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5篇
测绘学   33篇
大气科学   23篇
地球物理   38篇
地质学   46篇
海洋学   6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1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71.
罗梅  赵杰 《铀矿地质》2002,18(6):328-334
本文在阐述了松辽盆地的区域地质构造特征,盆地北部区域铀源条件及含铀层位的基础上,论述了大庆油田北部铀矿化分布特点及铀矿化特征,并从沉积成岩作用,古水文地质,氧化-还原地球化学分带控矿的角度对该区铀矿化的成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2.
赵杰  杨小怡 《贵州气象》2003,27(1):35-37
运用多普勒雷达回波资料对2002年6月17-20日影响我省的一次强降水天气过程进分析,找出多普勒雷达各种资料对强降水天气的预报规律,并检验其准确性。  相似文献   
73.
分析了GIS在交通领域应用的技术背景及国内、外的应用现状并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74.
基于RS、GIS的奈曼旗土地覆盖/利用变化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0,他引:11  
赵杰  赵士洞 《干旱区地理》2004,27(3):414-418
利用内蒙古奈曼旗1980年、1996年的1:10万的TM遥感影像,采用空间分析和统计分析的方法,研究了1980~1996年来该县土地覆盖/利用变化过程及其自然社会经济驱动机制。结果表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林地和草地的变化最为显著,林地、草地面积明显增加,沙地和耕地面积减少,其它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不大;景观呈现整体破碎化的趋势,耕地和林地的破碎明显,未利用土地破碎萎缩,土地覆盖/利用向多样化、均匀化方向发展。粮食单产、年均降水量、农业机械动力是草地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农牧民人均纯收人、大牲畜总头数是林地变化的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75.
随着微波遥感技术逐步走向实用化,雷达摄影测量技术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从SAR图像的成像特点出发,研究了Leberl雷达构像模型的描述和解算过程.实现雷达影像立体定位的理论和方法。并通过实验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76.
本文论述了雷达成像的关键技术—多普勒频移和相干匹配滤波,并详细推导了雷达图像的方位分辨率公式,为探讨卫星雷达图像处理技术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7.
GPS定位技术的应用已渗透到测量界的各个领域,尤其是实时动态差分GPS--RTK在野外实时定位,提高了工作效率。RTK具有观测时间短、精度高和无需两点之间通视等优点。使用RTK进行定位较常规方法,其简单、方便,可靠和快捷。这对于GPS测量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笔通过在杭州市大比例尺航空摄影测量中高程注记点的测量,阐述其实施与原则及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78.
黑龙江省满语研究所的黄锡惠先生常年潜心从事满语文的地名研究,也孜孜不倦地学习与深讨满语语音学和语言学理论,刻苦敬业,勤奋至极,这是我从1985年以来在黑龙江讲学,调查及访问时所亲身感触到的。从1985年《满语研究》创刊号以来,黄锡惠先生在该刊和其他刊物上连续发表了一系列有关满语地名的论文,对东北、河北及俄国、朝鲜境内有关的满语地名进行了有价值的探索和考证。最近又在此基础上修改加工,精益求精,出版了《满语地名研究》一书。填补了中国满语地名学和满语语言考古学空白。该书的特点之一是:运用了语言学原理特别是音变…  相似文献   
79.
赵杰  郭清海 《地球科学》2023,(3):1107-1117
传统热储法进行地热资源评价虽简便,但评价结果误差通常较大,本研究以施甸地热田为研究区,基于区内地质和地热地质条件,结合地球物理和钻孔资料,用GMS软件建立了三维地质模型,展示了研究区地热储层和盖层的展布情况.考虑到研究区内地热资源评价参数的差异,按照热储温度将研究区划分为9个子区,结合已建立的三维地质模型计算热储体积,利用改进的热储法来准确、动态评价研究区的地热资源量,计算出研究区地热水中储存的热量为1.38×1017 J,热储岩石中储存的热量为1.49×1019 J,地热资源总量为1.5×1019 J.根据地热水可开采量计算结果,若合理开发利用施甸地热水资源,每年可节约4.36×107 t标准煤.本研究为施甸地热资源的科学、合理评价提供了新的模式.  相似文献   
80.
张洁  杨庆  赵杰 《城市地质》2015,(4):67-71
以北京市石景山区某地地下水监测点多年监测数据为例,进行适宜性预测方法的验证。其中,总硬度灰色预测值的平均相对误差为2.62%比线性预测低5.65个百分点;溶解性总固体线性预测值的平均相对误差为2.33%比灰色预测低0.61个百分点,与通过拟合度R~2值大小选取的最优预测方法一致,表明通过拟合度R~2值大小来选取合理的预测方法是一种便捷、合理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