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0篇
  免费   109篇
  国内免费   181篇
测绘学   194篇
大气科学   76篇
地球物理   90篇
地质学   575篇
海洋学   103篇
天文学   12篇
综合类   124篇
自然地理   66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印尼附近海域地震海啸发生的构造背景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4年12月26日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以西海域发生的里氏9级地震,引发了历史上第五大地震海啸,引起了地学界的高度关注。印度尼西亚西部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结合部位,处于洋壳和陆壳的汇聚边界以及弧状压缩构造格局中。苏门答腊陆缘NW—SE向延伸约1600km,苏门答腊俯冲带源于印度-澳大利亚和欧亚板块3°N的汇聚。苏门答腊弧前区沿着平行于俯冲海沟的两大走滑断裂——苏门答腊大断裂和明打威断裂向北运动。本文对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的地质背景、大地构造特征和地震活动评估等进行了综述,对该海域产生大地震的深部动力学机制进行了分析,并从地质、地球物理资料的获取与分析角度出发,对区域灾害模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72.
2005年浙江丽水两场大雪天气过程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建平  孙莉莉 《湖北气象》2007,26(2):163-167
对2005年浙江丽水两场大雪过程的环流形势和物理量场作了对比诊断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两次大雪过程中,低空急流、动力、水汽条件表现出较为一致的共性;而大气环流调整,冷空气影响方式,逆温层和地面低温条件表现出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973.
论文就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在海底沉积物声学特性测量上的应用,介绍了其所需的必要设备、样品采集和测量基本原理。探讨了沉积物超声无损测量的资料处理与分析方法及其内容,主要包括声速、声衰减、声阻抗和声速比等声学特性计算;声速与孔隙度、平均粒径和粘土含量等物理力学参数的统计相关性研究。  相似文献   
974.
三亚河与三亚湾溶存N_2O分布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年4月在三亚河设置24h观测连续站,10月在三亚湾设置13个采样站,同时采集大气、表层和底层海水样品,运用静态顶空气相色谱法对海水中溶存N2O的浓度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三亚湾海水中溶存N2O的浓度范围为7.57—15.04nmol/L,饱和度范围为101.8%—202.2%,均处于过饱和状态,明显受到三亚河水人为污染的影响;三亚河N2O浓度日变化范围在12.7—17.6nmol/L,饱和度范围在170.9%—236.9%,全天也均处于高度过饱和状态,表明三亚河和三亚湾都是大气N2O的源。对三亚河和三亚湾N2O浓度与盐度,营养盐的关系进行相关分析可得,其与盐度之间的关系为负相关,与硝酸盐,亚硝酸盐,氨盐的关系为正相关。此外还利用Liss提出的双层模型计算了三亚河和三亚湾的N2O海-气交换通量,分别为5.71—11.63μmol/(m2·d)、0.33—8.26μmol/(m2·d),表明三亚河与三亚湾水体中N2O的过饱和现象主要来源于城市污水的影响。  相似文献   
975.
流体包裹体的研究对于了解地壳岩石的形成条件、构造演化及其动力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利用透射电镜研究了大别山双河地区超高压硬玉石英岩中退变质矿物或后成合晶冠状体矿物(钠长石、霓辉石、绿闪石和磁铁矿)中的纳米-亚微米级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其与构造缺陷之间的关系。观察到该类流体包裹体的粒径(约1 nm~200 nm)要比石英中的流体包裹体(约10 nm~350 nm)小得多,一般呈圆形或负晶形分布、有些呈不规则状或小群体分布,其中大多数含H2O包裹体,有些含CO2流体。流体包裹体常与位错、位错网、晶界或亚边界等交生在一起,这些位错及构造缺陷空间构成了非爆裂流体相渗漏的有利通道。在变形钠长石中发现非均匀分布的纳米级(约1 nm~30 nm)水分子团,这种球形状水分子团包体是导致后成合晶矿物水解弱化和塑性变形的重要因素,该类流体和水分子团的存在,加速了岩石的塑性变形和退变质作用的进程。因此,可以反映大别山地区高压变质后的抬升历史。  相似文献   
976.
新疆萨瓦莆齐铀矿床沥青还原沥青铀矿的直接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多含油气盆地均有铀矿床分布,油气在铀矿化中的作用及其与铀矿化的关系是广大铀矿工作者关注的问题。通过对新疆萨瓦莆齐铀矿床中铀矿石的偏光、荧光反射显微镜研究和电子探针分析测试,首次在矿石中发现沥青-沥青铀矿-黄铁矿脉,对脉体中沥青、沥青铀矿、黄铁矿的空间关系研究表明,沥青铀矿和黄铁矿均受沥青脉的控制,是脉体中还原能力较强的轻烃类物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矿物中的铀和铁元素主要来自周围环境而非脉体本身。矿床可能存在多期油气活动,沥青铀矿可能主要形成于早期油气活动,晚期油气衍生的沥青质沿早期生成的沥青铀矿微裂隙充填改造。  相似文献   
977.
气象旬月报信息是了解气候特征和农作物的生长状况,为农业服务和科研提供信息的重要来源之径。结合实际工作总结编报经验,为农气观测员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78.
锂的两个稳定同位素相对质量差较大,导致了自然界中的锂同位素分馏强烈。卤水中锂同位素作为良好示踪剂,可用以指示盐湖锂矿床的物质来源和形成机理。现阶段一般用热电离质谱法(TIMS)或多接收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MC-ICP-MS)测量锂同位素比值,这两种方法都需要将锂从样品中与其它元素完全分离。在现有的卤水提锂方法中,吸附法能够得到较高的锂回收率,减少了锂同位素在提取过程中的分馏效应。本文主要介绍国内外近年来在提取锂和准确测定锂同位素比值方面所取得的进展。  相似文献   
979.
近来市场上大量出现了一个玉石新品种——绿泥石玉,商业名称"绿龙晶"。为了掌握这种宝石级绿泥石玉的矿物学特征,笔者利用偏光显微镜、电子探针、红外光谱分析等研究手段,较全面地分析了它的化学成分、矿物组成、结构构造等矿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980.
指纹方向场真实地反映了指纹图像中本质的纹理特征,包括指纹的基本形状、结构和走势。方向场图像在局部区域表现相对一致,而在全局范围则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基于方向场对指纹图像进行分区,可以提供一种有用的辅助性全局特征。本文提出了一种指纹图像快速分区方法,并结合一种基于局部描述子的指纹图像匹配算法给出了其应用实例。在FVC2004DB1数据集上设计了实验,结果表明,这种分区方法能有效地提高识别率,同时缩短处理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