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8篇
测绘学   22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质学   76篇
海洋学   24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01.
为查明绿洲及周围荒漠区不同下垫面对大气降尘的影响,观测了塔里木盆地南缘策勒绿洲外部的戈壁、绿洲-沙漠过渡带,绿洲内部农田和县城的大气降尘,分析了降尘量和粒度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戈壁、过渡带、农田和县城4种下垫面年降尘量分别为554.23、761.75、1867.46g·m~(-2)和2 688.14 g·m~(-2),不同季节4种下垫面降尘量呈非线性关系,县城降尘量是农田的1.47倍,与其他下垫面差异随季节波动较大;夏季和秋季4种下垫面降尘众数粒径均为79.62μm,冬季和春季农田和县城众数粒径下降至70.96μm,戈壁冬季众数粒径增大到89.34μm,但4种下垫面降尘平均粒径、分选性、偏态和峰态无明显规律性;戈壁降尘呈明显的双峰分布,农田和县城双峰分布不明显;冬季和春季农田和县城降尘粒度分布曲线的峰值小于戈壁和过渡带,夏季和秋季4种下垫面峰值变化无规律。从降尘量和粒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可以推测,植被盖度和小气候的季节变化导致不同下垫面降尘量呈非线性关系,粗糙下垫面的机械阻挡作用主要促进了小于50μm的粉尘沉降,小气候效应主要促进了20~100μm的粉尘沉降,研究结果还需更多野外实验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02.
蛇绿岩中的辉绿岩岩墙是洋脊扩张的产物,其形成年龄代表了扩张事件的时间,也代表了蛇绿岩的形成时代.对雅鲁藏布江缝合带西段拉昂错蛇绿岩中的辉绿岩岩墙进行锆石SHRIMP U-Pb定年,得出加权平均年龄为120.2Ma±2.3Ma,代表辉绿岩的结晶年龄.结合已有的关于雅鲁藏布江蛇绿岩的形成年龄(西段休古嘎布122.3Ma±2.4Ma,中段大竹卡126.0Ma±1.5Ma、吉定123.0Ma±1.8Ma,东段罗布莎162.9Ma±2.8Ma)的报道,表明拉昂错地区特提斯洋海底扩张的时代与休古嘎布地区一致,雅鲁藏布江西段与中段地区洋盆的形成时代一致,但晚于东段的发育时代.这意味着整个东提斯洋盆的发育时代存在东早西晚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3.
粤东北元古宙片麻状花岗岩体边部常形成边缘混合岩,其片麻理与花岗岩的片麻理和长石斑晶的产状均呈NE-NNE走向,与控岩断裂的走向一致。岩石因具有“变形结构”而区别于正常的花岗岩。与侵入的围岩间既存在截然关系,又存在过渡关系。岩浆以底辟方式强力挤压就位,它的就位和变形明显受外部剪切带构造控制。在空间上,岩浆上侵就位由北东逐渐向南西方向推进,导致岩体北东部变形强烈而南西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4.
松辽盆地四五家子油田位于吉林省公主岭市内,在构造上是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区杨大城子背斜的一部分。油田的储层主要由下白垩统泉头组组成,它是在晚白垩世干旱和氧化环境中沉积的。其物源来自东北部的中央古隆起。本区储层岩性以岩屑长石砂岩为主,部分为岩屑质长石砂岩和长石质岩屑砂岩。通过单井相分析,主要相标志为具有牵引流沉积机制为主的沉积构造和粒度分布特征。根据相标志分析,储层为曲流河相沉积,发育曲流河点坝、决口扇、天然堤及泛滥平原四种沉积微相类型。曲流河相自下而上为点坝-天然堤-决口扇-泛滥平原的正韵律组合。在建立各沉积微相测井相模式的基础上,对全区136口非取心井进行了沉积微相识别,而应用顺序指示模拟实现了沉积微相的平面展布,恢复其古地理面貌:主要发育两条自北北东向南南西方向延伸的曲流河道,具有河道点坝特征的泉头组6、7小层是主要的储集层。这个研究成果为下一步油田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5.
植被覆盖是评价区域生态环境状态的主要影响因子.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分析方法,以2006-2015年的MOD13Q1遥感数据为基础,获取植被覆盖指数,对山西省晋城市植被覆盖时空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植被覆盖呈现增加趋势,主要增加的类型为高植被覆盖.植被覆盖指数分布与高程和坡度正相关,即高程越高、坡度越大的地区植被覆盖指数越高.在景观尺度上,植被覆盖的类型呈现出一种集中趋势,即景观内部异质性和多样性降低,高植被覆盖斑块对景观的支配程度加强且逐渐处于优势地位.在斑块类型尺度上,以高植被覆盖为主,且斑块所占比例呈增加趋势.此外高植被覆盖景观破碎程度减小,复杂度降低,形状逐渐规则.  相似文献   
106.
粤西云开地区基底变质岩系的构造变形特征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粤西云开地区元古代变质岩系中存在拉伸体制下的顺层韧性剪切作用,形成顺层掩卧褶皱及相关的面理、线理构造,并遭受后期变形的叠加,其中褶皱至少有两期。由于横向置换作用强烈发育,使得这套层状变质岩系成为总体有序、局部无序的构造地层单位系统。  相似文献   
107.
整周模糊度快速搜索是GNSS整数最小二乘模糊度估计的关键环节。文中介绍了FP、VB和SE-VB这3种模糊度搜索策略及相应算法,在分析其原理和特点的基础上对比了各类算法的异同,并给出了常规搜索算法的改进策略。分别采用模拟和实测数据对不同搜索策略下算法的执行效率进行了验证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VB和SE-VB搜索策略均优于FP策略,基于SE-VB策略的AEVZ搜索算法最为高效,其次为M-SE算法和M-VB算法;模拟高维环境下3种算法的搜索效率分别比LAMBDA算法平均快10倍、8倍和3倍,AEVZ算法在实测环境下的搜索效率分别比LAMBDA算法和MLAMBDA算法平均快8倍和5倍;通过对SE-VB策略下MLAMBDA算法计算流程进行优化能够进一步提高搜索性能,其改进后的搜索效率与AEVZ算法相当。  相似文献   
108.
利用2007年1月对小清河口附近海区悬浮体和沉积物调查的数据,分析了小清河口海域冬季悬浮体的空间分布和粒度特征,探讨了悬浮体与海底表层沉积物的关系,并对其来源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悬浮体浓度和粒度特征空间分布不均,但有一定的规律性,并与海底表层沉积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结合已有研究资料综合分析认为,河道内悬浮体主要来源于河流输移、河道两侧潮滩物质输送,而河口附近海域悬浮体主要源于近岸浅滩和海底表层沉积物的再悬浮和搬运。  相似文献   
109.
利用风暴潮前后潮滩剖面的实测对比及不同时期地形图和卫星遥感影像解译分析,研究了莱州湾西岸海滩冲淤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莱州湾西岸海滩中、高潮滩处于相对稳定状况,低潮滩呈现弱淤积的特征。岸线50多年来的总体变化特征是1986年以前岸线淤进蚀退变化较明显,1986年以来海岸线逐渐趋于稳定。分析表明,岸滩变化的原因主要为人类活动对岸滩形态的改造以及大风暴潮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