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45篇
地质学   132篇
综合类   1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湖南尖峰岭矿床是一个典型的花岗岩型Li、Nb和Ta稀有金属矿床,为研究花岗岩成矿作用以及指导湘南地区稀有金属找矿工作,采用XRF、ICP-MS和ISE法分析了与成矿有关的黑云母花岗岩、钠长石花岗岩及云英岩的中主量、微量元素和挥发分。结果表明:钠长石花岗岩和云英岩中的SiO_2(70.6%~84.85%)和挥发分F(2.43%~3.74%)质量分数高,富Al_2O_3(9.36%~22.99%),且A/CNK1.0,为过铝质岩石,全碱(w(Na_2O+K_2O)=1.51%~7.52%)和w(CaO)(0.1%~3.44%)变化大,w(Fe_2O_3)、w(MgO)、w(TiO_2)、w(MnO)、w(P_2O_5)较低;稀土元素组成具显著的Eu负异常和"M"型四分组效应,强烈富集Rb、Th、U、Nb、Ta元素,亏损Ba、Sr、Ti元素。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在演化过程中经历了高程度分异演化作用和岩浆不混溶作用,其挥发分F对稀有元素有明显的富集作用,并制约着熔体/流体体系的地球化学行为及其成矿效应。钠长石花岗岩和云英岩的稀有金属富集成矿受到岩浆不混溶作用、水岩反应、风化淋滤作用的共同控制。  相似文献   
102.
在综合运用多种物化探技术开展隐伏矿定位预测的研究中,找矿预测技术的有效性定量评价可为最佳探测技术的优化集成和实现深部隐伏资源的三维定量定位预测提供最关键的参数。本文以经典的统计学理论为基础,首次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剖面对比的有效性定量评价方法并对物探CSAMT法应用于凤凰山铜矿找矿预测的有效性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在凤凰山铜矿床区,13条勘探剖面上的CSAMT法的找矿预测有效度均较高,说明此方法在该区的找矿效果好,可优选其作为该区深部找矿的主要物探方法。  相似文献   
103.
本文采用四极等离子质谱仪(ICP-MS)方法测定了可可塔勒铅锌矿矿物流体包裹体的稀土元素含量。研究表明,成矿流体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均为轻稀土富集,Eu具有明显正异常。矿石硫化物流体包裹体稀土特征具有3种稀土配分模式,即平滑右倾型、平坦型、倒“V”字型,矿体下盘围岩的稀土总量明显高于上盘围岩的稀土总量,具有明显的Eu的负异常,成矿流体具有多来源、成矿具有多阶段叠加特点,具有双淋滤模式特征。  相似文献   
104.
浅析热液对流成矿系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热液对流系统中的酸-碱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往往共轭出现,与流体物理化学条件的交替转化有关,并控制了矿质活化-迁移-堆积过程。物理化学条件的交替变化还导致了成矿物质迁移方式和迁移能力的变化。SO4^2-在热液对流体系中是搬运许多金属元素的重要配位剂,SO4^2-向S^2-的临界转化是导致矿质堆积的因素之一。热液对流成矿过程还是导致成矿物质的多来源性及不同来源物质混合的重要原因,并决定了硫、氧、碳、铅等稳定同位素演化路径和混合机制的复杂性。成矿/成烃耦合是成矿热液对流循环的一种现象,对流循环系统成油机制可能具有普遍的意义,是在海底热液活动区或热异常区寻找油气藏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5.
促进老矿区内预测性找矿发现的知识创新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老矿区强烈的干扰背景及未发现矿床的大埋深等特殊困难制约了这些地区的预测性找矿发现,促进其预测性找矿发现的关键战略是知识创新,包括:成矿理论和勘查模型的创新、勘查技术的创新和信息的综合集成的处理的创新。  相似文献   
106.
广西佛子冲铅锌矿田喷流沉积岩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广西佛子冲矿区存在一套喷流沉积岩,一般赋存于矿体的上下盘,主要岩石类型有类矽卡岩、泥质条带状灰岩与硅质岩。本文从岩石化学、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碳、氢、氧、硫同位素及微量元素等方面论述喷流沉积岩的特征,指出它是博白-岑溪断裂带的产物,是本区地质找矿的重要标志,其发育程度在一定意义上指示铅锌矿化程度。  相似文献   
107.
铜陵凤凰山岩体成岩机制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凤凰山岩体是铜陵地区规模最大的成矿岩体,在分析其成岩期次、岩浆来源、构造环境及成岩过程的基础上,结合区域控岩构造和地壳细圈层划分的成果,探讨了其成岩机制,指出凤凰山岩体起源于深部的碱性玄武岩浆,在成岩过程中受到了硅质围岩和钙质围岩两次不同程度的同化混染,成岩属典型的AFC混合机制。  相似文献   
108.
本文从地质、地球化学以及矿化蚀变特征等方面对凤凰山矿田内两类不同成矿岩体的特征进行了对比,指出凤凰山复式岩体由早期的花岗闪长岩和晚期的石英二长闪长斑岩所组成,与花岗闪长岩有关的成矿作用主要为矽卡岩型成矿作用,与石英二长闪长斑岩有关的成矿作用主要为斑岩型成矿作用.并对新发现的斑岩型矿化的大地构造背景、围岩、蚀变特征、控矿构造以及矿石类型进行了阐述.最后,在综合分析成矿物质来源、物理化学条件、成矿流体和成矿作用的基础上,对凤凰山铜矿床的成因进行了探讨,认为矿床的形成主要与中酸性岩浆活动有关,经历了多种成矿作用,形成了多种矿化型式,矿床成因属以岩浆热液为主的复合型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109.
隐伏矿体定位预测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隐伏矿体定位预测是当前成矿学领域中研究的热点,本文从找矿思维的拓展、模型找矿的进展、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GIS空间数据平台的介入以及非线性科学技术的应用五个方面阐述了目前隐伏矿体定位预测的研究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0.
澜沧老厂银铅锌铜多金属矿床成因探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总结老厂银铅锌铜多金属块状硫化物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重点讨论老厂矿床存在的早石炭世火山喷流沉积成矿作用、中晚石炭世火山期后喷流沉积成矿作用及燕山期~喜马拉雅山早期(中)酸性岩浆热液叠加改造成矿作用,建立老厂多因复成矿床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