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9篇
  免费   228篇
  国内免费   315篇
测绘学   135篇
大气科学   237篇
地球物理   271篇
地质学   559篇
海洋学   144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39篇
自然地理   96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8篇
  1963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31.
东海丽水-椒江凹陷构造样式与含油气远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丽水-椒江凹陷位于东海陆架盆地台北坳陷西部,其沉降过程经历了裂陷期、坳陷期、抬升期及区域沉降期4个阶段。盆地构造样式复杂,具有半地堑-地堑式结构并存、频繁变化等特征,断裂构造发育,主要有铲式、坡坪式、多米诺式、"Y"型、阶梯状、地垒和地堑等断裂构造组合。构造活动有效控制油气圈闭的形成,灵峰构造带(潜山构造带)、丽水西次凹中央反转背斜构造带、丽水西次凹屋脊断块构造带、椒江凹陷中部断块半背斜构造带为该区未来勘探的有利区带。  相似文献   
132.
利用2001年 Mw 78 可可西里强震InSAR同震测量结果,反演了青藏高原北部东昆仑断裂两侧地壳弹性介质差异.InSAR测量结果显示断层南侧的同震位移比北侧的大20%~30%.根据人工地震反射剖面建立岩石圈模型,以断层两侧杨氏模量差异和震源破裂深度为反演变量,通过有限元方法模拟实测得到的同震位移剖面.反演得到最佳断层破裂深度为20~22km,断层南侧杨氏模量相对北侧比值为81%~92%.结果表明,断层两侧弹性介质性质存在明显差异,由于构造运动作用,断层南部地壳不及北部地壳坚硬.前人利用地震层析成像和大地电磁测深等手段推断青藏高原内昆仑山断裂以南可可西里-羌塘地块地壳内广泛发育低速高导层,我们通过形变场力学分析得到与此相一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3.
在浙东新昌地区,新发现了一个由辉绿岩和花岗岩组成的复合岩体。辉绿岩主要由斜长石(An=45~55,50%~60%)、普通辉石(20%~30%)、普通角闪石(10%~15%)等组成,全岩 Ar-Ar 同位素年龄为109.1±2.8Ma;花岗岩主要由石英(25%~30%),钾长石(50%~60%),斜长石(An=20±,10%~15%)及少量的黑云母(<5%)组成,锆石 SHRIMP U-Pb 年龄值为129~109Ma,其最小年龄值109Ma 与辉绿岩的相同,证明辉绿岩和花岗岩近同时冷凝固结。在岩石地球化学上,它们同属钙碱性岩石系列,具有轻稀土元素和大离子亲石元素富集、高场强元素亏损等特点,稀土元素、微量元素配分型式基本相同,(~(87)Sr/~(86)Sr)_i=0.7074~0.7079,ε_(Nd)(t)=-3.5~-4.4,指示它们的微量元素和同位素发生过充分的交换。这与浙东晚中生代玄武岩-流纹岩复合岩流的相似,也与福建沿海同时代复合火成岩的基本一致。它们是起源于受消减作用影响的岩石圈地幔部分熔融而产生的玄武岩浆底侵,并与深融的壳源花岗岩浆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壳幔作用的产物。新昌复合岩体的发现与研究,为研究浙东地区和浙闽沿海的壳幔作用和构造-岩浆作用提供了一个新的实例。  相似文献   
134.
Based on the CINRAD Doppler radar data in Guangzhou and the lightning data in 2004 by power suppliers of Guangdong, statistical study is done by overlaying lightning’s position on radar’s echo. The result shows the followings. The concentrated period in which more negative lightning occurred at the middle levels (2 – 14 km), where radar echo was moderate (12 – 45 dBz), rather than at the low levels with the weakest echoes or at high levels with the strongest echoes. At levels 3 – 11 km, where the radar echo was between 10 dBz and 35 dBz, the area of negative lightning was much larger in central Guangdong than in the rest of the province. At levels 0.5 – 7 km where the radar echoes were between 44 dBz and 51 dBz, the probability for a point to have negative lightning varies from 0.4 to 0.7.  相似文献   
135.
