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22篇
测绘学   7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78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81.
陕西商南金丝峡地质公园以南北方过渡地带的喀斯特峡谷地貌为依托,完整系统地保留了其形成、演化过程的地质遗迹。在对该公园地质遗迹资源进行调查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依据地质遗迹景观的评定体系和评定方法,对公园的地质遗迹资源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公园喀斯特峡谷地貌类型、规模在全国具有典型意义。认为该研究区域将为研究峡谷形成演化历史提供详实、完整的资料,丰富峡谷地貌形成演化理论,进而为研究南秦岭新构造运动阶段划分奠定基础,推动整个秦岭造山带新构造运动的深入研究,对人类活动和环境的影响有着重要的地学意义。  相似文献   
82.
目前水力压裂是油页岩储层开发的主要技术手段之一,油页岩层理特征的差异对压后裂缝形态起主要影响作用,目前研究大多聚焦在层理发育程度对裂缝扩展的影响,忽略层理厚度本身对水力裂缝扩展的影响。以鄂尔多斯盆地旬邑地区油页岩为研究对象,基于线弹性断裂力学理论,构建应力-损伤-渗流的水力压裂裂缝扩展模型,并采取全局FEM-CZM的数值模拟方法,分析层理厚度、层理间距、地应力场对水力压裂裂缝扩展的影响规律,对比不同影响因素下裂缝的破坏类型、裂缝长度和层理沟通面积。结果表明:(1)层理厚度影响层理面对水力裂缝的拦截能力,在层理厚度较大时,会导致裂缝在层理面上扩展的倾向更强,发生张拉破坏,所对应的裂缝长度和层理沟通面积更大。(2)层理间距影响水力裂缝到达层理面的时间,较小的层理间距水力裂缝会直接穿透层理面,较大的层理间距增加裂缝扩展的阻力,伴随层理间距越大,发生张拉破坏,水力裂缝长度和层理沟通面积越大。(3)地应力场决定水力裂缝扩展方向,垂向地应力差较大时,垂向应力会对层理有压实作用,导致更容易穿透层理面扩展,垂向地应力差较小时,水力裂缝在层理面扩展多发生弯曲、分支情况,所对应裂缝长度和层理沟通面积均增加...  相似文献   
83.
那穷锑金矿是近年来通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在西藏自治区隆子县新发现的金多金属矿床,其矿化带受断裂构造控制。目前该矿床研究程度相对较低,若对其成矿地质条件、地质特征及找矿潜力等内容进行专门性和系统性研究,可为该矿床的下步找矿勘探工作提供依据。文章通过总结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分析了该矿床地质特征、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包裹体地球化学特征,并结合遥感地质特征和异常查证开展相关研究工作,结果表明:矿体主要产于上三叠统涅如组中,受东西向次级断裂构造带控制,目前共发现3条破碎蚀变带;土壤地球化学剖面测量工作中,选择了Sb、Au、As、Bi、Cu作为Sb及多金属成矿指示元素,共圈定单元素异常10处,各元素异常套合较好;激电中梯测量共圈定极化体2条,视极化率异常3处;与成矿有关的流体包裹体类型主要为富液包裹体,并推测矿区流体为含微量CO2、N2气体的中低温低盐度NaCl-H2O热液体系。综合分析认为那穷锑金矿区具备优越的成矿条件,具有寻找金多金属矿的潜力。   相似文献   
84.
以苏南某区域沉降监测成果为依据,分析了该地自然地理、区域地质、水文地质及地下水开采对地面沉降的综合影响,最后对主要由地下水开采引起的地面沉降提出了控制建议。主要结论对类似区域的地面沉降控制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5.
86.
87.
以车西洼陷缓坡带车40-44块沙三上亚段为例,针对研究区浊积扇体"单期厚度难辨、纵向多期叠置,单个形态难识、横向顺势延展"的特点,在井震标定和分频解释共同确定的等时层序地层界限之内,以沉积相模式为指导,采用地震相分析与地层属性切片相结合的方法,对浊积扇体的横向展布形态和纵向演化规律进行描述和刻画,由此达到对不同期次浊积扇体进行精确识别和精细描述的目的。在研究过程中,主要形成以下几点认识:①Es31和Es34期次顶、底界限由井震结合标定,其等时性可利用分频解释技术确定;②根据地震相的分布位置及特点,发现浊积扇体均分布于同沉积断层下降盘,且"纵向叠置、横向迁移";③通过地层切片与均方根振幅属性相结合分析,刻画出不同期次浊积扇体横向上受地势影响、呈裙带状分布的规律,和纵向上自下而上扇体数量增多且连续性增强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88.
土壤是农业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会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本研究选取冀北花岗岩地区坡积物母质区和冲洪积物母质区的弱酸性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依托钝化修复和植物提取(玉米和龙葵为植物修复材料)两种修复技术,探究了不同成土母质类型和修复技术对耕地土壤重金属的修复效果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坡积物和冲洪积物母质区土壤的有机质、速效钾、有效磷和pH值存在显著差异,坡积物母质区土壤pH显著低于冲洪积物母质区土壤,两区成土母质均具有较高的Pb背景值;(2)钝化修复后,冲洪积物母质区玉米籽粒Cd和Pb含量显著降低,玉米籽粒增产19.10%~33.00%,较坡积物母质区显示出更好的修复效果;(3)坡积物母质区采用龙葵和玉米间作模式,植物修复每年每公顷中提取Cd、Pb和Cu分别为167.25、208.35和555.05 g, Cd、Pb和Cu的去除率分别为2.727%、0.043%和0.234%,较冲洪积物母质区显示出更好的修复效果;(4)龙葵和玉米的间作模式优于单一种植模式,间作可以提高土壤中重金属的生物可利用性和植物吸收效率;(5)制定土壤污染修复策略时,需考虑土壤特性、成土母质及不...  相似文献   
89.
对大兴安岭中部济沁河林场地区晶洞二长花岗岩进行了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研究,并对其成岩时代、成因及构造意义进行讨论.从阴极发光图像上来看,该晶洞二长花岗中锆石具有典型岩浆成因的振荡生长环带,高Th/U比值也印证了其岩浆成因.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岩体形成于113.1~115.1 Ma的早白垩世晚期.二长花岗岩具有高硅、富碱的特征,Eu异常较小,弱过铝质,富集U、Th,强烈亏损P和Ti,微量元素中富集Rb、Th、La、Zr、Hf,而亏损Ba、Sr、P、Ti.上述特征表明晶洞花岗岩是高分异的I型花岗岩,其形成于华北板块、西伯利亚板块、北美板块和古太平洋板块四者汇聚之后的后碰撞伸展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90.
为了研究层状热储和带状热储及两者并存的热储类型地热资源赋存特征,以北京通州西集地区为例,阐述了影响两种热储类型存在的热源、构造条件和储盖层分布等因素。结合地热勘探孔及区域地温场分布特征,分析了区内沿夏垫断裂带展布范围内层状热储与带状热储并存的地热资源条件,认为夏垫断裂两侧的两个不同构造单元内的地热资源赋存均为以侧向径流补给和深部大地热流供热的层状热储为主,夏垫断裂带是区内带状热储的结论,提出以此断裂及其影响带内作为进一步勘查开发中温地热资源的重点地区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