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1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63篇
测绘学   112篇
大气科学   88篇
地球物理   47篇
地质学   148篇
海洋学   8篇
天文学   19篇
综合类   74篇
自然地理   2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31.
研究了多传感器集成的车载自动化精密三角高程测量系统的原理与关键技术,利用Visual Studio.Net2008设计了自动化高程测量系统,实现了代替二等水准测量的应用。  相似文献   
432.
乳腺良恶性肿块CT灌注的血流特征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乳腺良恶性肿块CT灌注的血流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22例乳腺癌和11例良性肿块均为手术或穿刺活检证实。先螺旋CT平扫,选定层面行多灌注扫描。使用perfusion3软件包分别测量乳腺肿块边缘区域、肿块中心区域的血流量、血容量及表面通透性乘积,并对乳腺良性病变与乳腺癌、肿块边缘区域与肿块中心区域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乳腺良性肿块的周围与中心的各灌注值没有差别。良性肿块与乳腺癌BF、BV及PS的均值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乳腺癌边缘与中心区域BF、BV及PS的均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T灌注可以间接地反映了乳腺肿块的生物学行为,对乳腺癌的诊断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33.
作为西南地区主要的水稻产区,成都平原近年来面临日益严重的干旱问题。为确定该地区水稻最适宜的播种时期,提高抗旱能力,本文以广汉地区为例,采用气候倾向率法分析1991—2020年不同播期水稻生育期的气候资源特征,并通过作物水分亏缺指数(Crop Water Deficit Index,CWDI)评估水稻生育期的干旱程度。结果表明,近30 a来研究区各播期水稻的气候特征均表现为日照减少、日均温上升、降水量增加的趋势。随播期推迟,水稻全生育期日照时数整体减少,日均温、降水量均呈上升和增加趋势。CWDI随水稻发育逐渐减小,各播期水稻在生育前、中期缺水率较高。不同播期水稻生长期内均以轻旱、中旱为主,其次是重旱,特旱最少。研究区3月下旬至4月初的气候资源配置最优,是最适宜水稻播种的时期;3月上旬及中旬播种应选择抗旱品种,而4月中下旬播种则需防范重旱对作物需水期的影响。  相似文献   
434.
宣伟  花向红  邹进贵  贺小星  赵不钒 《测绘科学》2019,44(10):101-108,116
为了削弱邻域尺寸选择对基于主成分分析(PCA)的点云法向量估计精度的影响,自适应处理尖锐特征点云,该文提出了自适应邻域的PCA点云法向量估计方法,利用点云局部邻域协方差矩阵,构建了局部邻域维度特征信息熵函数,根据熵函数最小准则,实现了点云自适应最优邻域的估计,在此基础上进行PCA法向量估计。分别对模拟点云和实测点云进行了法向量估计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方法能够显著提高包含尖锐特征的点云法向量估计精度。  相似文献   
435.
436.
针对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变形监测时间序列中粗差多、大小分布区间大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分析的改进型3σ粗差探测方法。利用实验模拟数据和实际工程数据,分别对该方法的探测效果同常规3σ法和四分位间距(inter-quartile range,IQR)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改进型3σ粗差探测法相对于常规3σ法和IQR法,不仅在总体探测率上效果更好,而且对探测3σ~5σ粗差的优势更为明显,满足了高可靠性的GNSS变形监测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437.
由于通常的合成孔径雷达结构复杂,尺寸与自重大,价格高,因此主要在卫星和大中型飞机上作为探测器以及在军事上使用。而如今,无人机(包括固定翼以及旋翼机)发展极为迅速,无人机上配置的光学传感器已经十分丰富(被动传感器如普通相机、高光谱相机、热红外相机、紫外相机,以及主动的激光雷达等),但是一直缺乏一种合适的微波雷达作为无人机载荷。虽然目前也有一些小型合成孔径雷达,但是由于价格或者重量等原因,并不适合用于民用无人机。为填补这一产品空白,我院研制了一种重量、体积、功耗、价格都适合于民用无人机的超小型合成孔径雷达,称为P-SAR,不仅可以用于遥感测绘、军事侦察,同时也是一种很好的教学实验仪器。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超轻型合成孔径雷达P-SAR的基本原理与结构以及主要特点,而后对P-SAR的主要性能做了测试。最后,对P-SAR的应用前景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438.
439.
利用位于华蓥山断裂带的重庆荣昌井水温数字化分钟值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该井水温对2008年1月—2021年9月全球MS≥7.0、川滇地区MS≥6.0、重庆及周边地区MS≥4.0共273次地震的同震-震后响应动态特征,对井水温同震优势方向成因和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获得以下认识:①荣昌井水温同震-震后响应能力较好,对近震和远震均可记录到;该井水温同震响应由深及浅的顺序发生,响应持续时间随观测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响应幅度随观测深度的增加而减小,且该井水温同震-震后响应持续时间较同井水位的长;②自观测以来,荣昌井多层水温同震响应方向均为上升,说明单个井水温对不同地震的同震响应存在优势响应方向,水温的同震特征更依赖于井孔自身观测条件的影响;荣昌井水温同震响应优势方向上升可能是地震波的扰动造成井下深部气体释放,并沿裂隙上升进入井含水层系统而引起;③荣昌井水位-水温对中、远场地震的同震为同向上升正相关关系或振荡—上升,对近场地震的同震为水位下降—水温上升的反相关关系,可能是近场地震和中、远场地震引起的水位同震响应变化机制不一致所致;引起荣昌井水温同震变化的地震波能量密度e(r)>10-5J/m3,而引起荣昌井水温和水位同震反向变化的地震波能量密度e(r)>1J/m3。  相似文献   
440.
利用中国国家级地面气象站基本气象要素日值数据集(V3.0)和欧洲中心1°×1°的再分析资料,对2016年夏季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一次暴雨过程的湿Q矢量进行了诊断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此次暴雨过程中,雨带始终呈东北—西南带状分布,累计降水量最大值在450 mm以上,具有降水历时长、总量大、强度大、降水集中、雨带稳定的特点。中低层非地转湿Q矢量散度场(700 hPa、500 hPa)能较好地表现出暴雨落区的分布特征,其负值区可作为预报降水的有利工具,但总体来说500 hPa的诊断效果不如700 hPa的好。此次暴雨过程都伴有明显的上升运动,尤其7月1—3日整个大气上升运动更为明显,对流活动旺盛,对应1—3日的降水强度也很大。垂直运动的上升区与湿Q矢量散度的负值区始终保持一致,并与暴雨区对应较好。Q~*_x和Q~*_y的正负值在东西方向上相间排列,暴雨区上空是Q~*_x和Q~*_y正负值的交汇处,而交汇处是两个次级环流圈共有的上升气流区,上升气流携带低层的暖湿空气,为此次暴雨过程创造了有利的水汽辐合条件,有利于暴雨的形成和维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