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44篇
海洋学   37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21.
以地表水体和雨洪水作为回灌水源,人工补给地下含水层过程中会发生含水层堵塞问题(特别是物理堵塞),将严重影响人工回灌的效果.采用模拟实验系统研究了悬浮固体颗粒对含水介质堵塞的机理,并用数学模型预测了含水介质物理堵塞的发生和发展过程.研究表明,含水介质的渗透性在回灌初期不断下降,随着回灌时间的延长逐渐趋于稳定;另外,悬浮物堵塞会导致介质的非均质性,渗透距离越小的砂层,堵塞越严重.建议将回灌液悬浮物浓度控制在25mg/L之内,在雨季悬浮物浓度较高时要进行周期性反冲洗,其频率为1次/d.  相似文献   
22.
再悬浮条件下沉积物内源磷迁移-转化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沉积物再悬浮的驱动力及其耦合效应、再悬浮-内源磷迁移转化机制及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阐述,探讨了该领域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相关研究发现,沉积物再悬浮的各种驱动力既可以单独作用也可相互耦合,其耦合效应具有显著的时空变异性;再悬浮使还原态沉积物暴露于有氧环境,沉积物中铁、锰的氧化以及沉积物颗粒的吸附促进了内源水溶态无机磷(SRP)的去除,而进入水体的内源有机磷则通过生物矿化和光化学分解转化为SRP;沉积物物化特征、水动力、水生生物以及水体理化性质等因素控制着再悬浮过程中内源磷的迁移和转化。指出再悬浮条件下沉积物内源磷迁移转化的多过程耦合效应、沉积物中磷形态的转化及其生物有效性、内源有机磷矿化与光化学分解机制及其调控因素将是本领域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23.
应用电阻率法确定浅水砂质沉积物中的扩散系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无限稀释溶液中物质的分子扩散系数,估算沉积物中污染物的扩散系数时,需确定地层因数与孔隙度的关系.本研究将Miller Soil Box应用于测定青岛近岸不同粒径砂质沉积物与孔隙水的电阻率,以确定沉积物的地层因数,并结合沉积物的孔隙度,通过曲线拟合建立地层因数与孔隙度的关系式.研究结果表明,运用Ullman和Aller给出的经验m值(当φ≤0.7时,m取2)计算近岸砂质沉积物中污染物的分子扩散系数,将会引起40%~50%的误差;近岸砂质沉积物地层因数与孔隙度的关系可以采用Archie公式表示,即F=φ-m,m=1.52;经验证分析,可取m=1.52代入Ds=D0.φm-1公式,计算浅水砂质沉积物中污染物的分子扩散系数.  相似文献   
24.
截渗墙的修建是防治滨海含水层中海水入侵的有效手段,然而它对地下水渗流和排泄的影响是被忽略的.本文通过建立场地尺度的数值模型,模拟了海水入侵的动力学过程,以地下水流速和流量为指标定量评价了截渗墙结构对地下水渗流和排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截渗墙条件下的地下水排泄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并在墙体下方形成高流速区域,但地下...  相似文献   
25.
沈抚灌区石油污染土壤恢复方案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郑西来  荆静 《地球科学》2000,25(5):462-466
在沈抚灌区野外调查和室内外试验的基础上, 建立水分-反应性石油污染物运移的耦合数学模型, 采用数值方法模拟可溶性油(有效油) 的分布规律, 并定量分析了石油污染土壤不同恢复方案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 土壤中的化学作用使可溶性油运移速度远远小于土壤水的入渗速度, 所以可溶性油主要分布在土壤耕作层之内, 难以通过灌溉污水的入渗直接污染地下水; 另外, 清污混合灌溉和改变作物结构的控制方案虽然可以大大降低土壤中可溶性油的含量, 但石油污染土壤的彻底恢复还必须依靠地表水或地下水的合理灌溉   相似文献   
26.
地下水水质评价是进行地下水资源开发、管理的基础,地下水水质预测是对未来的地下水水质变化趋势进行预报,可为地下水污染防治提供科学的依据。在模糊综合评价中,分别采用聚类权法、加权平均算子和级别特征值法,对传统方法的权重确定、算子选择和结果向量分析等关键环节进行改进;在指数平滑预测中,根据拟合结果确定指数平滑的类型,采用试算法选取权系数,并应用于大沽河地下水源地水质评价和预测。评价结果表明,改进的模糊综合评价可解决传统方法的不适性问题,可根据级别特征值比较评价等级相等的水质,更具实用性和合理性;预测结果表明,李戈庄采区和仁兆-朴木采区未来十年水质将持续恶化,且通过卡方检验分析2016-2017年预测的误差,验证了预测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7.
模拟水—岩作用的新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28.
多级收敛法计算天然水中无机离子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9.
山东氧化铝厂碴场地下水系统的环境地球化学反应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厂地质、水文地质和水文地球化学资料以后,把碴场区的水文地质条件概化为以碴场下渗的污水补给、地下径流排泄的水文地质模型,把含水介质简化为一组矿物集合体,把地下水和含水介质间的各种作用利用地球化学反应来描述。在此基础上,利用能量最低原理和质量守恒、电子守恒、电中性方程来构造线性规划数学模型,并用单纯形法求得水-岩之间的物流量。  相似文献   
30.
采用水化学分析、氢氧同位素示踪和氯离子质量平衡法相结合的手段 ,对非洲博茨瓦纳的帕拉匹水源地的地下水资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水源地有 2层水化学类型不同的含水层 ,即茨瓦蓬和鲁村纳 2个含水层 ,而且地下水主要在裂隙网络中运动。氢氧同位素示踪说明茨瓦蓬含水层的地下水主要来源于未受强烈蒸发的大气降水补给 ,用氯离子质量平衡法计算大气降水补给每年约 17m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