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0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84篇
测绘学   40篇
大气科学   55篇
地球物理   22篇
地质学   181篇
海洋学   144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33篇
自然地理   7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5年   2篇
  1958年   1篇
  1936年   6篇
  193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61.
由于地球曲率等的影响,采用解析法计算大区域、小比例尺海域面积,会引起海域测量面积变形,影响用海面积的计算精度.通过分析解析法引起面积变形的特点,定量分析了纬度差、投影方式与中央经线选择、坐标转换等海域面积计算精度影响因子,提出可采取选择合理的界址点间距、恰当的中央经线、基于椭球面计算等方法来提高海域面积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162.
163.
天山托木尔峰南坡脚下的温宿县境内丰富的岩画形象地反映出古代这一地区牧民生活的情景:成群的牛、羊、马、鹿、骆驼;牧民用弓箭,石球狩猎;举家放牧;翩翩起舞;马拉车等等,说明古代龟兹地区人类活动的兴旺景象。  相似文献   
164.
The vertical structure of Planetary boundary layer over Arctic floating ice is presented by using about 50 atmospheric profiles and relevant data sounded at an ice station over Arctic Ocean from 22 August to 3 September,2003.It shows that the height of the convective boundary layer in day is greater than that of the stability boundary layer in night.The boundary layer can be described as vertical structures of stability,instability and multipling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relative warm and wet down draft air from up level and cool air of surface layer is significant,which causes stronger wind shear,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inversion with typical wind shear of 10 m/s/100 m,intensity of temperature inversion of 8 ℃/100 m.While the larger pack ice is broken by such process,new ice free area in the high latitudes of arctic ocean.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air/ice/water are enhanced.The fact helps to understanding characteristics of atmospheric boundary layer and its effect in Arctic floating ice region.  相似文献   
165.
利用2003年8月22日-9月3日中国北极科学考察队在北冰洋78°N浮冰站获得的近地层观测资料,采用整体输送法对北冰洋浮冰近地层特征参数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考察期间,雪面吸收的净辐射仅为3.6 W/m2,其中以感热和潜热向大气输送的能量分别占52%和31%,向海冰深层传导的热量很少;近中性层结条件下的平均拖曳系数Cdn为1.16×10-3,略小于75°N北冰洋浮冰上近中性层结的Cdn。与1999年75°N附近冰站观测结果的对比表明,当海冰密度及冰站所在浮冰的尺度不同时,海冰与大气相互作用的热力学和动力学过程的差异显著,在研究北冰洋地区海/冰/气相互作用对气候过程影响时,应考虑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66.
沉积型铀矿的形成与有机质存在密切联系。实验模拟研究表明:芳香有机酸在弱酸到弱碱性条件下很容易和铀酰根离子发生配位反应,它能通过羧基上的氧原子以多种配位形式和铀形成配位键。此结果验证了前人的一些结论,并直观地展现了有机质的主要官能团与铀离子在溶液中的一些迁移形式。模拟实验结果也显示了烃类在水热条件下对铀成矿的还原作用,它能将六价铀还原成四价铀而沉淀下来。  相似文献   
167.
米104井位于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与米103井相距350m,设计对接靶点垂深2536.05m,造斜点垂深2330m.水平段124.79m。该井设计为三开井身结构,在施工中,根据不同的岩性采用了不同的的施工工艺及不同的钻井液。米104井钻进深度至2789m时,泥浆全部漏失,达到了一次对接成功。  相似文献   
168.
介绍了应用钻井和三维地震资料来划分高精度(四级)层序和体系域的地震沉积学方法。其关键技术包括:(1)将地震数据进行90°相位调整来记录岩性,从而获得更完善的测井资料;(2)假设并解释沉积体系中连续的平面地貌特征。下面我们推荐一种新的解释方法,就是将高精度层序地层学的研究重点从解释垂直地震剖面转变为分析更加水平、分辨率更高的地震地貌信息。这方面的研究表明,有岩性限制的地震资料中,地层切片可提供通常为同沉积体系的连续地震图像。反过来,这种图像又可作为识别和划分高频体系域、层序边界以及层序地质年代范围的基础。在路易斯安那近海的中新统地层中,运用测井资料划分的四级层序或层序组,可通过地震资料来划分,地震数据体的主频为30Hz,相当于分辨率为30ft(10m)。所用的这一分辨率在井控外的地震覆盖区,对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进行精确再现非常有效。  相似文献   
169.
付兵  邱太宝  成体海 《探矿工程》2006,33(1):42-43,49
为了快速完成乐山市沙湾水电站泄压孔的造孔任务,根据工程技术要求和地层特点,使用空气潜孔锤钻进工艺,结合传统的钻探方法,加快了深厚砂卵石层的钻进速度,积累了经验,为今后在含水丰富的深厚砂卵石层中应用潜孔锤钻进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0.
持续的高温天气对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活动有重要影响,本利用1956—1999年44年气象资料对柴达木盆地南部地区持续高温天气的气候特征和环流背景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南亚高压中心位置偏北、偏东,华北高压的建立和维持,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合并是持续高温天气的重要环流背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