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0篇
  免费   399篇
  国内免费   354篇
测绘学   321篇
大气科学   327篇
地球物理   412篇
地质学   1039篇
海洋学   206篇
天文学   27篇
综合类   217篇
自然地理   204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115篇
  2018年   103篇
  2017年   82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94篇
  2014年   154篇
  2013年   104篇
  2012年   118篇
  2011年   109篇
  2010年   109篇
  2009年   98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96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9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8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5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雷暴云电场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利用电场仪、闪电计数器以及雷达对雷暴云地面电场进行观测的结果。甘肃平凉地区雷暴云电荷分布一般为上正下负,云底附近有一小正电荷区。上层正电荷区可向上延伸,而下层负电荷区水平尺度可达数个公里,云底小正电荷区也可扩展10公里以上。 降水区地面呈现正电场。雷暴云闪电电矩变化可在40—300库伦公里间,平均值为120库伦公里,随着云体的发展,也就是说,随着雷达强回波高度的增高,大于180库伦公里的闪电增多。闪电后电场初始恢复速率平均为1/7/秒。 对于雷暴云电场特征的可能机制也作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52.
冰雹云的闪电频数特征及其在防雹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本文总结了1976—1979年在甘肃平凉地区用双通道闪电计数器所观测的冰雹云闪电频数的特征。观测表明雷暴云的闪电频数与降水物有关:冰雹云的闪电频数远大于雷雨云;用5分钟累计的闪电数等于、大于100次这样一个简易指标可以识别测站40公里范围内有无冰雹云,其成功率为80%以上,漏报和空报率平均在10%左右。文中还将闪电频数随时间的演变与雷达强回波(36dbz)顶高随时间的演变进行了对比,发现二者有明显的正相关;雷达识别冰雹云指标和闪电计数器识别冰雹云指标在时间上也基本是一致的。这说明闪电活动程度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代表雷暴云的强度,云合并时云体迅速发展、闪电数猛增也说明了这一点。此外,文中还对冰雹云闪电频数高的原因进行了初步讨论,並指出了闪电计数器观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53.
业余地震研究的爱好者们对模型地震学也许是陌生的。模型地震学是地震学实验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一门用模型模拟研究问题的学科。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一门学科呢?这是因为人们在研究地震学中的一些问题时,往往会遇到许多复杂的难题。它们很难或不可能用数学的方法去描述和解决。如地震波在各种复杂地质构造中的传播问题,各种地震成因假说的验证问题,这些问题既复杂又重要。能不能把这些复杂问题恰当地理想化,用小的实验模型模拟大的地质构造,在实验室再现各种地震现象呢?回答是肯定的。模型地震学正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而产生的。  相似文献   
154.
在总结作者多年的水文地质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通过稳定流、非稳定流实例计算、分析、对比,提出了地下水稳定流在抽水试验、参数计算和影响半径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在实际工作中应注意的事项.同时参考国外抽水试验经验,提出了提高我国水文地质计算整体水平的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155.
河南省项城市浅层地下水污染现状评价及保护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省项城市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浅层地下水普遍受到污染,对经济的发展起到阻碍作用.通过用单项指标的污染指数及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该区浅层地下水进行了污染现状评价,对污染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56.
刘长平  郭正言 《安徽地质》2007,17(2):124-127
结合安徽省高速公路建设工程实例,介绍瞬态瑞雷面波勘探技术在公路工程地质勘察中的应用,解决沿线高边坡、深路堑、桥梁、隧道进出口的岩土分层,给出基岩风化分带等工程地质问题,省时、省力,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57.
四川盆地新场气田须家河组二段储层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场气田位于四川盆地西部,是川西地区主力气田之一。通过对该区多口井的岩石学以及电性、物性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认为须家河二段储层岩石类型复杂,储集空间类型多样,储层平均孔隙度3.17%,平均渗透率2.78×10-3μm2,为典型的低孔低渗特征,根据气田须二段储层的特点,结合孔渗关系曲线以及含气性等参数,对该区储层进行分类评价,认为Ⅲ类储层是须家河组中主要的储层类型,并对该区天然气有利富集区的平面展布规律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58.
采用《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指南》,以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铜精矿中的银含量为例,对测量结果进行不确定度评定。分析了不确定度的重要来源,包括称样质量、标准工作溶液、工作曲线拟合、试液定容体积及测量重复性等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组成。对各不确定度分量进行分析计算,求得标准不确定度为1.56,扩展不确定度为3.12。  相似文献   
159.
以频率统计法选择Hg、COD等评价因子,从隶属度、权重的计算以及模糊模型的选择等方面,详细介绍模糊数学法运用于项城市浅层地下水水质现状评价的过程,并结合综合指数评价结果对其进行简析.  相似文献   
160.
200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已公布,这是自2004年以来的第四个关于“三农”问题的重要文件。前三个“一号文件”的主题分别为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此次主题是发展现代农业,与前三个“一号文件”的内容是相互关联的。每个“一号文件”提出的目标与要求.都不是在一年之内就能实现的,具有长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