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31篇
测绘学   32篇
大气科学   13篇
地球物理   31篇
地质学   99篇
海洋学   26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29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2003年在广东大亚湾西北部新发现了一处火山岩型铀矿点,经刻槽取样分析,铀矿石品位高达0.459%。该处铀矿物成份主要是沥青铀矿和次生铀矿物,前者 UO_2最高为94%,Al_2O_3<1%,P_2O_5含量变化大,按照 P_2O_5含量可分两组,其一变化于2.23%~2.57%,另一组变化于17.96%~19.95%;次生铀矿物含 UO_3大约为60%左右,Al_2O_3在1.6%~3.0%之间,P_2O_5变化于10%~15%。对含矿岩石及围岩进行了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出露的岩石主要为流纹质岩石,与著名的相山矿田的岩石类型相似。岩石具有高的 LREE/HREE 值,Eu 负异常并不普遍。从主、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特征来看,含矿岩石及围岩差别不大,总特征与一般的钙碱性火山岩相似。新发现的铀矿化带范围虽然不大,但含矿岩石铀品位高,所处构造环境与相山铀矿田的某些矿床有一定的相似性,是值得注意和进一步工作的地区。  相似文献   
142.
为了研究冻结硫酸钠粉质黏土的变形规律和强度特征,在1 MPa围压下,对-2、-6、-10℃三组温度下不同硫酸钠含量的粉质黏土进行负温三轴剪切试验研究。基于实验数据,计算了冻结硫酸钠粉质黏土的切线模量,研究了轴向应变与偏应力的非线性关系,推导了试样的p-q平面强度准则,提出了冻结硫酸钠盐粉质黏土强度公式,建立了含参数的冻结含盐粉质黏土的修正Duncan-Chang本构模型,并拟合了相关参数,验证了模型精度及适用性。结果表明:试样的偏应力在应变后期趋于稳定,处于向应变硬化过渡的阶段,切线模量E随含盐量的增加呈现先减小再增大再减小的变化规律,切线模量E变化幅度较小,p、q呈明显的线性关系,在0℃至-15℃温度范围内,修正Duncan-Chang本构模型对含盐量小于2.5%的冻结硫酸钠粉质黏土强度具有良好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143.
反向灰色模型在具有单调递减趋势的时间序列预测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初始值较为陈旧,影响了模型的精度。利用遗传算法对x(1)(n)序列初始值进行全局搜索,确定最优初始值,对反向灰色模型进行了优化。并利用高层建筑实际沉降观测数据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优化灰色模型提高了原模型的预测精度,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4.
根据河口海岸水沙输移的特点,建立了一个新的二维分组数学模型,用来预测该区域的水沙输移过程。该模型耦合了水动力模块、泥沙输移模块和床面演变模块。其中水动力模块基于浅水方程组,综合考虑了柯氏力、床面切应力以及表面风应力的影响,引入干湿判断法处理动边界。泥沙输移模块首先将泥沙按照粒径分组,针对不同泥砂性质,对各组泥沙分别进行建模求解。床面演变模块基于质量守恒方程,实时更新床面高程以及床沙级配变化,并传递给水动力模块,更新底部边界。该模型被应用在了英国塞汶(Severn)河口,其预测的泥沙浓度和实测数据以及不分组的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文中建立的分组模型预测的结果要明显好于不分组模型。  相似文献   
145.
鲁西银山庄地区煌斑岩系统研究程度较低,据此,对其开展详细的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研究,探讨岩石成因及构造背景。岩石化学组分中SiO2含量为36.91%~47.18%,TiO2含量为0.95%~1.11%,MgO含量为1.13%~4.95%,K2O+Na2O含量为4.37%~6.47%,贫硅富镁,属超基性—基性岩石,为钾玄质碱性煌斑岩,岩石以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为特征。煌斑岩应为早白垩世区域岩浆活动的产物,在华北板块构造拉张、岩石圈减薄环境下,俯冲的陆壳扬子下地壳形成的富集岩石圈地幔源区发生部分熔融,形成银山庄煌斑岩岩脉。  相似文献   
146.
