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8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12篇
地球物理   10篇
地质学   52篇
海洋学   6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4篇
  1964年   7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为滿足农业对旷物肥料的要求,一九六二年我們在云南西部开展了鉀盐普查工作,按照就矿找矿的原則,根据已知盐泉和生产矿硐,运用水化学和岩盐取样等方法寻找钾盐。經过初步工作認为,并在一个矿区找到了古鉀盐层。含盐带是有远景的。已知钾盐矿点,处于两个褶皺隆起山脉间的断陷盆地中。此区自华力西运动末期已具盆地的雛  相似文献   
92.
现代青藏高原气候变化的几个特征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朱文琴 《中国科学D辑》2001,31(Z1):327-334
收集了1951~1998年青藏高原及其邻近地区217个地面测站的逐月气温, 最高、最低气温以及降水等要素的观测值, 探讨现代青藏高原的气候变化特征. 结果表明: (1) 青藏高原自20世纪50年代变冷至60年代, 之后又开始变暖直至90年代. 始于1935年的拉萨资料表明此站以40年代气温为最暖, 之后变冷到60年代, 60年代以后又开始增暖直到90年代, 拉萨90年代仍未达到40年代暖期气温. (2) 20世纪60年代以来青藏高原东侧和东南侧在3000 m以下存在一个变冷带, 85°~95°E间自南到北存在一个强变暖带. 变冷带和变暖带之间十分不连续, 存在着正、负交替的变化, 因而增暖不是随高度呈线性增加的. (3) 20世纪60年代以来, 高原自西南向东北以及3000 m以下东南地区存在一个降水减少带, 高原中心地区及3000 m以上西部为变暖而降水减少, 北部及南部为变暖而降水增加, 3000 m以下东南地区为变冷而降水减少.  相似文献   
93.
94.
1963年8月,作者在某地第三紀合硼泥岩上部的盐壳中发現了一种无色透明与石盐紧密共生的矿物。用水将石盐溶解后,矿物呈不溶物保存下来。在冶的稀盐酸中溶解时,見有大量硼酸晶出。后經詳細的矿物学研究,确定是一种含水的氯硼酸盐矿物,其化学式  相似文献   
95.
1963年6月至8月,作者等在我国某內陆盐湖进行野外調查时,发現了一种新的含水鎂硼酸盐矿物,經化学分析,計算其化学式为MgO·2B_2O_3·9H_2O,它的物理、化学特性均与苏联物理化学家A.B.Hиколаев于1947年在实驗室內合成的二硼酸鎂(циборат)极为相似,在自然界这种矿物还是首次发現。为了紀念我国地貭事业創始人之一和地貭教育事业的导师——章鴻釗老先生(1877-1951),我們把它命名为章氏硼鎂石(Xунчжа-оит,Hungchaoite)。  相似文献   
96.
克鲁-冲木达铜金矿带位于西藏南部扎囊-桑日之间,累计估算铜金属资源量达200多万吨,具有理藏浅、规模大、品位高、杂质少、可综合利用元素多、矿石质量好、易开采的特点,矿床受地层岩性、构造、岩体等因素控制。通过研究,认为该区铜金矿成矿有六大规律。  相似文献   
97.
介绍了在山西地震分析预报信息网络系统(SXAPnet)环境下对地震系统不同单位、不同类别的文件进行统一管理的方法。叙述了用户通过网络共享各种信息资源(包括文本文件、数据库文件、图形文件等),并在用户权限允许范围内对文件进行操作的方法。  相似文献   
98.
三块铁陨石的化学成分、矿物组成与构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欧陽自远  佟武 《地质科学》1965,6(2):182-192
我们曾对河北商都、广西南丹和內蒙涼城鉄陨石的矿物、化学成分及其形成条件作过初步讨论。本文着重叙述新疆准噶尔乌什克、內蒙乌珠穆沁和內蒙丰镇鉄陨石的化学组成、矿物成分和结构构造。乌什克铁陨石的外形、物理性质与化学组成曾有过报导,乌珠穆沁铁陨石的矿物与化学成分也曾有过研究,但本文所述的三块铁陨石的化学组成、矿物成分和结构构造都还沒有进行过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99.
年5月4日中共湖北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团中央湖北省委省青联在武汉洪山礼堂联合为第二届﹃湖北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隆重颁奖作为唯一的气象工作者陈正洪榜上有名陈正洪是湖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高级工程师他自年研究生毕业参加工作至今曾先后主持或参与了m寀斚羁蒲锌翁猞僬馄诩渌叫讦娴乩硌Пé绂郐娲笃蒲Е绂郐嬗τ闷笱Пé绂郐孀匀辉趾ρПé绂郐嫜彝亮ρЕ绲裙胰ㄍ萍计诳戏⒈硌趼畚膖搖斢嗥倨渲杏?篇论文或论文摘要被有关国际学术会议收录l媢敹嗥畚谋还饣蛭夜厶ǖ厍钠诳鸡谕宝偎骨…  相似文献   
100.
GPCP与中国台站观测降水的气候特征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中利用GPCP降水资料和中国大陆740个台站雨量计降水观测结果,分析研究了1980—2000年中国大陆范围内两者的异同。平均降水率分布结果表明:在中国台站雨量计分布密集地区(100°E以东)两者的多年年平均、季平均和月平均降水率分布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即均能表现自春季至冬季中国大陆降水分布自东南向西北伸展,然后向东南后退的气候变化特点。对长江中下游、华北、东北、西南的降水距平随时间的变化分析表明,两者的月距平随时间变化也具有很好的相似性,相关系数均超过0.8。差异分析还表明,由于中国降水季节性变化和台站雨量计密度不均匀,造成春秋冬三季节GPCP和台站雨量计之间的差异较小,而夏季差异较大。总体上GPCP有过高估计降水率的趋势。在GPCP逐月降水资料既能很好地反映出100°E以东中国大陆降水的气候分布,又能很好地表示出上述地区降水量异常变化的基础上,我们利用GPCP降水资料对青藏高原和中国大陆西北地区西部降水分布及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世纪80年代前期青藏高原西部降水偏多,而90年代后降水量减少;中国西北地区降水总体偏少,但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