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1篇
  免费   263篇
  国内免费   327篇
测绘学   179篇
大气科学   215篇
地球物理   278篇
地质学   862篇
海洋学   274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184篇
自然地理   15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100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114篇
  2004年   99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92篇
  1994年   60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11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3篇
  1974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川西前陆盆地中—新生代沉积迁移与构造转换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川西前陆盆地中—新生代各构造层的残余厚度展布和沉积特征分析发现,四川克拉通周缘的前陆盆地在晚三叠世时期发育于龙门山山前,明显属于龙门山褶皱逆冲构造载荷所形成的前渊凹陷;侏罗纪早期的沉积地层呈面状分布,没有表现出显著的挠曲沉降,指示了一个构造相对平静的阶段;中侏罗世早期前渊凹陷迁移至龙门山北段和米仓山山前,前渊沉积从晚三叠世的北东向转换为近东西向,广泛的湖泊相沉积预示了前陆盆地的欠充填状态;中侏罗世中晚期,川西盆地沉降中心又迁移到大巴山山前,相应的挠曲变形又从近东西向转化为北西向,构成了大巴山的前渊凹陷;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时期,沉降中心再次回到米仓山山前,巨厚的前渊凹陷沉积指示了米仓山冲断带的主要活动时期;白垩纪末—古近纪的前渊凹陷则跃迁至雅安—名山地区。川西前陆盆地的同造山沉降中心以四川盆地中心为核心在西部和北部呈弧形迁移,沉积序列不断更替和叠加。中生界各构造层底界构造图显示现今的构造低部位位于川西北地区和川西南地区,在川西北地区均有东西走向的等值线分布,而川西南地区等值线走向则为北东-南西向。因此分析认为,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的构造变形可能控制了川西盆地现今的地层变形,形成了川西北地区的南北向构造挤压结构,而晚期的新生代构造变形则主要体现在川西盆地的西南部,形成北东-南西向的地层展布特征。  相似文献   
12.
对于组合式纵振压电水声换能器,当采取增加它的辐射面积、减小辐射盖板的厚度和降低机械Q值等方法来提高它的辐射功率并展宽其工作频带时,实验观测到换能器的辐射面不再作纯等幅纵振动,而耦合有弯曲振动。因此存在节线区域,它们一般呈圆线状,  相似文献   
13.
黄河口附近海区沉积物间隙水中的营养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黄河以水少沙多而著称,自1855年以来,河口已经历10余次大型改道,形成以黄河泥沙淤积为主要特征的三角形河口沉积带。本文首次报道并讨论了黄河口附近海区沉积物间隙水中硝酸盐、亚硝酸盐、铵盐、磷酸盐和硅酸盐的分布。  相似文献   
14.
1986—1987年厄尔尼诺-南方涛动事件形成发展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近期热带太平洋大气—海洋实测资料,对起始于1986年9月的厄尔尼诺(EI-Ni(?)o)-南方涛动(ENSO)事件作了初步分析,发观亦道太平洋月际STS距平、纬向风指数、平均海平面高度距平、南方涛动指数、地球射出长波辐射、大气环流遥相关型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等在这次ENSO事件发生前后均有显著变化。作者指出,这次ENSO事件中,赤道太平洋海温异常增暖不是象通常那样发生在春季和由南美沿岸向西发展,而是发生在秋季,且首先出现在中赤道太平洋日界线区,而后迅速向东发展,从海温异常增暖的强度和持续时间来看,这次ENSO事件基本属一次中等强度过程。  相似文献   
15.
由于海水提铀研究的开展,促进了海水中铀的富集机理和溶存形态的研究,这也是近年来国际上在海洋化学方面引起注目的一个研究课题.深入研究这个问题不仅对筛选海水提铀富集剂起重要的指导作用,而且对阐明海洋中铀的转移机理及其成矿作用,对铀的海洋地球化学的研究都有重大意义.国内外已有一些学者研究了海水中的铀的富集机理和溶存形态[1-9].  相似文献   
16.
17.
闽江口水动力和污染扩散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江毓武  张珞平 《台湾海峡》1997,16(2):169-173
本文建立了闽江口二维水动力、污染扩散数值模型,模型采用ADI双向隐式求解。在水动力模拟中,对岸界的丁坝有用线性边界进行拟合,并考虑到河口区侧向摩擦作用;在污染扩散模拟中,用动态拟合的方法对浓度水边界进行了较为合理的改进。计算结果表明,本模型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8.
参考鳗鲡等鱼类线粒体 DNA序列进行了中国花鲈线粒体 DNA细胞色素 b基因片断的引物设计、PCR扩增及其序列测定。得到中国花鲈的碱基序列为 4 10 bp,其 A、T、G、C含量分别为 10 1bp(2 4 .6 3% )、112 bp(2 7.32 % )、72 bp(17.56 % )、12 5bp(30 .4 9% ) ,与鳗鲡等其他鱼类相同基因片断序列碱基含量相似。  相似文献   
19.
改进不稳定型二阶中立型微分方程的最后结果,进一步研究该类方程解的振动条件。  相似文献   
20.
1 .IntroductionThe submarine pipeline is a commonfacility widely usedfor offshore oil and gastransport . Whena pipeline is installed on a seabed and not buried,unsupportedspans may exist insomelocations ,es-peciallyinthe uneven zones of the seabed.The sp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