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42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14篇
地球物理   25篇
地质学   90篇
海洋学   27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在北京市昌平区高崖口-南口岩溶水分布区,通过水文地质钻探4眼勘查井,进行"非稳定流"抽水试验,采用配线法计算渗透系数、导水系数;按舒卡列夫分类,划分岩溶水水化学类型,并根据Piper图论述了岩溶水水化学特性;根据国家《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进行水质标准评价;结果表明区内蓟县系雾迷山组岩溶裂隙含水层空间分布受到南部、西部和西南部3个方向岩浆岩体的明显挤压,空间范围减少,地下水补给受阻,区内东北部南口-孙河断裂上升盘800m以浅,岩溶裂隙发育、渗透性好、导水性强,地下水质量为Ⅲ类,可选作集中生活饮用水水源地靶区。  相似文献   
102.
依据秦巴山区96个气象站点1951—2016年逐日最低气温数据,利用一元线性回归、M-K突变检验法和Cressman插值法分析了初、终霜日和霜期变化的时空特征,并对终霜日和霜期的变化趋势及其与海拔高度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时间变化上,秦巴山区平均初霜日呈现出推迟的趋势,且在1960年左右发生了显著突变,而平均终霜日则与之相反,表现出提前的趋势,平均霜期也呈现出显著的减少趋势,且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期间表现得十分明显;空间变化上,秦巴山区初霜日和霜期呈现出较大的南北差异,而终霜日则表现为较大的东西差异;在与海拔分布的关系上,秦巴山区部分地区终霜日和霜期的变化趋势有明显的海拔依赖性,表现为西部和中东部地区终霜日的变化趋势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少,北部地区霜期的变化趋势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少。  相似文献   
103.
近几年来,激光技术已开始在我国医学、生物学和遗传育种等方面得到了应用。但有关激光微束在细胞显微手术方面的研究和应用尚处在萌芽阶段。迄今仅见吉林医科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和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等报道了他们用红宝石激光显微照射仪进行生物学试验的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4.
陆相坳陷型沉积盆地通常发育在克拉通的内部差异沉降和裂谷盆地后期的热沉降等不同的大地构造阶段,是一类独特而又十分重要的沉积盆地。本文基于该类盆地的特点,提出了综合利用盆地沉积相、残余厚度图、区域构造大剖面及其平衡恢复等多方面资料对其盆地原型进行恢复的方法和流程,具体包括以残余沉积相恢复盆地原始边界、以平衡剖面恢复盆地原始形态、以关键钻井资料与平衡剖面相结合恢复原始沉积厚度。该方法消除了构造运动对盆地形态的改变,真正将盆地原型纳入到其原始形态框架下进行研究。本文还利用该方法对柴达木盆地新生代各地层沉积时的盆地原型分别进行了恢复,并据此对其新生代的沉积演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柴达木盆地新生代的沉积格局变化与阿尔金断裂的活动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05.
十万大山盆地中生代沉积充填特征及其演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万大山盆地是印支期以来发展起来的中、新生代陆相盆地。盆地自晚三叠世-白垩纪具有比较典型的碰撞前陆盆地特征。该时期盆地的地层、沉积相类型及时空展布、沉积旋回和沉积边界的迁移具有明显的规律性。盆地的沉积地层多以山麓相、河流相为主,尚有少量滨浅湖相沉积,具近物源沉积特征;沉积相展布自晚三叠世至白垩纪具有沉积范围小-大-小-大的规律;沉积旋回呈现了浅-深-浅的规律;沉积边界和沉降中心不断向北和北东方向迁移。这些规律反映了十万大山前陆盆地的构造演化,即晚三叠世碰撞逆冲活动启动,盆地进入前陆盆地发育阶段;早、中侏罗世造山活动强烈,盆地沉降幅度大,物源供应充足;晚侏罗世造山活动减缓,盆地相对萎缩;白垩纪造山活动再次加强,盆地处于第二个发育期。  相似文献   
106.
车载GPS由于效率高、精度高、全天候作业、成本低等优点,其在电子地图中道路信息的采集与更新将逐渐取代传统的道路测量方法。本文针对利用车载GPS和差分技术更新电子地图。对系统的工作原理以及GPS数据处理和加入电子地图部分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7.
北京东方广场锚杆预应力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北京东广场基坑支护中锚杆预应力的监测及其所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说明张拉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8.
准确的湿地分类可掌握湿地时空分异特征,在湿地研究中占据重要地位。针对现有基于小样本学习的湿地分类方法仅局限于利用目标域或单源域数据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3D多源域自注意力小样本学习模型3DMDAFSL(3D Multi-source Domain self-Attention Few-Shot Learning)。首先,结合卷积和注意力机制的优势,设计基于自注意力机制和深度残差卷积的3D特征提取器;然后,采用对抗域自适应策略实现多源域特征对齐,在每个域分别进行小样本学习;最后,利用训练好的模型提取特征,并将特征输入至K近邻(K-nearest Neighbor)分类器以获取分类结果。结果表明,3D特征提取器相比无特征提取框架的湿地总体分类精度提升约6.79%;当使用多源域数据集时,3D-MDAFSL模型对中山市Sentinel-2湿地数据集的总体分类精度能达到93.52%,相比于现有算法有明显提升。本文所提出的3D-MDAFSL模型在湿地地物高精度提取和分类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9.
采用Kriging插值法对浙江省降水做空间插值划分高、低值区,运用一元线性回归、M-K趋势分析、Morlet小波分析等方法,分别对浙江省以及高、低值区降水趋势变化的时间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降水趋势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自西南向东北递减,南北相差悬殊,各季节降水量空间分布差异明显.(2)降水量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主...  相似文献   
110.
构建及时、有效的卫星遥感应急监测信息服务框架,是开展自然灾害应急救援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以数据统筹管理、多源数据处理、应灾信息分析及信息服务快速发布等关键技术为核心,依托高效互联机制和高速数据通道,构建了卫星遥感应急监测信息服务框架。通过在四川木里森林火灾应急遥感监测中的具体应用,实现了对灾前灾后数据的实时推送,以及灾区遥感解译图、三维地形、救援通达性及火灾变化等综合信息服务的及时发布,为四川省火灾一线救援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导,为新时期国家应急能力建设提供了探索性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