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91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12篇
地质学   155篇
综合类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西大别造山带红安高压榴辉岩含有大量角闪石,被称为角闪石榴辉岩.其主要矿物组成为石榴子石、绿辉石、冻蓝闪石、石英和绿帘石,有时可见蓝闪石、多硅白云母和钠云母.该区高压榴辉岩引起很多学者的关注,但在峰期变质条件和矿物共生组合方面尚有争论.  相似文献   
122.
新疆阿尔泰造山带位于西伯利亚板块西南缘,该区递增变质带十分典型,可分为两种类型:蓝晶石型和红柱石型[1].前者从低向高出现黑云母带→石榴子石带→十字石带→十字石-蓝晶石带→矽线石带;后者出现黑云母带→石榴子石带→十字石带→十字石-红柱石带→矽线石带,在高温地段发育石榴子石-堇青石带(泥质麻粒岩).  相似文献   
123.
钾镁煌斑岩产在黔东南和大洪山区 ,副钾镁煌岩散布于华南陆块西半部 .贵州马坪金伯利岩为基性岩 .虽然含矿金伯利岩和钾镁煌斑岩皆产在克拉通区 ,但其地球化学表现出板块俯冲碰撞后岩浆活动特征 .这些含金刚石富钾超镁铁岩岩浆可能由于来自核幔边界的热柱活动在地幔过渡带里古背板消亡的局部地段生成 .基性的金伯利岩岩浆易于保存Ⅱ型金刚石 .  相似文献   
124.
安徽省大别山东段江岭地区的南大别碰撞杂岩主要由榴辉岩、云母片岩-变粒岩及片麻岩系组成,这三套岩石具有不同的变质演化阶段和P-T轨迹:榴辉岩有5个变质阶段,早期出现超高压型、高压型、晚期为中压型;云母片岩-变粒岩有4个变质阶段,早期出现高压型,晚期为中压型;片麻岩系仅有一期中压绿帘角闪岩相变质。三套岩石变质历史的差异,反映其所经历的构造过程不同,三者在构造作用下混杂到一起,构成碰撞混杂岩。  相似文献   
125.
早元古陆岭群变质杂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子然  魏春景 《岩石学报》1995,11(2):148-159
河南省淅川县大陡岭至西峡县田关一带分布的陡岭群变质杂岩,由角闪岩相的变质岩石组成,主要包括片麻岩、钙硅酸粒岩、斜长角闪岩,夹少量的大理岩、石墨片岩和极少量的石英岩。岩石地球变化特征表明:片麻岩的原岩为一套泥砂质的沉积碎屑岩,具有后太古沉积岩的组成特点,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环境;透辉石变粒岩的原岩为钙砂质的沉积碎屑岩,但可能与片麻岩有着不同的物源区;斜长角闪岩有明显不同的两种产出状态和不同的两类稀土稀  相似文献   
126.
各种物理和化学的分析测试手段,为地球化学研究提供越来越多的数量化信息。如何对这些大量信息进行迅速而准确地加工处理,以揭示它们之间的联系和规律,是现代地球化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所讨论的,是地球化学数据分析处理的基本特点及处理方法,并简要介绍我们根据这些特点而研究设计的“地球化学数据  相似文献   
127.
中-低压泥质岩在KFMASH体系中的相平衡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翠光  魏春景 《岩石学报》2004,20(3):725-736
利用内部一致热力学数据库、可靠的固溶体活度模型,用有关程序THERMOCALC 3.1计算了KFMASH(K2O-FeO-MgO-Al2O3-SiO2-H2O)体系和亚体系KMASH、KFASH中的岩石成因格子。温压范围为P=0.05~1.2GPa,T=450~900℃.包括黑云母、白云母、钾长石、绿泥石、硬绿泥石、十字石、堇青石、斜方辉石、石榴石、尖晶石、红柱石、蓝晶石、矽线石、石英(过量)、熔体和水(固相线以下水过量、固相线以上水不过量)..利用这些成因格子以及所计算的AFM图、P-T视剖面图,可以很好地阐明泥质岩石中低压变质作用的相平衡关系及P-T条件。所计算的结果与岩石学研究非常吻合,能解释从绿片岩相至麻粒岩相的一系列变化。尤其是熔体的引入,使我们能够定量计算高角闪岩相以上出现的混合岩化过程。  相似文献   
128.
