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地质学   18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宁晋泊地区全新世温暖期以来气候与环境变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宁晋泊沉积物的环境指标高分辨率分析,揭示了作新世温暖期以来气候变化规律和湖泊演化过程。全新世温暖期早期,气候温暖,降水丰沛,环境稳定,湖泊水草茂美;其中在5500-6000aBP有一个短暂的降温过程;温暖期晚期,气候波动明显。全新世晚期,气候呈规律性波动,与华北地区文史资料一致,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相似文献   
12.
第四纪代表了地质历史时期最新的地质年代,持续了2.58个百万年,以两极发育冰盖、多期次的冰期-间冰期旋回和人属的出现为特征。第四纪年代地层学研究在建立高精度地层格架、了解地球气候系统演化规律和预测气候变化趋势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依据现今的定义,第四系包括更新统和全新统,而更新统进一步划分为4个阶。其中,杰拉阶底界、卡拉布里雅阶底界和全新统底界全球层型剖面与点位(GSSP)已确立,而更新统中阶和上阶底界GSSP的研究工作正在进行中,界线标志已确定。近年来,随着同位素测年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天文旋回理论的普遍应用,第四纪年代地层界线年龄在不断更新,天文轨道旋回控制的万年尺度气候事件可以作为全球对比的标尺。当前国际地层委员会第四系分会的主要任务包括更新统中、上阶底界金钉子的确立、全新统进一步划分和"人类统"概念的提出。  相似文献   
13.
郭盛乔  张祥云  葛云 《江苏地质》2013,37(4):509-514
以淮安市幅区域地质调查为背景,总结了第四系深覆盖区的野外地质调查方法。主要步骤为:(1)根据已有资料总结区域地质特征,通过踏勘、遥感解译和地貌分析布置野外路线;(2)应用点线法确定调查路线方向与精度;(3)根据居民点分布、地形变化和野生草本植物组合准确判断地质界线;(4)针对不同地层时代、微地貌、成因类型确定槽形钻揭露深度;(5)地质观察点布置在地层时代、微地貌类型、成因类型等界线上,用槽形钻揭露,垂直界线两侧各打1个槽形钻来确定地质界线点位置。  相似文献   
14.
里下河地区全新世自然环境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区域地质调查项目进行过程中,以几个典型地质剖面和钻孔为基础,讨论了里下河区域全新世地层的分布规律,研究了地貌分布特征;探讨了全新世古植被、古气候与古环境变迁以及历史时期自然环境变化特征。里下河地区全新世自然环境变迁经历了4个重要的阶段:(1)10~7.5 kaBP,以湖沼发育为主,海水曾经影响到本区;(2)7.5~4.0kaBP,海水入侵本区,自然环境以潮滩、滨浅海、潟湖等为主,最大海侵甚至可到达运河以西地区,但里下河仍然有部分地区未被海水淹没;(3)4.0 kaBP~1128 AD,海水全面后退,岸线在范公堤一线曾做长时间停留,形成西冈贝壳砂堤,断续分布,海水时常影响西部地区;(4)1128 AD以来,由于黄河南泛夺淮入海,改变了里下河地区的地表水系,苏北滨海平原迅速向海推进,此后里下河地区远离海水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宁晋泊沉积剖面碳酸盐含量及其古气候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华北平原宁晋泊地区南王庄剖面的14C测年和碳酸盐环境指标分析,表明宁晋泊地区28ka以来的古气候变化可分为9个阶段1.大约28000~25000aBP(12.90、11.25m),气候温暖偏湿.2.大约25000~22700aBP(11.25~9.70m),气温较低,抑制蒸发,晚期温度略有回升,碳酸盐含量有增加趋势.3.大约22700~17200aBP(9.70~8.05m),抱粉组合反映气温寒冷,碳酸盐含量较低,相对湿度较大,晚期有变干的趋势.4.大约17200~10600aBP(8.05~5.60m),气候非常干旱,湖泊水体大量蒸发,湖面收缩,产生了大量碳酸盐沉淀.5.大约10600~2600aBP(5.60~4.00m),孢粉组合反映早期偏凉,后期气候温暖,降水充沛,流域生物繁盛,有机质富集.6,大约2600~2270aBP(4.00~3.67m),气候不稳定,变化频繁的特点.7.大约2270~850aBP(3.67~0.60m),碳酸盐含量平均12.55%,变化较大,显示了当时湖泊环境不太稳定.8.大约850~220aBP(0.60~0m),是剖面的最顶部,碳酸盐含量低可能是受土壤形成过程中淋滤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17.
黄淮海平原地貌结构特征及其演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黄淮海平原地貌从地表到地下随时间变化进行了四维空间的研究,着重探讨了平原地貌结构和它的发育、演化规律,为本区地下水资源评价、国土整治和环境保护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河北宁晋泊地区2600年来古气候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今年宁晋泊南王庄剖面的孢粉,粘土矿物,粒度等数据和Porter等的粒度年龄模型建立时间标尺,划分出2600年来的气候冷暖变化阶段。基本特征如下:孢粉Ⅰ带,大约200aBP-630aBP,气候冷干;Ⅱ带,大约630aBP-1010aBP,气候温暖,上部偏干,下部潮湿;Ⅲ带,大约1010aBP-1165aBP,气候稍冷较湿;Ⅳ大约1165aBP-1350aBP,气候温暖潮湿;Ⅴ带,大约1350aBP-  相似文献   
19.
河北省黄骅市关家堡孔(HG1),孔深41.3m,地层连续、化石丰富、分辨率高,其所含微体化石,清楚地揭示了华北平原4万年以来两次大的突发性升温事件,据研究这两次升温事件在时序上与全球性的升温事件是同步的:第一次由冷变暖起始于40000aB.P.(沧州海进期);第二次为10000aB.P.(天津海进期)。第一次升温事件(沧州海进期)华北平原的年平均温度比今高7℃左右;比其以前的降温事件期(沧州海进与白洋淀海进之间的海退期)至少高13℃,如此大幅度的升温事件可能是受西太平洋赤道暖池扩张影响的结果。第一次升温事件期间存在着一个短暂的变冷事件。第二次升温事件期(天津海进期),其年平均温度比今高2~3℃。  相似文献   
20.
中国地质调查局近年组织实施了“长江经济带地质环境综合调查工程”,采用环境地质调查、评价、监测以及专题研究和综合研究相结合等方法,取得了一批重要的成果和认识:(1)构建了长江经济带地质资源环境综合信息管理与服务系统,系统梳理了长江经济带与重点区域的资源环境条件和重大地质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2)提出长江续接贯通时间是在距今75万年的早、中更新世之交的新认识;(3)探索形成流域5个系列生态修复示范关键技术和方法体系;(4)构建长江流域重大水利工程与地质环境效应研究方法体系,创建一套多模态传感器系统,提出重大水利工程对地质环境影响的新判断;(5)探索建立流域尺度地球关键带调查评价监测理论和方法体系;(6)创新应用“光纤技术”监测地面沉降和地裂缝、长江崩岸以及城镇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扰动取得突破,相关技术引领光纤监测技术发展;(7)自主研发机载航空高光谱仪,建立航空高光谱遥感综合调查技术方法;(8)探索形成流域3种尺度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8种国土空间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方法体系;(9)调查研究成果在支撑服务长江经济带国土空间规划、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支撑服务新型城镇化战略、重大工程规划建设、地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