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7篇
地质学   4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赵玉琛 《矿物岩石》1991,11(4):12-21
宁芜中生代火山杂岩覆盖面积约1200km~2,累计厚度1920m左右,分五组,经筛选得出各组的标准岩石共22块,分别从矿物学特征和岩石化学判据上建立了区分各火山岩组的判别模型。在此基础上,用“标准岩石-阶段成图法”测制的岩性图、相图和组图,能较准确地反映出古火山岩地喷构造特征。  相似文献   
12.
宁芜火山岩区隐爆角砾岩体地质特征及其控矿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3.
宁芜向山式黄铁矿床的地质特征和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向山式黄铁矿床是宁芜玢岩铁硫成矿系列的中部矿,与铁矿体紧密伴生,矿床规模大、品位较高,伴生硬石膏矿可同时开采。矿体产于宁芜早白垩世大王山组火山隆起构造的衔接部位,处于次火山岩体相对凹陷的接触蚀变带中。从硫同位素、Co/Ni 值及测温数据等判断,矿床形成具有同生沉积-火山气液双重物源,下伏含膏岩系提供了主要的硫源。  相似文献   
14.
赵玉琛 《地质论评》1959,19(5):239-240
在火山杂岩的地区,尤其是在中酸性火山杂岩发育的地区,有时可以看到一种“斑点状熔岩”,是由斑点(角砾)和基质(胶结质)所组成的,斑点呈扁豆状、球状、大饼状,大致呈平行排列和鱼贯相连,常常呈暗色,致密状;而基质则为淡灰色,玻基斑状。岩石外貌  相似文献   
15.
一、前言岩石化学换算及编码是区调、科研方面应用很广的一项基础工作。在标准矿物换算上,国内、外比较流行的算法和电算程式多采用C·I·P·W法,但里特曼法建立在统计或然性处理基础上,其标准矿物与岩石实际矿物可比性强,是目前岩石化学换算法中最好的一种,但计算步骤繁杂而难以推广。本文的电算方法系笔者将里特曼法(A·Rittmann,1973)中大量图表进行数学处理后提出的一种程序,经与原著12个算例138个标准矿物含量比较,平均相对误差为4.73%,这种误差包括中间值取整数及运算位数不同在内。一般说本程序更为精确  相似文献   
16.
笔者对宁芜火山岩区隐爆角砾岩体进行了调查,将其划分为三种类型。并对凹山等角砾岩体从资料分析和纵深的采掘现场观察,确认它们属隐爆成因。是浅源岩浆体在封闭条件下,经分导、演化、冷却、减压、发泡,沸腾和爆炸等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中形成的。与含矿残浆、气液受同一士地热场,地球化学场变化所控制,因而有密切的时空联系。对寻找隐伏矿体提供了线索。  相似文献   
17.
优化程序是根据原生节理研究的空间转换部分设计的.用该程序与以往发表的程序计算结果相同,但前者在内存和计算速度均较后者优越,尤其该程序可同时给出绘图程序,使该法更为完善和便于普及.文中还举例分析了龙王山古火山机构的喷发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18.
宁芜玢岩铁矿中普遍伴生磷灰石,一般含P2O5 0.99%-2.5%,折合P2O5=30%的标矿为小一中型规模。本文研究了宁芜地层、火山岩及各类型铁矿伴生的磷矿地质特征、矿物学和形成条件,以期引起重视。在缺磷地区尤应综合利用,提高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20.
宁芜火山岩盆地边缘主要由北东和北西向边界断裂构成。西界为长江破碎带,发育早,属张扭性,切割较浅;东界为方山—小丹阳断裂,属压扭性,切割较深;南、北边界均属扭性,发育最晚。新生代玄武岩喷发受边界断裂性质及其构造演化控制,分三期:早期始于早第三纪,沿长江破碎带分布,属高铝拉斑玄武岩,生成较浅;中期喷发于晚第三纪,主要沿方山—小丹阳断裂分布,先后为响碧玄岩—碱性橄榄玄武岩,多幔源二辉橄榄岩包体、捕虏晶及下伏岩层碎块,生成很深;晚期喷发属早更新世,以富钛响碧空岩为主,受北西及东西向断裂交叉点控制。经计算比较,本区玄武岩不具备找金刚石矿产的前景,但从一些岩筒中深部地层碎块看,盆缘地带仍可能是寻找宁芜盆地本身深部铁矿的目标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