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地球物理   14篇
地质学   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采用B样条平滑滤波技术,对GT-1A航空重力勘查系统的测量数据进行了滤波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选择合适的样条、平滑等参数,B样条平滑滤波技术在航空重力数据的低通滤波数据处理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获得与GT-1A系统滤波结果几乎同样满意的滤波效果,二者滤波结果差值的标准偏差可达±0.4 mGal.  相似文献   
32.
航空重力测量系统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简要回顾了航空重力测量的发展过程,在介绍了航空重力测量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系统地叙述了航空标量重力测量系统的研发历程、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最后,阐述了我国航空重力测量的研究现状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3.
航空物探领域的GIS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GIS在航空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这里介绍了航遥中心在航空物探数据成图、地质解释、成矿预测以及航磁异常数据库建设等方面开发应用MAPGIS的方法技术和成果。GIS在航空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4.
航磁异常总梯度模反演方法的实用化改进及软件研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通过采用网格数据文件按列与分块随机存取技术,使得大数据量网格位场异常总梯度模的计算及数据极值点的自动搜索和连续追踪反演成为可能;提出自动搜索出总梯度模网格数据极大值点后沿异常走向方向连续追踪相邻极大值点串的做法,所获极值点串的连线能够更直观和有效地反映磁性或密度地质体与构造边界(或中心)的水平位置.经实用化改进研制的反演软件,其模型及实际数据计算均获得较好的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35.
长方体△T场及其梯度场无解析奇点理论表达式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首次明确指出文献中长方体△T场及其梯度场理论表达式在上半无源空间存在某些点的场值无法计算的解析“奇点”问题,通过详细的理论推导,深入分析了出现解析“奇点”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导出新的长方体△T场及其梯度场在上半无源空间无解析“奇点”的理论表达式,对比模型正演计算结果表明,新导出的△T场及其梯度场无解析“奇点”理论表达式的正确。  相似文献   
36.
反插值法实现地球物理数据快速网格化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借鉴反演理论,采用反插值法实现地球物理数据的快速网格化.首先由已知点与未知网格点的反距离拓扑关系建立反演方程,用已知点值直接计算出其所在网格的未知网格点值,再利用Laplacian算子滤波,使得模型光滑,且能量最小化.利用预条件共轭梯度法求解网格化方程组,并结合螺旋坐标系思想和Wilson\|Burg谱分解法,将二维数据的滤波处理转换到一维空间进行处理,实现二维数据快速滤波.另外,引入了阻尼约束,保证求解稳定、迭代收敛.最后,应用该方法对合成数据和实际资料进行了试验.  相似文献   
37.
地球物理不规则分布数据的空间网格化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不规则分布数据的网格化处理是地球物理数据处理和解释的基础问题,是保证许多地球物理数据处理方法得以成功实施的前提.文中介绍了线性插值法、多元二次函数法、普通克里格法、反插值法等4种空间网格化法的原理,并利用这些网格化方法进行了理论模型和实际航磁数据的试验分析.  相似文献   
38.
高维  郭志宏  周坚鑫  孟庆奎  舒晴  王纯 《地质学报》2020,94(11):3249-3262
海南岛高精度航磁数据分析及其居里等温面反演,对于探究海南岛及其相邻的南海大陆边缘的深部热结构具有重要研究意义。本文通过对海南岛航磁异常数据的化极和上延处理,分析了岛内不同构造单元的磁异常特征及其空间展布。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功率谱法,反演计算出岛内区域居里等温面的深度分布,结合海南岛区域地质演化、大地热流值、莫霍面与岩石圈深度以及地震测深剖面等资料,获得了如下认识:① 海南岛航磁异常带主要呈现近东西向与北东向展布,近东西向磁异常带被北东向异常错断和干扰,揭示了近东西向构造带要明显早于北东向构造带。② 海南岛居里等温面深度变化于16 ~ 34 km 之间,平均深度为24 km,其中,琼北新生代火山- 沉积盆地居里等温面深度明显偏深,大致相当于本区莫霍面深度,最深可达35 km,相对应的大地热流值偏低。③ 琼中- 万宁与东方- 昌江褶皱造山区的居里等温面深度明显偏浅,最浅仅为16 km,明显低于本区莫霍面深度,对应较高的大地热流值。④ 综合本文与前人研究结果表明,海南岛岩石圈厚度为55 ~ 90 km,为典型的去根减薄的岩石圈,莫霍面的温度为600 ~ 900 ℃,局部异常高的莫霍面温度,可能与本区软流圈地幔置换古老岩石圈地幔提供了热量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