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13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46篇
地质学   10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
从IRIS全球数字地震台网长周期记录中, 选取震中距位于30deg;~90deg;的垂直向远震P波资料, 反演了2003年9月27日中、 俄、 蒙边界MS7.9地震及10月1日MS7.3强余震的地震矩张量解, 研究了MS7.9地震的时空破裂过程. 参考余震的空间分布及周围断层走向, 确定MS7.9地震发震断层走向127deg;、倾角为79deg;、滑动角为171deg;. MS7.9地震震源破裂过程反演结果表明,整个破裂过程持续了37 s,释放标量地震矩0.97times;1020 Nmiddot;m. 破裂主要发生在长110 km, 宽30 km的中地壳以上,最大位错3.6 m. 起始破裂处不是滑动量最大的地方. 断层面上显示出两个显著的、滑动量超过2.0 m的破裂区. 破裂传播至MS7.3震源区附近时, 滑动量迅速减小,显示出破裂传播过程的受阻停止, 反映了障碍体引起的破裂过程的不均匀性.   相似文献   
12.
宁夏及邻区地震震源衰减模型及震源参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2003年1月至2011年12月宁夏及邻区发生的201个ML2.0以上地震事件进行反演, 用经验格林函数计算得到本区地震震源谱衰减模型。 在已知非弹性衰减系数和场地响应的条件下, 计算得到震源谱并研究了近震震级与拐角频率、 地震矩、 震源破裂半径及应力降之间的关系。 详细分析了震源参数误差大小及各种误差影响因素。 对剩余应力降时空演化特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高剩余应力降集中分布在宁夏北部宁蒙交界地区、 低剩余应力降分布在宁夏中部同心、 中卫一带, 银川盆地中南部的吴灵地区和宁夏南部海原断裂带中东段剩余应力降变化较为明显, 在时间分布上这两个区域剩余应力降在中强地震前均有降低—增强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罗钧  赵翠萍 《地震》2012,32(3):150-152
引言 2012年6月15、24、30日,中国大陆西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轮台县、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和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交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新源县和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交界,分别发生了Ms5.4、Ms5.7、Ms6.6中强地震.地震发生后,我们采用CAP方法[1-5],使用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数据备份中心提供的区域台网3分量地震波形数据,快速反演了这三次地震的震源机制解.  相似文献   
14.
赵翠萍 《黑龙江气象》1994,(2):12-13,32
7~8月飑线经常出现,怎样判断飑线过境有些站还划分不清。在审核中通过对飑线过境地面要素变化分析和飑线天气学原理分析,并举实际审核中两个实例,说明怎样确定飑线。  相似文献   
15.
赵翠萍 《内陆地震》1994,8(3):267-274
回顾总结疏附6.0级地震之前的预测预报以及大震现场监视预报情况,同时利用喀什单台资料对6.0级地震及5.6级强余震的序列特征进行了分析比较。另外还介绍了疏附6.0级地震前的前兆异常及测震异常情况。  相似文献   
16.
天山中东段地区震源参数的初步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夏爱国  赵翠萍 《内陆地震》2006,20(3):245-251
采用多台多地震联合反演的方法,首先得到了新疆天山中东段地区2001年以来MS≥2.5的105次中小地震的震源谱,进而测定了地震矩、拐角频率与应力降等震源参数,并讨论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开展了该研究区应力降时空变化的动态跟踪工作,最后对研究区2004年6月以前的应力降时空演化特征做了一定程度的探讨。分析表明,该地区的地震矩、拐角频率与应力降等震源参数与震级有一定的相关性,应力降的时空演化特征可以作为该地区今后地震趋势预测的一种新手段。  相似文献   
17.
使用基于机器学习构建的贵州西部多流域水库区地震目录和震相报告,采用波速比一致性约束的双差层析成像方法联合反演得到了该地区的地震位置和三维vp、vs、vp/vs结构。结果显示,研究区内的地壳速度结构具有明显的不均匀性,不同大地构造变形分区展现出不同的速度结构特征。在10km以上深度,横穿黔西中部NW向的威宁构造变形区显示出显著的低速异常条带,揭示了威宁—水城深大断裂带的影响深度和范围。受库区岩性和流体渗透的影响,0km深度的速度结构显示普遍的低波速和高波速比特征,包括夹岩、平寨、光照和马马崖水库区域。重定位后,地震的空间分布勾勒出大量隐伏断层的几何展布特征,结合三维速度结构,推测该区域的地震活动与水库周围的断层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18.
19.
利用双差地震定位法对2003年2月14日石河子5.4级地震及其余震进行重新定位。定位结果显示,石河子地震及其余震呈N40°E方向线性展布,与准噶尔南缘断裂近乎垂直;震源深度全部分布在15~30 km范围内,优势分布为15~25 km。石河子5.4级地震震中位置为44.001395°N,85.872175°E,距离新疆地震局测得的震中位置仅1.2 km,而距离宏观考察的震中位置约49 km。分析重定位结果其震源机制解得出,这次地震的发震构造是准噶尔南缘断裂,而不是宏观考察的以连哈比尔尕山断裂;节面Ⅰ是主破裂面,而且其走向与重定位地震序列的展布方向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0.
赵希刚  贺建国  赵翠萍 《矿物学报》2007,27(Z1):552-553
随着核能的利用开发,我国对核燃料的需求剧增.目前我国铀矿找矿是多类型、多渠道、多方法.在北方中新生代盆地中的铀矿找矿中,钻探工作量投入较大,费用高.而前期的物化探方法工作投入较少.分析原因一是物化探方法的研究水平(仪器信噪比、数据采集质量、数据后期处理能力、数据反演计算、解释方法、工作效率问题)等存在差异,二是物化探方法的应用效果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三是地质科研经费和地质工作侧重点等诸多原因.使物化探方法应用受到限制.在这种条件下,根据物化探方法在北方中新生代盆地中的铀矿找矿方法筛选和成功经验,根据瞬变电磁测量的性能和应用效果,认为瞬变电磁方法在寻找中新生代盆地内铀矿中有明显的作用.在铀矿找矿的不同勘探阶段部署瞬变电磁方法,目的是查明工作区盆地基底起伏形态、埋深,查明盆地盖层结构,特别是找矿目的层的埋深、厚度及空间展布特征,砂体分布特征,断裂构造的产状特征等.为钻探工程布署提供依据,做到了物化探先行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