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33篇
测绘学   23篇
大气科学   16篇
地球物理   21篇
地质学   73篇
海洋学   4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运用地质、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小秦岭金矿田河南部分断裂的控矿作用进行了详细论述。控矿断裂有规律的活动,导致工业矿体分布具有等间距及侧伏规律,控矿断裂的规模及演化控制了矿体的规模及演化。  相似文献   
62.
庄河-凤城断裂走向北东,形成于早中生代,属辽南区域性切壳断裂构造,规模大、变形强、活动期次多,对成岩成矿有重要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63.
利用SPOT VGT NDVI数据对石羊河流域1999—2010年期间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进行了研究,并基于像元二分模型求算植被覆盖度,以植被覆盖度为指标对研究区荒漠化程度进行定量监测与评价。结果表明:12年来石羊河流域植被覆盖度整体呈增加的趋势,增加速率为0.003 2 a-1。植被改善的面积远大于植被退化的面积,植被改善区域的面积为11 130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6.45%,主要分布在金昌、永昌、民勤、武威东部以及古浪的西北部地区;植被退化区域的面积为3 546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8.43%,主要分布在天祝藏族自治县的东部和古浪南部的乌鞘岭地区。荒漠化土地面积整体呈下降的趋势,极重度荒漠化土地明显减少,转化为重度荒漠化;非荒漠化土地的增加主要以绿洲的扩张为主。  相似文献   
64.
本文基于专题地图的设计原理,为土地利用专题地图提供了颜色设计思路;通过典型案例提出了《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分类》的具体设计方案,并制作样图验证了该设计方案的合理性。本文对于土地利用专题地图色彩设计的探究可用于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相关专题图件的编制,为优化地图设计方案、提高土地利用图的表现力,以及相关行业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案。  相似文献   
65.
采用统计分析方法、Mann-Ken dall方法及复Morlet小波函数等方法,对韶关市1956-2011年暴雨的逐月分布及年际变化特征进行了统计,并分析了初终日变化及暴雨的持续天数特点,结果表明:韶关市每年每个月均会出现暴雨,但主要集中在3到10月,暴雨日数具有双峰型特征,主峰值在6月,次峰值在9月;大暴雨日数具有单峰特征,峰值出现在6月.年暴雨日数的年际变化很大,最多的年份多达11d,最少的只有1d.小波分析显示,暴雨频次存在准9年和准28年的周期震荡,未来几年仍处于暴雨多发期.韶关市暴雨具有初终日提早等特点,且与年降水量存在着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66.
利用NCEP/NCAR的再分析资料、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对2012年韶关地区“龙舟水”前后的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北半球中高纬维持稳定的“两脊一槽”大气环流形势,有利引导冷空气与华南沿海暖湿空气交汇;中低层冷暖切变、低涡高低空急流耦合、边界层辐合渐近线为暴雨触发机制;过程的水汽源于孟加拉湾和南海,水汽辐合主要在华南;暴雨是在大气层结不稳定的条件下,但是一定要有触发机制把气层的不稳定能量释放出来转化成上升气块的动能,才能造成持续性暴雨的出现.  相似文献   
67.
简文星  杨金 《地球科学》2013,38(3):625-631
黄土坡滑坡是三峡库区4个大型滑坡之一,因其典型性和重要性,"长江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研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在此建立了巴东野外大型综合试验场.野外试验场隧洞群揭露滑坡结构,有助于深入认识和研究黄土坡滑坡的地质结构特征和成因机制.通过试验隧洞开挖揭露黄土坡滑坡临江I号崩滑体特征发现:(1)临江I号崩滑体滑床基岩普遍发育层间剪切软弱夹层;(2)主隧洞与Ⅲ号支洞揭露滑体特征表明,滑体物质组成为棕红色泥岩、粉砂岩碎石土,灰色泥灰岩、灰岩碎石土,各类破碎岩层,滑体内潜水丰富,渗水量较大;(3)试验隧洞揭露滑带具有多层位顺层发育特征,平面范围与前人勘察成果较一致,厚度在不同剖面处存在较大差异;(4)深部钻孔监测资料显示,在土层与基岩面及层间剪切带均有蠕滑位移.分析得出:临江I号崩滑体是在重力和构造应力作用下顺多层软弱夹层、土层与基岩面发生蠕滑变形形成的,具有多层滑动面.  相似文献   
68.
1975-2010年石羊河流域绿洲时空演变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文星  王涛  薛娴  段翰晨  廖杰 《中国沙漠》2013,33(2):478-485
应用RS和GIS技术,以石羊河流域绿洲为研究对象,对1975 2010年流域绿洲的时空动态变化进行了监测,并结合气候变化、地表径流量和人类活动等资料探讨了绿洲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近35年来,石羊河流域绿洲整体规模呈波动变化的趋势,1975、1990、2000年和2010年,流域绿洲总面积分别为7 563.06、7 730.62、7 131.56 km2和7 459.43 km2.通过分析绿洲与荒漠面积之间的转化发现绿洲主要经历了“绿洲化-荒漠化-再绿洲化”的过程,绿洲面积缩小了103.63 km2.绿洲内部耕地、城镇居民地和水域面积增加,而林地和草地面积缩小.绿洲的变化受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但人口数量的增加、经济的发展以及地表径流的变化对绿洲演变的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69.
简文星  邓先华 《岩土力学》2014,35(8):2171-2178
锚索抗滑桩的设计计算包括锚索拉力计算和桩体内力计算,而锚索拉力又直接影响桩体内力,因此,锚索拉力计算对桩-锚结构设计十分关键。在常规和修改变形协调条件的基础上,考虑锚索预应力作用在滑动面处桩身产生的位移和转角对第i排锚索作用点处桩身位移的贡献,除去其他排锚索预应力Rj0对桩身作用产生的位移,同时考虑锚索拉力增量的水平分量作用对桩体变形的影响,对滑动面处桩身位移、转角以及其他排锚索拉力对某一排锚索作用点处桩身位移的贡献进行优化,建立优化的桩-锚变形协调方程。结合结构力学中的虚功原理和图乘法理论,编写Visual C++计算程序,通过滑坡工程实例对锚索预应力和总拉力进行计算。3种变形协调条件的计算结果表明:优化的变形协调条件不仅能使抗滑桩在预应力施加阶段处于有利的受力和变形状态,而且适用于锚索与水平面成不同角度的情况,弥补了常规和修改变形协调条件的不足。  相似文献   
70.
航测遥感测绘产品的生产已基本实现数字化工艺和自动化流程,但生产过程中数据及信息仍采用传统方式管理,已不适应信息化测绘发展对地理空间信息加工与处理自动化、智能化、实时化的要求。本文结合测绘生产实际,在对信息化测绘体系中遥感数据生产工艺进行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数据的状态信息、操作权限的设定,实现数据自动流转,并随数据的流转自动进行信息的流转和记录,实现遥感数据生产与信息统计一体化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