表现较好,但对暴雨以上量级估计值偏小,没有明显短时强降水报警体现,本地化应用门限值降低约3成左右设置更为合理;都匀雷达ROSE2.0对冰雹预警落区指示和命中率较高,但时间提前量平均仅9分钟,对雷暴大风预警仍然有难度,剖面图分析能更好地识别雷暴大风指标。另外,雷达ROSE2.0软件强天气预警算法得到进一步优化,应融入一体化平台等快速支撑预警业务应用。  相似文献   
63.
本文通过对某核电厂取水明渠导流堤地基土粉砂层室内共振柱试验及动三轴液化试验,测定了动剪切模量、阻尼比与动剪应变幅的双曲线关系,分析了粉砂的动力变形特性,探讨了砂土的抗液化强度与液化振次之间的乘幂函数关系,确定了该地基土的抗液化强度指标。为评价导流堤的地震稳定和液化分析提供了相关参数,同时对堤坝工程场地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和液化评判有良好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4.
某核电厂取水隧洞不同设计方案抗震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动力时程反应分析方法,针对某百万千瓦级核电厂,利用FLAC3D对其取水隧洞进行了抗震分析,得到了其衬砌内力包络图。针对不同的设计方案,比较NNNN和马蹄形隧洞的优劣性。计算结果表明,圆形隧洞受力优于马蹄形,计算结果可为隧洞抗震分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5.
白广斌  赵杰  易剑 《岩土力学》2014,35(Z2):488-494
针对某核电取水隧洞工程,采用非线性的动力分析方法,用Flac3D建立大型三维有限差分模型,模拟隧洞洞口段在场址时程地震波作用下的地震响应规律,同时通过建立隧洞洞口处回填高边坡的二维有限元模型,进行洞口边坡在地震动作用下的稳定性分析,得出其边坡滑动面位置和动力安全系数时程曲线。通过场址地震波的输入,探讨隧洞洞口及边坡的结构响应特点,得出隧洞洞口衬砌内力随地震波作用的时程变化曲线,绘制隧洞衬砌内力图,同时给出隧洞洞口段高边坡安全系数。分析结果表明,隧洞洞口抗震的薄弱部位位于隧洞拱肩及边墙位置。分析方法及结论对于隧洞的抗震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6.
赵杰  刘道勇  王桂萱 《地震工程学报》2014,36(2):214-219,227
以红沿河核电取水隧洞进水口高边坡为背景,介绍了核电工程中边坡抗震稳定分析的原理和分析方法。依次采用滑动面法、静力有限元法和动力有限元法计算该边坡的抗震稳定性,得到其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系数及滑动面位置;根据安全系数时程曲线进一步得到边坡最小安全系数和最小平均安全系数。结果表明天然边坡安全系数不满足《核电厂抗震设计规范》的要求,必须进行削坡加固。本文的计算方法和分析成果对于类似核电工程中的高边坡抗震稳定分析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7.
某填海造地工程护岸区地基中含有大面积易液化的砂土层,直接威胁着场区的整体稳定。在护岸区取代表性断面,对其进行有限元动力分析。分别采用总应力法和有效应力法,在两种地震波作用下对地基中的砂土层进行液化判别,给出了地震作用下砂土层的液化范围,其中有效应力法采用了孔压-应力和孔压-应变两种模型。通过将两种方法液化判别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从中得到了一些结论,可以给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8.
69.
为了更好地研究西北干旱区高山河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在新疆乌鲁木齐河上游汇水区构建SWAT分布式水文模型,结合Sufi-2算法对模型进行参数率定、敏感性分析以及不确定性分析,对乌鲁木齐河英雄桥水文站以上2000-2011年日径流进行模拟。结果表明:(1)河岸调蓄的基流α因子、土壤饱和导水率、地下水的时间延迟、气温降水垂直变率以及相关融雪参数比较敏感。(2)模型模拟结果与观测流量过程线拟合程度较好,日值模拟结果Ens>0.75,PBIAS介于±25%,R2达到0.8以上。(3)较高的P-factor及较低的R-factor显示模型不确定性较小。总体来说,SWAT模型在乌鲁木齐河上游区的适用性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70.
赵杰 《今日国土》2012,(4):42-43
土地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物质基础,它的开发利用关系到国计民生,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安全,它不仅是个经济问题,更是个政治问题,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探索。一、站在政治的高度来认识对耕地的保护民以食为天。粮食问题不仅是最基本经济问题,更是个重大的政治问题,这是我国国情所决定的。要确保国家的粮食安全,首先要确保耕地安全。从我国几千年的历史发展来看,许多社会动荡、战乱及政权的更替都与民众的粮食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