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53篇
  免费   1527篇
  国内免费   4087篇
测绘学   780篇
大气科学   2109篇
地球物理   2594篇
地质学   6386篇
海洋学   1140篇
天文学   374篇
综合类   904篇
自然地理   1280篇
  2024年   89篇
  2023年   237篇
  2022年   177篇
  2021年   291篇
  2020年   152篇
  2019年   243篇
  2018年   311篇
  2017年   133篇
  2016年   212篇
  2015年   245篇
  2014年   384篇
  2013年   362篇
  2012年   334篇
  2011年   340篇
  2010年   347篇
  2009年   433篇
  2008年   331篇
  2007年   458篇
  2006年   515篇
  2005年   538篇
  2004年   535篇
  2003年   413篇
  2002年   459篇
  2001年   504篇
  2000年   514篇
  1999年   277篇
  1998年   222篇
  1997年   212篇
  1996年   167篇
  1995年   199篇
  1994年   180篇
  1993年   389篇
  1992年   332篇
  1991年   420篇
  1990年   365篇
  1989年   402篇
  1988年   464篇
  1987年   369篇
  1986年   269篇
  1985年   359篇
  1984年   298篇
  1983年   219篇
  1982年   183篇
  1981年   133篇
  1980年   180篇
  1964年   91篇
  1960年   56篇
  1959年   111篇
  1958年   125篇
  1957年   13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由大陆反射剖面法国际联合组织(COCORP)通过新墨西哥的格兰得河裂谷进行了成功的地震测深以后,一九七七年又在这一地区作了8个磁大地电流点。MT 点位的确定是为了全面研究一个很强的反射地震波.地震波与先前用微地震观测结果所解释的20公里深处的岩浆峒有关。将 Rio Grande 裂谷以内的和过渡到裂谷的这些 MT 点引起的结果与在西伯利亚东部的 Baikol 裂谷、东非裂谷和德国的莱茵河地堑所得类似测深结果进行了对比。对比内容包含实际的 MT 测深数据和几个研究人员发表的地电解释,几个裂谷本身内取得的所有解释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在不到30公里深处被模拟有一个低电阻率地带(50 ohm—m).该导电层在邻近地区内没有被观察到。经实验室测量证实,当大量汽孔流体以增高的地热梯度存在时,这样一导电带是能形成的.地热梯度是由结晶基底的局部溶化而引起的。考察到所有因素。包括热液交待的成分,在温度低到500℃的潮湿花岗岩中是可能出现大规模的电阻率减小的。Rio Grande 裂谷测深的一维解释在20公里深处没有显示任何不连续。代之的是到导电层位的深度似乎接近或小于10公里。这样一个电介面仍可能是由深处的高温岩浆(~900℃)引起的;只要有温变低到大约600℃局部溶化的很小连接部分和/或温度也较低(~500℃)的导电含水矿(如闪岩)都可以导致较大幅度的导阻率减小。Rio Grande 裂谷火山岩含有被推测为起源于地表较小深度(可能低于10公里)的捕虏包体,它明显地和闪石相连系。Rio Crande 裂谷成果表明裂谷带以内变化相当大并显露出需要进行三维解释。任一广泛的 MT 研究如果缺乏三维条件都将给计算地壳导电带的电阻率绝对值增加一些疑难.  相似文献   
932.
一种取自纽约州 Balmat 的辉石,其平均成分是 Ca_(0.43),Mn_(0.69),Mg_(0.82),Si_2O_6;被解释为 p2_1/c 和 c2/c 两种相共存。如晶胞参数 M_1和—O 与 M_2-0键长的平均值与成分所绘制的关系图那样,其精测结构是部分通过研究各个单相的成分获得的。占位情况表明,这两种相是锰透辉石和锰易变辉石(kanoite)。透射电子显微照片揭示,这些相是呈页片状的,共(001),并以此为相间边界,页片宽为2000(?)。单个页片的 x—射线能散分析表明,C2/c 相的平均成分为 Ca_(0.68),Mn_(0.44),Mg_(0.88),Si_2O_6;P_(21)/c 相的平均成分为 Ca_(0.12),Mn_(1.02),Mg_(0.86),Si_2O_6。暗场照片揭示,在 p2_1/c 相中有反相晶畴边界的存在,表明在 Ca—Mn—Mg 辉石体系中,其贫 Ca 相存在着一个 C2/c—P2_1/c相的转变。原地加热实验得到 C2/c—P2_1/c 相的转换温度为330±20℃。通过加热,根据在转换温度前后的反相边界(APB—antiphaseboundary 的编写—编者注)位置的观测,得知 APB 位置基本上不改变,表明 APB′S 的稳定是通过 Ca 的富集或 APB′S 的某些晶体缺陷来实现的。横切页片边界(001)的晶格条纹照片表明,其界面是半连贯或完全连贯的。由于旋节分解或成核作用以及后期缓慢冷却,使得这一作为区域变质相的结构特征与原始的出溶结构相一致。  相似文献   
933.
雷达气象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它是从实验的角度提出科学问题,其进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技术的发展和技术工艺的状况。所以雷达气象学的未来应该从技术上或者从科学的前景方面来加以探讨。通常是倾向于先考虑科学上某些有意义的领域,再提出技术要求,以达到科学问题的实现。一、现状从七十年代开始,多普勒雷达才开始作为一种可行的定量研究工具而出现,由于雷达资料处理技术的发展和理论研究,才使多普勒雷达测量技术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上,并解决了许多有关估计径向速度的精度问题。到目前为止,根据它在科学应用上  相似文献   
934.