成中梅  路凤香 《现代地质》1997,11(2):149-156
摘  要  阐述了火山岩晶体粒度分布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分析了老山沟火山岩斜长石、 辉石、橄榄石、铁钛氧化物的晶体粒度分布。前3种矿物在中间粒度处发生了有意义的弯折‚ 原因是岩浆上升时过冷度增大。估算了岩浆房中斜长石、橄榄石的成核速率、结晶时间及上 升过程中处于结晶带的时间。研究表明‚在岩浆的演化过程中‚晶体的分离和累积作用及岩 浆的混合和对围岩的同化作用可以忽略。  相似文献   
147.
钢筋混凝土框架刚塑性抗震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罕遇地震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通常要经历相当大的塑性变形,地震输入的动能绝大部分转化为塑性变形能而被耗散,仅有很少部分转化为弹性变形能,基于这种能量转化机制,采用刚塑性模型来预测地震反应.同时建议在结构设计时于适当位置预设塑性铰,使结构在强烈地震作用下的能量耗散集中在塑性铰处,并保证结构整体性,从而达到结构大震不倒的设防水准.以塑性理论为基础,发展了一种适用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刚塑性抗震设计方法.文中最后以5层钢筋混凝土框架为例给出了分析结果,并与弹塑性时程分析进行了对比,两者的一致性是相当满意的.由此表明,刚塑性抗震设计方法概念清晰,计算简单,具有可靠精度,可以满足罕遇地震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48.
老河口市近57年来气候变化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实测站点数据为基础,选取气温和降水2个主要气象要素指标,采用线性倾向估计、Mann—Kendall和累积距平法,对老河口市1951-2007年来的气候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近57年来冬、春、秋三季和年的平均气温都具有显著增温趋势,仅夏季有弱降温趋势;2)冬、夏两季和午的降水量都呈弱的增加趋势,春季和秋季有弱下降趋势.总体来说,57年来降水量变化趋势不显著;3)冬、春、秋三季和年的平均气温都先后在20世纪80年代末发生了突变,夏季是在20世纪60年代末发生了突变,80年代以来老河口市进入了明显的暖期,各季和年的降水量没有发生突变.  相似文献   
149.
乡村地域多体系统识别方法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乡村与城市相互依赖、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城乡人地关系地域系统。针对我国目前城乡发展面临的诸多挑战,着眼于乡村振兴战略需求和地理学服务国家战略的需要,亟需构建乡村多体系统的识别方法体系,加快城乡基础网、乡村发展区、村镇空间场、乡村振兴极等多级目标体系建设。本文依托城乡融合系统和乡村地域系统理论,尝试构建城乡融合体、乡村综合体、村镇有机体、居业协同体乡村地域多体系统的识别方法体系。其中,城乡融合系统指标体系涵盖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环境发展、基础设施4个方面,乡村地域系统指标体系涵盖人口、社会、经济、资源、环境5个子系统。进一步通过均方差决策法、多目标加权求和模型、耦合协调模型等研究方法,识别出城乡融合体、乡村综合体、村镇有机体和居业协同体。以宁夏盐池县为案例区,实证研究表明,分析结果基本能反映不同乡镇、行政村的发展特征和定位。区别于以往研究侧重城镇体系等级结构,本研究提供了乡村地域系统内部等级差异的识别方法,对县域乡村振兴规划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0.
三江平原水环境中可溶性铁的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2007年共6次采集了三江平原主要河流和水田集中分布区的地下水水样,分析可溶性铁含量。结果显示:地下水中Fe2 含量普遍高于Fe3 ;可溶性铁含量变化于0.03~21.00 mg/L,平均为5.48 mg/L,最大值出现在夏汛期。江河水中可溶性铁的主要形态是Fe3 ;可溶性铁含量的变化范围是0.04~2.05 mg/L,平均为0.42 mg/L,峰值也出现在夏汛期;沼泽性河流中可溶性铁含量高于非沼泽性河流。松花江可溶性铁输出通量为240×105kg/a,黑龙江为200×105kg/a,乌苏里江为70×105kg/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