低空急流对贵州夏季暴雨的作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万雪丽  杨静 《贵州气象》2007,31(3):16-18
普查2001—2006年5—8月的贵州暴雨过程,从天气学角度分析了低空急流与贵州夏季暴雨的关系,并分析了低空急流暴雨的动力和热力特征。指出贵州夏季暴雨的产生与低空急流关系密切,在41次暴雨过程中,有40次暴雨过程的产生都伴随有低空急流的出现,只有1次暴雨过程的产生没有低空急流伴随,而低空急流的位置决定了暴雨产生的区域。  相似文献   
136.
水震波与地震面波的对比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张子广  万迪坤 《地震》1998,18(4):399-404
利用同一地质单元内的水震波与地震面波资料进行对比研究,估算水位对含水层应力庆变的响应“格值”,选取唐山矿井水震波资料,唐山陆河地震台记录的地震面波资料,估算“格值”是9.182×10^-10/cm,即唐山矿井观测含水层垂直应变量为9.182×10^-10/cm时,井水位变化1cm。  相似文献   
137.
洱海沉积物重金属地球化学相及其污染历史研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高原封闭、半封闭型湖泊是气候和环境演化的敏感指示器,其沉积物记录具有连续性、敏感性和高分辨率的特点。高原湖泊沉积记录在恢复和重逆各种短时间尺度(千年、百年、十年)的气候和环境演化序列上,具有其它自然历史记录无法替代的优势,尤其在揭示近代环境污染历史方面更有其独到之处。本文通过对沌海沉积物重金属地球化学相的研究,利用因子分析方法,识别了沉积物重金属的主要来源和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因素,即:流域侵蚀作用、  相似文献   
138.
喀斯特区域的水化学不稳定性——以黔中地区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黔中地区是岩溶作用发育的喀斯特区域.1993年秋和1994年春末采自该地区不同类型水样的水化学分析表明:碳酸盐岩裂隙泉水呈中偏碱性,为[C]Ca-Ⅱ型;秋季离子总量、HCO3-及Ca2+浓度大于春季.裂隙泉水流经地表一定距离后,HCO3-降低,pH及SO42-、Cl-、K+、Na+明显增高.黄果树的天星桥、水帘洞及落水潭三个部位河水的SO42-、Na+以及Fe3+、NO3-等浓度的季节性变化也更加明显.春季因瀑布暴气,CO2的逸出,钙华生成更强烈一些.红枫湖作为喀斯特区域地表水的汇集地,HCO3-与SO42-的当量比值仅2.1~2.4;Ca2+与Mg2+比值上升为2.4~4.2,Cl-浓度较碳酸盐岩裂隙泉水增高1倍;Na+浓度增高一个数量级.说明流域内地表土层溶蚀及人为污染影响的增强.土层孔隙水属强矿化水,而湖水呈现过渡特征.碳酸盐沉淀作用、硫酸盐矿化作用及固氮氨化作用,导致水质组成的显着差异.  相似文献   
139.
川西泥石流分布特征与防治原则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川西地区受其独特的地形地貌、气候特征、区域性地质构造及强烈的地壳抬升影响,泥石流极其发育,为我国泥石流极活跃的区域。研究表明,川西泥石流的发育特征具有成带性、周期性、季节性和夜发性特点。文中还对川西泥石流危险程度进行划分,为环境保护、减灾防灾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0.
崔翼万  白文吉 《地质论评》1966,24(2):143-151
一、图解的目的及其应用范围本图解是通过超基性岩(包括由它变成的蛇纹岩)的主要化学成分求出其主要造岩矿物的含量,井以此确定岩石类型。其应用范围只适用于由橄榄石和辉石等组成的无长石超基性岩类及由它们变成的蛇纹岩。该图解只考虑了超基性岩的主要化学成分:MgO、《FeO》、CaO及SiO_2,而没有考虑碱性组分,因此,只适用于含少量碱性组分的无长石超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