1.引言飓风中心通常被人们认为是在雷达屏面上出现的圆形或椭圆形的几何中心。为了揭示不同的风暴特征,例如飓风眼大小、椭圆率、回波运动和风暴运动等,许多研究者研究延时电影胶片(time-lapse film)的飓风照片。为了研究风暴路径细节和论证风暴的陀螺形的运动,需要更多的眼中心定位资料。在从地面雷达照片中收集定位资料时,作者观测到飓风眼经常既不是圆形的,也不是椭圆形,而似乎是六角形的、四方形的或三角形的。这些多角形结构虽不太完整,但其直线轮廓却是难以否认的。 2.资料和分析本文所研究的观测资料有:1)平面位置显示器(PPI)显示的16毫米和35毫米延时电影片记录,2)为计算机使用而经过数字转换的雷达反射率的  相似文献   
935.
一、引言近年来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引起气候变化和气候变迁问题,日益引起国际社会的注意。在多种气候变量中,臭氧是人们十分注意的一种,他的自然变化很大,同时人类活动又可能改变它。因为臭氧在大气辐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因而不只影响生物过程,而且也是控制地球气候系统的重要因素。大气中的臭氧受着它与各种微量成分的化学反应的强烈影响,事实上,它的破坏率就大受这些微量成分的浓度的制约。这方面最重要的化学反应涉及到氢、氨和具有催化性质的氯的化合物。众所周知,臭氧强烈地吸收太阳紫外辐射,主要吸收带(哈特雷带)在200到300nm(1nm=10~(-9)米)。另外,臭氧在红外波段有许多旋转振动吸收带,其中最强的在9570nm附近。由于吸收紫外辐  相似文献   
936.
展望未来十年或更远一些的观测系统时,有两种可能的发展趋势。一是使用新技术进行各种测定,并且能做到目前尚不能完成的定量测定。新的数据可能会改变气象部门的情况,受影响最大的是分析人员和预报员,他们将使用新数据进行业务工作,同时,目前的建立在原来概念上的观测体系必将发生相应的变化。这对另一种发展趋势提出了要求,这种发展趋势是对现存观测体系进行合理改革,使得它们在新条件下有效工作。本文认为,常规观测系统的作用不会有大的变化,仍然是必要的,但需要控制它们的费用。  相似文献   
937.
1.引言对于大多数年份来说,秘鲁和厄瓜多尔海岸以外的海洋表面水是冷的。每年圣诞节前后,一股暖流在厄瓜多尔海岸以南流动,来替换冷的表面水,这种现象被称为厄尼诺。捕鱼受到轻微的影响,但这种影响是短暂的。然而,有些年份(1891、1925、1941、1957—1958、1965、1972—1973和1976)厄尼诺强而且长。沿秘鲁海岸和赤道东太平洋洋面温度上升,并且可以持续一年以上。鳀鱼捕捞遭受破坏,南美西部热带地区发生异常的大雨。在最近几年中,厄尼诺的最初含意已经失去。对于海洋学家和气象学家来说,现在的厄尼诺则意味着这种主要现象。较早的沿南美海岸的海水上翻速度控制着厄尼诺的海洋学理论,已被Wyrtki(1973,1975)有力地反驳了,他假定厄尼诺是由信风强度的振荡造成的。  相似文献   
938.
一、引言近年来美国和西方经济困难,人工影响天气研究计划不得不紧缩。在1979—1982年的四年里,大型的佛罗里达积云试验(FACE-2)和瑞士4号大型防雹试验都结束了。虽然它们在统计验证方面是失败了,但在物理认识上则前进了。出现了这个研究领域的一次重要转变,可能不会再有那种试图寻找播云与地面降水的联系而忽视两者中间过程复杂链条的所谓“黑箱”试验,人们更加要求科学可信度。就如Braham(1981)谈的,人工影响天气的外场试验的重点应该放在了解基本云过程上,放在了解各种气候情况下各种云对播撒的反应上。他呼吁更加着重于物理机制,更加注意云微物理过程与云动力学过程的相互作用,对那些初步结果要更严格地审查。  相似文献   
939.
从1936年起在苏联农业气象台站网上开始采用统一的土壤水分测量方法,按照这个方法,为了获得观测地段上可用的有效贮水量,必须具备土壤水分重量、土壤容重和凋萎湿度的资料。土壤容重和凋萎湿度一般要几年才观测一次,而土壤水分则是每十天观测一次。为了测量土壤水分,采用了恒温-称重方法。这就需要用土钻预先从不同土层中取出土壤样本。这种方法的劳动强度是人所共知的,但它至今仍是水文气象台站上广泛采用的方法。目前国内外文献中积累的许多情报资料都直接和间接地指出这种土壤水分称重测量方法存在的缺点。这个方法的主要缺点是对农田的不同土壤类型和各种深度水分的空间变化考虑不周。因此,正如A.A.罗捷在文献中所着重指出的,“……将来我们将被迫采用缺乏可靠性以及对其精确性失去统计价值的土壤水分资料”。  相似文献   
940.
夏季苏联境内,某些地区有时会发生干旱,大范围持续时间长和强度大的干旱往往会给国民经济带来较大的损失。因此,同其它国家一样,苏联科学家们,也致力于研究干旱及其预报方法以及减轻干旱灾害影响的措施。然而目前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尤其是干旱长期预报方法,效果甚微。考虑到干旱的特殊危害性,我们认为有必要集中科学力量来研究这一现象及其预报方法。干旱也是草原上的一种自然灾害,随着畜牧业、农业的发展,人们已经开始注意到它的危害性并不止一次地在年鉴史册中加以叙述。历史上干旱的详细记载可见的著作。但以往并非所有的干旱都有记载。由这些记载来看,以前的干旱比现在为数少。事实上是现在对干旱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