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6篇
  免费   119篇
  国内免费   85篇
测绘学   63篇
大气科学   22篇
地球物理   199篇
地质学   264篇
海洋学   47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33篇
自然地理   4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6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651.
海洋公共管理作为有别于传统海洋行政管理的新型海洋管理方式,因其强调管理的 "公共性"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并在实践中开始推行。政府作为海洋公共管理主体之一,在新的管理模式中必然会有新的角色定位。从海洋公共管理的 "公共性"出发,分析政府在传统海洋管理中的角色和存在的问题,对政府在海洋公共管理中进行新的角色分析,并提出了明确政府在海洋公共管理中角色定位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652.
为了研究尘埃消光对伽玛射线暴余辉的影响,基于严格的Mie理论和最新的星际尘埃光学性质,进行了高精度的数值计算,并分析具有不同物理参数的尘埃所产生的消光曲线.结果表明,介质密度和金属丰度是决定消光总量的主要物理参数,而尘埃颗粒大小的分布则是产生不同消光曲线轮廓的重要物理参数.如果尘埃颗粒相互聚集形成导致尺度增大,将产生较平或者较灰的消光曲线,同时绝对总量将减少;相反,如果尘埃颗粒由于某种原因发生离解导致尺度变小,将产生较陡的消光曲线,同时消光总量将增加.这些结果将对理解光学暗暴的形成机制提供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653.
甘肃肃北黑山铜镍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肃北黑山铜镍矿区构造位置属于塔里木板块东北边缘,处于多期板块拼裂而形成的复杂造山带上。为揭示该地区铜镍等多金属成矿规律和控矿因素,本文从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以及矿床地质特征等几个方面探讨了肃北黑山铜镍矿的成矿条件,通过分析认为,该矿床为岩浆热液型熔离矿床,铜镍等主要成矿物质来源于上地幔,金属硫化物和金属氧化物的晶出发生在岩浆后期含矿热液作用下。  相似文献   
654.
近年来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分析现生昆虫微观结构的研究较多,但在化石昆虫的应用方面还比较少见。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采自青海省柴达木盆地中新统上干柴沟组的昆虫化石进行了细致分析,并结合光学体视显微镜,观察了该昆虫化石微细构造特征与宏观特征,在此基础上鉴定该化石为潜蝇Agromyza sp.(sp.nov.)。文中对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在昆虫化石研究中的应用作了较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655.
通过对井田内水文地质条件及可采煤层赋存情况的分析,对井田内含水层和隔水层进行了划分,并对各主要含、隔水层(组、段)的岩性、厚度、埋藏条件、分布规律及水位、水质、富水性和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及各含水层(组、段)之间的水力联系进行了详细阐述。分析研究了矿井的充水因素,指出在留设防水(砂)煤岩柱条件下,开采3~10煤层时,新生界第四含水层(组)为间接充水含水层,直接充水水源为二叠系主采煤层顶底板砂岩裂隙水;开采10煤层时,正常情况下太原组1灰距10煤底板较远,对开采10煤层无直接影响,但在由断层作用导致断层间距缩短或对口的部位有突水危险。此结果为矿井今后煤层开采过程中降低水害威胁、制定防治水对策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656.
总结了哈尔滨市发生的多起地下燃气管道破坏,造成人身伤亡和停止燃气供应的重大事故的原因,建议必须重视地下燃气管道测量,特别要搞好竣工测量,建立地下燃气管道管理信息库,强化管理措施,保证生产安全,文中介绍了上述建议的实施方法和主要技术。  相似文献   
657.
总结了哈尔滨市发生的多起地下燃气管道破坏,造成人身伤亡和停止燃气供应的重大事故的原因。建议必须重视地下燃气管道测量,特别要搞好竣工测量,建立地下燃气管道管理信息库,强化管理措施,保证生产安全。文中介绍了上述建议的实施方法和主要技术。  相似文献   
658.
库布齐固定沙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垂直分布研究   总被引:24,自引:8,他引:16  
对库布齐固定沙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垂直分布研究表明:①好气性细菌生物量的垂直分布是0~0.5cm(结皮层) > 0.5~10cm > 60~70cm > 30~40cm > 150~160cm,好气性细菌生物量的峰值在0~0.5cm(结皮层);②芽孢型细菌生物量的垂直分布是0.5~10cm > 0~0.5cm > 60~70cm > 30~40cm > 150~160cm,芽孢型细菌生物量的峰值在0.5~10cm;③厌气性细菌生物量的垂直分布是30~40cm=60~70cm > 0~0.5cm=0.5~10cm=150~160cm,厌气性细菌生物量的峰值在30~40cm和60~70cm;④丝状微生物生物量的垂直分布是0~0.5cm(结皮层) > 0.5~10cm > 30~40cm > 60~70cm > 150~160cm,丝状微生物生物量的峰值在0~0.5cm(结皮层);⑤库布齐固定沙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土壤酶活性和养分含量的垂直分布相一致,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递减,具有明显的层次性。  相似文献   
659.
660.
中国大陆东部是我国地震高发地区,区域内人口密度大、经济相对发达。根据地质构造背景和地震活动的差异,将中国大陆东部划分为东北地区、华北地区、东南沿海地区和华南其他地区,选取1815年以来M_S≥6.0地震目录(不包含东北深源地震)作为基础资料研究中国大陆东部强震活动特征。首先基于活动地块理论对中国大陆东部地震活动区进行划分,然后从时间和空间分布上分析中国大陆东部强震活动特征,最后预估中国大陆东部的未来强震活动趋势。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大陆东部M_S≥6.0地震主要集中在华北地区和东南沿海地区,而东北地区和华南其他地区强震活动相对较弱,同时华北地区和东南沿海地区MS≥6.0地震具有同步活跃的特征;(2)华北地区M_S≥6.0地震的主体活动区包括华北平原活动地块、鲁东-黄海活动地块和燕山-渤海带,东南沿海地区的主体活动区为滨海断裂带、长乐-诏安断裂带和台湾海峡,东北地区的主体活动区为松辽盆地;(3)采用威布尔分布对1815年以来各活跃幕时段M_S≥6.0地震首发和次发地震间隔进行拟合,认为未来5年中国大陆东部发生M_S≥6.0地震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