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22篇
测绘学   19篇
大气科学   13篇
地球物理   19篇
地质学   52篇
海洋学   6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 毫秒
121.
偏角法,虽是目前较常用的一种方法,但由于缺少由圆曲线进入缓和曲线或者相反的偏角计算(如图1中∠MSB_1及∠MSB_2等),使得设置一个带有缓和曲线的曲线,在地形条件最理想情况下,至少要摆三次或四次(当图曲线部份较长)镜子。若地  相似文献   
122.
123.
森林沼泽景观中大比例尺化探方法效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森林沼泽的特殊景观,提出了一套运含森林沼泽景观中大比例尺化探方法技术,通过森林沼泽景观4个测区开展1∶ 50000和1∶ 25000地球化学测量及其他地质工作,其成果证明采用的森林沼泽景观中大比例尺化探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4.
建设项目环评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建设项目是落实循环经济的有效载体,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是从源头实现循环经济的重要环节。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建立了一套操作性强、适用于建设项目环评的循环经济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在建设项目环评和 "三同时"制度中推动循环经济的落实。指标体系综合考虑了社会经济发展、资源能源效率、生态环境效益和循环特征4个专题要素,并将所建立的指标体系应用于深圳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进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25.
松辽地区西倍斜坡英台地区姚家组二,,三段,是在干旱-半干旱,源近流短,东倾陡坡背景下,在洪积扇前,由辫状入湖形成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可明显区分出狭窄的辫状河三角洲平原。河口坝不太发育的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和夹浊积砂的辫状河前三角洲三种沉积亚相。辫状河三角洲平原由灰色含砾砂岩,粗,中砂岩,少量细砂岩,粉砂岩夹紫红色泥岩组成。具有明显的正韵律为特征。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为灰色-绿灰色中,粗砂岩,细砂岩?..  相似文献   
126.
内蒙古伊克昭盟棹子山区域地层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棹子山在西部内蒙古伊克昭盟鄂托克旗第三区境内,约位于东经107°及北纬39°30′—40°之间。西临黄河,东界鄂尔多斯,南北倾没于沙漠。广义的棹子山,包括两条南北向的平行山脉。东部—脉,南段称为棹子山,蒙语名“稀里俄博”;北段称为千里山,蒙语名“贡格尔俄博”或“阿拉不素乌拉”,又统称棹  相似文献   
127.
土地利用更新调查中卫星遥感正射影像的处理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车学文 《测绘科学》2007,32(3):178-180,191
本文研究目的是根据云南省实际,研究和设计云南省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中卫星遥感影像正射处理技术流程。研究方法采用理论分析法和实证分析法相结合。通过对云南省地形地貌进行实证分析,依照本文讨论的技术路线,对遥感影像进行正射校正,纠正影像成像过程中产生的几何畸变和像点位移。  相似文献   
128.
2010年7月下旬甘肃省持续高温天气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实时观测资料和物理量诊断对2010年7月26~31日出现的甘肃区域性持续高温天气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对流层上层青藏高压、中层大陆高压、低层高原暖脊、地面热低压是造成这次持续高温天气的主要影响系统。青藏高压季节性北抬与东移,为持续高温天气的发生发展提供了大尺度环流背景条件;青藏高压与大陆高压相互叠加形成深厚的暖性高压系统,由其引起的晴空区辐射增温和下沉绝热增温,是造成持续高温天气的直接原因;高原暖脊和地面热低压发展东移引起的地面气温上升,是造成这次持续高温天气的重要原因;另外,大气湿度小,上层辐合、低层辐散、强反气旋环流并伴有下沉运动的空间动力场结构是这次持续高温天气形成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29.
梅山铁矿床位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宁芜盆地北段,矿体赋存于辉长闪长玢岩和下白垩统大王山组辉石安山岩的接触带。研究表明,梅山铁矿的石榴石以钙铁榴石为主,为钙铁-钙铝榴石系列,与传统意义矽卡岩矿床的石榴石组成相似;磁铁矿和赤铁矿具有斑岩铜矿和Kiruna型矿床的双重特征;赤铁矿和菱铁矿显示热液交代成因特征,但赤铁矿至少有2个成矿世代。成矿母岩辉长闪长玢岩、磁铁矿及磷灰石具有相似的稀土配分模式,暗示三者具有同源性。辉长闪长玢岩无Eu异常,代表了高氧逸度下岩浆的分离结晶作用;磁铁矿和磷灰石均具有中度负Eu异常,可能是在辉长闪长玢岩发生钠长石化的过程中,Eu以Eu2+形式在钠长石内富集,造成流体Eu亏损,后来生成的磷灰石和磁铁矿继承了流体的Eu含量特征,辉长闪长玢岩的钠长石化导致富Fe2+硅酸盐矿物淋滤铁元素进入流体,为矿床提供了铁物质。  相似文献   
130.
基于四川省1980—2017年主要气象要素观测资料,运用ArcGIS空间分析法,分别探讨了气温、降水量和极端气候指数的年际空间变化特征;同时建立极端气候指标体系,结合熵权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开展综合极端气候指数区划,最终完成1980—2017年四川省气候变化综合区划。研究表明:1980—2017年四川省极端气候事件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从区域分布上大致表现为东高西低;根据四川省气温和降水量变化速率区划、综合极端气候指数区划,将四川省划分为6个气候变化区,其中,川东北地区综合气候变化速率最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