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5篇
  免费   128篇
  国内免费   152篇
测绘学   56篇
大气科学   97篇
地球物理   68篇
地质学   401篇
海洋学   37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51篇
自然地理   2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4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3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91.
针对多层系油气藏开发过程中时移地震时差、相位、频率和能量累积效应所导致的处理难题,文中提出了基于多标准层的时移地震分层匹配处理技术。该技术通过选择多层系油气藏顶部、内部和底部稳定的非储层或未动用储层作为参考标准层,进行分层系匹配处理,能够有效消除多层系油气藏时移地震累积效应的影响。通过南海X油田的实际应用,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292.
针对车载序列影像中所包含的具有大量重复纹理的建筑立面区域给现有匹配方法带来的误匹配率高、匹配点不足等不适应性问题,提出了一种联合POS辅助及KLT(Kanade-Lucas-Tomasi)角点特征跟踪的新匹配方法。通过充分利用POS信息所能够建立的局部近似建筑立面分层平面及DEM信息,获取KLT跟踪算法中所需的初始位移信息,并将建筑立面及路面区域进行分开追踪匹配,以保证匹配点的良好分布特性,最后利用RANSAC结合核线约束进行误差剔除得到最终匹配结果。试验证明本文方法能够有效解决车载序列影像中重复纹理区域的匹配问题,可高效获取分布均匀、数量充足的匹配特征点,为后期空中三角测量提供更稳健的同名约束条件。  相似文献   
293.
高煤阶煤与中低煤阶煤在孔隙结构特征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分形理论为定量描述高煤阶煤储层孔隙特征提供了有效手段。基于扫描电镜、压汞实验和孔渗测试,以华北地区最大镜质体反射率(Ro,max)在19%~295%之间的9个煤样为研究对象,采用分段回归的方法对各样品进行不同孔径段分形维数计算,并讨论了孔隙结构分形维数与孔隙体积百分比、Ro,max、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关系。结果表明,高煤阶煤微小孔发育,半封闭孔含量较高,孔隙连通性一般,且孔隙结构具有明显的分段分形特征,同一煤样的超大孔(孔隙半径r>5 μm)、大孔(05 μm<r<5 μm)、中孔(005 μm<r<05 μm)和微小孔(r<005 μm)的分形维数依次减小;各煤样超大孔、大孔、中孔分形维数均随Ro,max增加而增加,随对应孔隙体积百分比增加而减小;孔隙度或渗透率与超大孔、大孔和中孔、微小孔分形维数分别呈二次相关、线性正相关、负相关;各分形区间分形维数分布的偏度和峰度与孔隙度或渗透率分别呈高度正相关和负相关,这为高煤阶煤孔隙度、渗透率提供了理想的线性方程(y=ax+b)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294.
高弯度曲流河砂体规模定量表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曲流河砂体储层是重要的陆相碎屑岩储层类型,采用“将今论古”的思路,以一系列现代高弯度曲流河的基础数据分级构建定量知识库,实现对地下砂体规模的定量表征。从曲流河成因和形态方面对定量表征开展可行性分析,在相对平坦的地形条件下,当河流通过增加河道弯度和加长流路来减小河道坡降比以趋于输沙平衡且做功最少,同时堤岸主要由细粒物质组成时,河型向曲流河转化,河道平面几何形态呈正弦派生曲线,在演化过程中河道形态和砂体规模保持良好的规律性;结合储层构型理论的分级表征思路,基于砂体规模的不确定性,通过现代沉积数据选取恰当的置信水平,分级构建多组经验公式,形成高弯度曲流河定量知识库;压实减孔量是沉积物埋藏后体积减小的主要因素,通过去压实校正,建立现代沉积与地下砂体的定量联系,对地下曲流河砂体规模进行原始沉积状态下的定量表征。经实际资料验证,结果客观准确。  相似文献   
295.
