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地质学   24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21.
河流相模式与储层非均质性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近40年来,通过现代河流研究和多学科结合,河成相模式已由最初的点沙坝侧迁模型发展成今日的16种相模式,同时研究方法亦由单纯的垂向相序分析,发展成大露头三维研究,识别出可与现代复合坝比拟的构型要素,从而建立相模式,该文对此作了一简要回顾与评述,然后介绍一个密西西比河曲带的6级储层非南性和一个辫状三角洲储层质量之受控于沉积因素。文章指出,研究者应针对研究对象,提出自己的构型要素,以更好地认识古河流,河  相似文献   
22.
川西上三叠统海绵生物礁的分布及其控制因素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四川盆地西部在晚三叠世早期(卡尼期)为被动大陆边缘环境, 沉积岩石单元为马鞍塘组。其中发育硅质海绵生物礁类型为点礁, 分布在马鞍塘组的上部。点礁组合为礁基、 礁核、礁翼、礁盖。现今出露礁体的分布主要沿着龙门山, 呈NE-SW向展布。海绵礁体的分布与造礁生物海绵的自身特点、沉积环境、构造背景、生物组合、洋流等密切相关。本文基于此, 认为生物礁分布在绵竹—江油一带, 分布于大陆斜坡上, 水体相对较深, 呈宽带分布, 礁体大小不一。现今礁体部分暴露于地表, 部分被推覆体或上覆地层覆盖。该生物礁组合具有一定的油气成藏的地质条件, 可以作为石油勘探的靶区。  相似文献   
23.
通过详细的野外观测和部分实验研究,发现雅玛里克山剖面芦草沟组中的两条觉积岩脉;首次阐明两个组的微相和沉积模式,并证明这些湖成层序中存在年层和对应于百年,万年和数十万年量级的旋回。文中将芦草沟组和红雁池组划分为30个层序,分析了沉积体系域的分布,并作出湖岩上超相对变化曲线,从而证明海相碎屑岩层序地层学党内积模型基本适用于大型陆相盆地,虽然差异是存在的。  相似文献   
24.
在实测绵竹汉旺和广元何家湾小塘子组(T_3t)地层剖面的基础上,详细研究了它们的沉积相。何家湾T_3t属浅水环境:滨面砂坝、陆架泥、潮坪和浪控三角洲。汉旺T_3t则以显著的深水相为特征:滨面砂坝,海湾泥、中缓坡水道与滑塌席、三角洲前缘沉积。对汉旺剖面所含黄铁矿结核作了初步研究。T_3t总的说符合富砂泥缓坡的沉积模式。指出汉旺剖面中部的半深水泥岩标志着龙门山活跃的逆冲构造运动,而以上的HST以至须二段下部厚砂体才是构造活动平静期的产物。认为小塘子组底部滨面砂体极具天然气勘探远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