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9篇
  免费   97篇
  国内免费   94篇
测绘学   51篇
大气科学   92篇
地球物理   29篇
地质学   282篇
海洋学   25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1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132.
陈伯民  惠小英 《高原气象》1994,13(4):394-403
本文用Cressman逐步订正法和青藏高原气象科学实验资料对高原地区1979年6-8月中60个是次的FGGEⅢb级资料相对湿度场进行了订正和分析,然后利用一有限区域数值模式,选择两例高原低涡过程,用订正前后的FGGEⅢb相地湿度资料分别作初始湿度场进行了72h和48h预报试验。结果表明:高原地区相对湿度的高会位于其东南部,然后向西北逐渐递减,低值区位于高原西部。FGGEⅢb相对湿度场能较好地反映高  相似文献   
133.
GPS技术在铁路定测放线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结合具体工程——改建线路襄渝(襄樊—重庆)线增建二线十堰—旬阳段定测,采用GPS静态定位进行控制测量,并在此基础上采用GPS-RTK技术进行线路中线测量。实践表明,这种作业方法可以省掉不必要的中间环节,最大限度地减少外业工作量,从而缩短整个勘测工期。  相似文献   
134.
135.
136.
D型菌解无定形体的形成及其生烃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安娜  惠荣耀 《地质科学》1997,32(2):221-228
通过对准噶尔盆地部分油藏烃源岩的电子显微镜研究,在大量样品中检出D型菌解无定形体,其母质来源具有二元混合性,形成在弱还原─原环境中,生烃门限Ro值为0.4%,生烃期大约为0.4%-0.7%,是轻质油(或凝析油)和天然气形成的重要组分之一。在低演化阶段,由于细菌参加了对有机质的改造,使ⅡB-Ⅲ类烃源岩中富集氢,生烃能力变好。文章还初步探讨了芳烃化合物含量与菌解无定形体D形成的关系,指出当沉积体系中的硫和硫化氢与铁结合,形成稳定的黄铁矿物后,才有可能在Ⅲ型有机质中形成高含量的D型菌解无定形体。  相似文献   
137.
本文通过水文地球化学及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的研究,建立了日本鹿儿岛县阿多火山陷落盆地的地下热水系模式。在地热作用及火山喷气作用的影响下,深循环的海水被加热形成本源热水,本源热水在上升途中发生气一液分离,产生两类性质不同的地下热水.热水出露地表,由于浅层地下水的混入,形成了本区的指宿及开闻温泉群.浅层地下水及表层水有四种类型.  相似文献   
138.
大规模工程建设给城市提出了新的工程地质和环境工程问题.本文简要介绍了西安城市建设中的几个工程地质问题,以期引起对类似城市地质环境问题的重视和研究.  相似文献   
139.
李忠  赵燕来 《探矿工程》2004,31(2):53-53,56
介绍了在大直径钻孔中采用YT-1型压电陀螺测斜仪、CQ型光电多点连续测斜仪进行测斜的技术方法和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40.
沉积物源分析是认识盆山演化的重要途径.天山南麓库车坳陷不同剖面的砾岩碎屑、砂岩骨架颗粒、碎屑重矿物组分显示,它们的成熟度及演变时限总体可以类比,表明其成因演化主要受控于物源区--(古)天山的构造活动与造山作用.对碎屑沉积记录的综合分析进一步指示,天山物源总体以"再旋回造山带"类型为特征,其演变细节包括五期:①早三叠世古天山继承石炭纪以来的构造挤压和隆升,物源岩石类型主要为沉积岩、中高级变质岩,以"碰撞造山和褶皱冲断带"及"混合造山带"类型为特征;②中三叠世-中侏罗世构造活动较弱,代表高成熟度的"锆石-金红石-电气石"重矿物组合发育,主要物源岩石类型包括变质岩和酸性火山岩,与"弧造山带"以及"混合造山带"类型关系密切;③晚侏罗世-白垩纪,天山开始新一轮的构造挤压隆升,物源岩石类型复杂;④第三纪(特别是中新世)构造挤压和隆升活动加强,稳定性极差的碎屑"角闪石-辉石"组合增多,物源组分东西分异明显,西部沉积岩相对较多,物源构造属性趋向"碰撞造山和褶皱冲断带";东部结晶岩相对较多,物源构造属性复杂或以"混合造山带"类型为特征;⑤上新世南天山强烈隆升和向南推进,与前一阶段相比沉积岩物源增多,但物源构造属性基本同上.第④⑤两个阶段砾岩层和不稳定碎屑组合的发育除受控于天山强烈隆升外,可能还与气候环境的频繁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