翟裕生教授是我国著名的矿床学与区域成矿学家、地质教育家,长期坚持工作在教学、科研第一线,呕心沥血,教书育人,重视实践,不断创新,在矿床学、矿田构造学、区域成矿学等研究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特别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地球系统科学的兴起,翟裕生教授在长期从事矿床组合、成矿系列研究基础上,将系统论和历史观引入矿床学研究,以成矿物质的源-运-储-变-保的动力学演化过程为核心,率先提出和创立了成矿系统及演化论,从时空演化和物质运动的结合上发展了区域成矿学研究,推动了矿床学的进步。21世纪以来,翟裕生教授又提出了地球系统成矿系统勘查系统三结合的研究理念,将传统的矿床研究提高到地球系统科学层次,引领了当代矿床学的发展方向,推动了一系列找矿新发现。 2020年欣逢翟裕生教授九十华诞,为祝贺先生为祖国的地质事业工作70余年,我们三位作为特约主编以成矿系统论学术思想为引导组织了“矿床学”专辑。 本专辑共分3个专题。其中“矿床研究方法与综述”专题共7篇论文。以翟裕生教授的《矿床学思维方法探讨》一文为开篇,将矿床学研究思维方法概括为实践、系统、辩证、历史、经济、环境、全球、战略等8个思维观点,对创新成矿理论、提高矿床研究水平和推动找矿发现具有重要指导作用。紧随其后的《大型超大型矿床成矿地球动力学背景》论文,以成矿地球动力学背景、成矿过程与定量勘查评价“三位一体”思想为指导, 从大地构造环境、壳幔结构与深部过程、成矿的岩石系统、区域热流体条件等方面进一步阐述了成矿地球动力学条件,并强调了地球深部过程对成矿的制约作用。《再论中国大陆斑岩Cu-Mo-Au矿床成矿作用》论文,重点阐释了中国大陆非弧环境斑岩型矿床的地球动力学背景、成矿岩浆起源、岩浆流体系统演化、成矿金属(Cu,Au,Mo)和H2O来源及富集过程。另4篇论文分别阐述了中国三叠纪的大陆成矿体系、斑岩和浅成低温热液矿床流体演化、Au-(Ag)-Te-Se成矿系统的成矿作用以及我国矿床学未来发展的方向。 本专辑的“特色地域成矿背景与成矿作用”专题共11篇论文,从不同侧面对我国“三江”、扬子、长江中下游、华北、塔里木、中亚等重要成矿区带,开展了复合成矿系统、斑岩夕卡岩热液成矿系统、造山型金成矿系统以及低温矿床、岩浆Cu-Ni-Co硫化物矿床、玢岩铁矿床的成矿背景、成矿系统组成要素、空间结构模型、成矿机制等综合研究,从不同侧面介绍了壳幔相互作用、构造体制转换、流体相分离、多期叠加复合成矿等成矿理论研究方面的一些进展和成果。 本专辑的“矿床地质地球化学”专题共7篇论文,专门探讨了部分矿床的成矿特征、成岩成矿时代、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流体性质和成矿作用。 本专辑所反映的尽管只是矿床学研究方面的部分成果和进展,但我们希望这些成果的发表,能对相关领域的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谨以此专辑表达对翟裕生教授的美好祝愿和敬仰之情,祝老人家身体健康,继续推动我国的矿床事业迈上新台阶。最后在此专辑付梓之际,感谢所有作者(包括论文未在本期刊出的)、审稿专家、翟德高博士和编辑部同志为本专辑出版所付出的辛勤劳动。  相似文献   
129.
近年来,在大别以东超高压变质带榴辉岩中相继发现了柯石英及其假象和金刚石,而商麻断裂以西未发现超高压证据,故有人认为该断裂是超高压变质带的西界。近两年来经我们详细的室内外研究,继1992年8月在中美高压变质作用讨论会上报导了在豫南地区榴辉岩中发现柯石英假象后,又在新县田铺、郭家河及箭河等地的榴辉岩中多处发现了柯石英。柯石英呈包  相似文献   
130.
俄罗斯白海活动带中的太古宙榴辉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俄罗斯白海活动区发现的迄今为止最古老的太古宙榴辉岩的出露,对整个地质学领域是一次革命性事件。白海活动带位于芬诺斯干地亚地盾东北部太古宙陆核,处于科拉半岛大陆和卡累利阿克拉通之间的太古宙增生碰撞带中,在新太古代和古元古代期间多次受到中高压变质和构造变形作用。榴辉岩出露包括Gridino和Salma两大地区。Gridino榴辉岩区的榴辉岩产状可分为TTG片麻岩围岩中具有复杂成因的太古宙榴辉岩包裹镶体(2.72 Ga),组成强烈构造变形的混合混杂岩体(mélange),以及众多古元古代侵入岩墙岩脉状基性榴辉岩。Salma榴辉岩区的榴辉岩年龄应该晚于2.87 Ga,其中的Fe Ti 榴辉岩年龄测定为约2.80 Ga。两大榴辉岩区的p T演化轨迹比较类似,Gridino榴辉岩的峰期变质温压值(T=740~865 ℃,p=1.4~1.8 GPa)比Salma榴辉岩(T≈700 ℃,p=1.3~1.4 GPa)要高。Salma榴辉岩原岩可能与大洋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