湖南邵阳市邵阳大道两侧出露的龙潭组下段(中二叠世茅口期晚期)发育一套地质特征典型、沉积序列明显的重力流沉积。重力流沉积以块状砂岩、粉砂岩及泥岩互层为主,砂岩底面发育有重荷模、槽模、工具痕及冲刷充填构造,砂岩内部有块状层理、平行层理、包卷层理及粒序层理,互层的泥岩中见类似于古网迹的痕迹化石。可识别出砂质碎屑流、浊流与滑塌沉积。剖面下部含泥砾块状砂岩发育,剖面中上部以发育薄到中厚层砂岩、粉砂岩与泥岩互层为特点。根据重力流沉积物特征及其垂向序列特征,建立了重力流沉积模式,将海底扇划分出内扇、中扇与外扇。通过与附近的短陂桥矿区的龙潭组下段沉积特征进行对比研究,结合华南地区岩相古地理特征,认为位于华南盆地范围的邵阳地区,在中二叠世茅口期晚期(龙潭组下段)发育的重力流沉积,可能意味着华南盆地在扬子陆块和华夏陆块之间的深大断裂在中二叠世末期曾经发生拉张,形成裂谷盆地。  相似文献   
296.
重庆地区是中国页岩气勘探开发取得突破的地区,页岩气赋存层位主要为下古生界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有机质泥页岩。依据露头、钻井岩心及测井资料,利用沉积学、有机地球化学等方法,分析研究区泥页岩沉积学特征与岩石学特征、页岩气聚集条件,并预测区内页岩气有利区。结果表明,区内暗色泥页岩厚度大,分布广,总有机碳含量大于2%,有机质类型以Ⅰ型为主,热演化程度处于高成熟—过成熟阶段,说明该区泥页岩具有很好的生烃潜力;区内页岩气层上覆厚层泥页岩与下伏岩层灰岩对页岩气具有较好的保存效果;泥页岩含气量较高,平均为1.39,cm3/t。采用综合信息叠合法,可预测研究区页岩气发育有利区位于城口—巫溪一带与石柱—涪陵—武隆—彭水—南川—綦江一带。  相似文献   
297.
于2008年3月~2009年1月在流沙湾设7采样站,对底栖贝进行了6次采样调查。用Lenat耐污值估算方法对流沙湾底栖贝类耐污进行分析,建立16个分类单元(科)贝类的耐污值谱。结果表明,16个分类单元(科)的耐污值均在6.5以上,其中骨螺科、织纹螺科和汇螺科的耐污值为10.0;马蹄螺科、笔螺科和帘蛤科耐污值在9.0~9.9之间;蚶科、贻贝科、牡蛎科、樱蛤科、竹蛏科、绿螂科、牙螺科和钥孔虫戚科在8.0~8.9之间;蟹守螺科与滨螺科在6.0~7.0之间。流沙湾大多数贝类的耐污值集中于耐污值谱的高端(≥8.0),水体的环境梯度值处于较高值,说明流沙湾已处于中度到高度的污染水平。  相似文献   
298.
辽西彰武—黑山地区是阜新盆地外围重要的找煤远景区。通过对本区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地质资料的分析研究,识别出纬向EW构造带、NEE向华夏系构造带和NNE向新华夏系构造带;划分了近EW向、NE与NNE向褶皱-逆冲构造系,以及NW向、NE和NNE向张扭性断裂系;发现了一系列NE-NEE向的逆冲推覆断层、褶皱和被它们分割的岩体组成的逆冲推覆构造;在该逆冲推覆构造体下,发现了早侏罗北票组的煤系露头并圈出了赋煤预测区;指出NNE向新华夏系构造带中的凹陷是本区的找煤重点。   相似文献   
299.
在对平庄盆地地层、构造和盆地演化研究的基础上,认为该盆地白垩系孙家湾组、阜新组及九佛堂组地层具有形成地浸砂岩型铀成矿的地质条件:存在有利的岩性;砂体发育,呈泥-砂-泥互层结构;冲积扇相、河流相和三角洲-湖滨沼泽相是铀成矿的最有利岩相;盆地北部、东部蚀源区铀源充分;存在有利于形成层间氧化的构造条件.平庄盆地找矿目的层主要为孙家湾组,次为阜新组及九佛堂组,主要找矿类型为层间氧化带型.  相似文献   
300.
大兴安岭中段铜多金属矿床矿物微量元素研究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盛继福  李岩  范书义 《矿床地质》1999,18(2):153-160
对大兴安岭中段铜多金属矿床硫化物矿同量元素研究表明,虽然该区矿床类型不同,但闪锌矿种属一致,多为铁闪锌矿和含铁闪锌矿,而方铅矿中Sb,Bi,Ag含量却明显不同;黄铜矿中的Co,Ni含量明显大于黄铁矿中的Co,Ni含量;各类型矿床中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黄铁矿等硫化物中Ag普遍有较高的含量,反映了大兴安岭中段银处于高异常区,银,金,镉,铟往往具有综合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