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72篇
测绘学   27篇
大气科学   91篇
地球物理   24篇
地质学   109篇
海洋学   40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17篇
自然地理   1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1引言暴雨是吉林省夏季的主要灾害性天气之一,具有突发性和强度大等特点,不仅可以引发局地洪涝,还可以引发山洪、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对国民经济以及人民的生命财产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准确预报,及时服务"是气象工作者最重要的任务。通化地区处于吉林东南部山区,地形复杂,灾害性天气频发,夏季强对流活动频繁,是吉林省暴雨多发区。据统计,通化地区绝大多数暴雨集中在7-8月份,  相似文献   
112.
利用轮台县气象局2006年10下旬至2007年2月气象观测资料,分析2006—2007年冬季轮台县杏树冻害成因。结果表明:杏树冻害是秋季气温偏高、冬季暴雪天气引起的一系列气象要素异常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气温骤降、积雪雪面最低气温低为主要因素;雾凇、气温日较差大等因素则加重了杏树受害程度。  相似文献   
113.
正点地面气象要素数据文件即ZIIiiiMM.YYY文件(简称Z文件),是自动气象站采集数据文件的重要部分,在日常地面气象测报业务工作中,常常出现因设备软硬件故障或误操作等原因,造成数据资料的全部或部分丢失或出现数据异常等情况,给原始气象资料的积累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该文分析了z文件出现异常的原因和处理方法,并对台站级质量控制进行了探讨,以确保原始数据资料的完整和准确,满足现代气象业务需求。  相似文献   
114.
软土地基连续强夯置换碎石墩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土体损伤力学,考虑在冲击荷载作用下土体失效机制,建立了基于ABAQUS软件的连续强夯碎石墩形成过程的大变形非线性轴对称有限元方法。根据室内模型实验和数值模拟对比研究,考虑了每一次冲击荷载下土体失效区域大小对下一击碎石进入土体的影响,得到了每次强夯作用下碎石墩性状和土体变形过程,分析了主要影响因素如不同夯击能、垫层厚度以及锤径条件下夯击次数与碎石墩高度之间的关系。本文结果对强夯工程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5.
利用1989—2018年江西省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江西盛夏高温气候时空变化特征,绘制了避暑区划图,对避暑资源进行了研究评价.结果表明:2003年江西省高温天气出现了一个跳跃性的增长,1989—2002年高温日数平均为9.7 d,2013—2018年高温日数平均为22.1 d,增长了12.4 d.抚州市和上饶市分别有一个高温天气易发中心,鄱阳湖区和赣南南部山区则是高温天气的低发区;周边环山地区盛夏平均气温均在28℃以下,其覆盖面积约占江西省总面积的28.1%;盛夏平均最高气温在31℃以下的地区占全省面积的7.8%.高温日平均气温29℃以下的占全省面积的23.1%,高温日平均最高气温33℃以下的占全省面积的4.3%;江西省适宜避暑的地区占全省面积的15.2%,其中非常适宜避暑的地区占3.7%.赣州是江西省避暑资源最丰富的设区市,其次是靠近罗霄山脉的吉安和萍乡,以及靠近武夷山脉的上饶和抚州,九江庐山、南昌梅岭、宜春九岭山脉等处也是避暑资源丰富区.  相似文献   
116.
莫新宇  祝善友  张磊 《地理空间信息》2013,11(1):61-63,81,13
选取苏州作为研究区,分别利用1986年和2004年2个时相的Landsat5 TM影像数据对研究区土地利用/覆盖类型进行分类,并采用热红外波段进行地表温度反演,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下垫面类型与热岛效应的时空变化,深入研究了下垫面类型改变对热岛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近20a苏州市城区大范围扩张,土地利用变化剧烈,整体表现为水体、植被向不透水下垫面的高强度转化;城市热岛范围由老城区向四周成倍扩大,热岛强度由3.12°增至4.76°,热岛效应变化与土地利用时空变化之间具有明显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17.
主要对2010年3月14日华北强降雪进行了模拟、诊断和特征分析.此次华北降雪在中、低层主要受西风槽、低涡及切变线影响,蒙古气旋东移加强、地面倒槽发展及东风回流建立构成了有利地面天气形势,西北涡、强势的西南暖湿气流及稳定的环渤海高压对此次强降雪至关重要.垂直速度、散度、涡度、螺旋度的分布和演变反映出在此次降雪过程中,强降雪区出现了很强的辐合上升运动,降雪区上空螺旋度呈“下负上正”的垂直结构,螺旋度大值区对应强降雪中心;而锋生条件为降雪的形成和维持提供了一定的能量;相对湿度和水汽通量散度的分布说明强降雪区整层湿度较大,且水汽供应充足.  相似文献   
118.
崔子良  张翔  董国臣  郜周全  聂飞  董美玲 《云南地质》2012,31(4):426-429,425
区域1∶5万化探显示该区有良好铅锌异常,异常范围覆盖已知矿点。多种成矿特征元素分析认为与Pb、Zn关系较强的元素组合为W-As-Sb,聚类分析相关性从强到弱依次为W→As→Sb→Cd→Hg→Ag→Cu→Au→Sn。东山北段各元素的沉淀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其中主成矿阶段为Pb-Zn-W-Cd-As-Sb-Ag-Hg组合,对该地区找矿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9.
鄂西弧形构造变形特征及成因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川东-湘鄂西断褶带内鄂西地区的弧形构造,从构造剖面特征、叠加褶皱样式和断裂性质入手进行几何学和运动学分析。结果发现鄂西弧形构造具有多期变形特征:早期普遍为北东东向的直线型褶皱,随着弧形带扩展,在东、西两翼分别发育右行和左行的逆冲-走滑断裂,同时分别形成北北东向和北西西向的弧形褶皱。晚期弧形带中部发育北北东向构造并叠加改造了早期北东东和北西西向褶皱,同时在黄陵背斜以西还发育交切早期构造的北北西向仙女山右行走滑断裂。根据弧形带扩展的几何学-运动学分类原则,并结合前人的古地磁研究结果,推测鄂西弧形构造应属于构造弯曲形成的弯曲弧。区域滑脱层和黄陵隆起阻挡可能是控制弧形样式的主要原因。区域滑脱层控制了拆离滑脱褶皱的构造样式; 黄陵基底隆起的阻挡作用使弧形带东翼进一步弯曲变形,并导致了构造应力场方向发生改变,造成了晚期北北东向与早期北东东向构造的叠加。由此恢复的鄂西弧形构造变形过程对于揭示川东-湘鄂西断褶带构造演化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0.
传统等级水准测量以几何光学原理为基础,受天气,距离,地形的限制比较明显,工作效率低。而GPS技术因受客观因素影响较小,且定位快速、精确,成为跨河水准测量的一条新途径。本文就GPS跨河水准网平差及TEQC软件在数据预处理中的应用,总结出了一套可行的GPS跨河水准网平差的方法,以证明GPS水准法代替传统水准测量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