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4篇
测绘学   9篇
地质学   76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61.
辽西中生代火山岩建造中的金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辽西中生代火山岩建造中金矿床的形成与火山活动密切相关。根据金矿化所处的构造位置、金矿化特征及岩石建造,区内金矿床(点)可划分为(1)与3次火山岩有关,(2)与古火山构造有关;(3)与喷出岩有关三个类型。在火山岩建造中,中酸性-酸性次火山岩体边缘构造破碎带,火山构造发育地带及火山喷发岩带对金成矿有利。  相似文献   
62.
额尔古纳地块基底岩石时代与构造属性一直颇受争议。笔者对额尔古纳地块南部比列亚铅锌多金属矿区ZK6301钻孔226 m片麻状二长花岗岩岩心进行了锆石LA-ICP-MS定年。测试结果显示,24个测试点的数据均在谐和线上,207Pb/206Pb年龄包括4个不同年龄区段,分别为:2 549~2 562 Ma(加权平均年龄为(2 555±19) Ma,MSWD=0.17,n=3),2 596~2 624 Ma(加权平均年龄为(2 606±17) Ma,MSWD=0.032,n=17),2 688~2 715 Ma(加权平均年龄为(2 702±18) Ma, MSWD=0.70,n=3),2 786 Ma(n=1)。通过锆石的Th,U质量分数与Th/U值分析,207Pb/206Pb年龄((2 606±17) Ma)代表了该片麻状二长花岗岩的结晶年龄;207Pb/206Pb年龄((2 549~2 562) Ma)很可能代表了构造热事件的作用年龄;本次报道的岩石结晶年龄,揭示了额尔古纳地块上存在新太古代的结晶基底。结合前人研究资料分析可知,额尔古纳地块上该期变质结晶基底可能在该地块的南、北部均有分布,并且得尔布干断裂可能并非该地块的南部边界。综合分析前寒武纪古老地块的演化历史可得出,额尔古纳地块经历了全球大陆构造旋回演化的完整过程。  相似文献   
63.
<正>1研究目的(Objective)黑龙江多宝山地区广泛发育一套形成于奥陶纪的中基性火山岩—侵入岩组合,前者岩性以安山岩为主体,构成"多宝山组"地层;后者则包括花岗闪长(斑)岩及超基性岩。前人研究结果表明,该岩性组合形成于早奥陶世与板块俯冲有关的岛弧环境,对研究兴安地块与松嫩地块之间早期构造拼贴演化历史意义重大。与此同时,花岗闪长(斑)岩作为重要的矿体寄主岩石对多宝山铜(金)矿集区的形成意义重大。基于上述原因,早奥陶世岩浆岩空间展布规律,  相似文献   
64.
辽宁省地质环境概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邵军 《辽宁地质》1999,16(2):138-143
地质环境是制约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从区域地质、水文地质、地震地质、土壤地质及灾害地质诸方面看,辽宁省地质环境现状不容乐观。辽宁省地质环境的特点是深大断裂带发育,地震灾害频繁;矿产种类多且资源丰富,水资源相对贫乏;地质灾害的发生有明显的地域性,辽东南地区、辽西地区、辽宁中部地区分别是泥石流和滑块、水土流失、地面变形等地质灾害的重灾区;土壤有十种类型,土地肥沃,适宜于农业、林业发展。地下水、土  相似文献   
65.
晚石炭世侵入岩与得尔布干成矿带多金属成矿有密切成因联系.从半拉山侵入岩序列的地质特征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探讨了晚石炭世侵入岩的形成环境和侵位机制,认为半拉山序列侵入岩是地幔成分为主的混合来源,形成于俯冲作用环境.  相似文献   
66.
邵军 《地质与资源》1992,1(4):282-282
Agrilia建造由一套苦橄岩、粒玄岩组成,伴生有枕状熔岩、硅质页岩及凝灰岩,建造内含有类马科提岩的高镁熔岩。  相似文献   
67.
新甸金矿的形成受构造活动的控制非常明显。辽河群盖县组的形成,为本区金矿的形成准备了物质基础。随着区域构造活动的发展,盖县组发生变形变质作用,使岩层中的物质组分变质分异形成硅化石英脉,这一过程是金矿物质的初次迁移和聚集,也是本区金成矿作用的前期准备阶段。后来变质岩系交代重熔形成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促使大量的成矿物质聚集到岩浆期后热液中。含矿热液沿剪切构造裂隙充填形成了一系列金矿脉、金矿体。剪切构造活动期次与金成矿作用期次有对应关系。剪切构造是矿脉、矿体空间展布、定位的主要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68.
老湾金矿带金成矿地质背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军 《地质与资源》1995,4(2):138-146
老湾金矿带岩浆活动强烈,形成了老湾花岗岩体及一系列酸性岩脉。老湾花岗岩岩性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可分内部相、过渡相和边缘相,为同熔型复式岩体。成矿带两侧是松扒断裂带和老湾断裂带,两断裂带之间低序次构造裂隙发育,并伴有强烈的韧性剪切作用。含矿岩系是信阳群龟山组,主体岩性是二云母石英片岩和斜长角闪片岩,原岩是一套(含)碳泥质陆源碎屑一钙质沉积建造夹基性火山岩建造,经历了至少五期变质作用。二云母石英片岩含金量为5.08×10-9,斜长角闪片岩平均含金量为4.80×10-9,它们为金成矿提供了物质来源。金矿成矿依赖于含金建造、构造活动及岩浆活动这三个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69.
大兴安岭北部地区多金属找矿急需解决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邵军  李秀荣  赵方树  赵士宝 《地质与资源》2004,13(3):169-171,183
大兴安岭北部地区是原始森林、沼泽覆盖和冻土区,也是我国重要的金、铜多金属成矿区.区域找矿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基础地质、区域剥蚀深度、区域化探异常解释与应用、找矿方法技术的研究与选择等.阐述了问题解决的必要性,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可能性或途径.  相似文献   
70.
邵军 《地质与资源》1999,8(4):229-235
地幔活动是岩石圈构造活动的动力学基础,是上地壳发生地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成岩成矿作用——所需要的深源物质、能量乃至流体的主要来源形式.吉林省东南部地区的麻粒岩相区域变质作用、幔源岩浆的侵入-喷发活动以及深部构造活动等特征表明,该地区曾有太古宙末期和中生代两个地幔活动高峰期.夹皮沟大型金矿田的金矿成矿作用与地幔活动有密切的成因联系.成矿作用主期与地幔活动的高峰期相对应.稳定同位素研究显示成矿物质、成矿热液主要来源于地幔.地幔活动引起携带大量热流体和丰富的成矿元素的幔源物质上侵,并且在下地壳重熔过程中活化、萃取了围岩中成矿物质而形成成矿流体;伴随地幔活动形成的深大断裂构造、大型韧性剪切带不仅是成矿流体运移的通道,而且为成矿物质沉淀提供了有利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