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1篇
  免费   250篇
  国内免费   258篇
测绘学   171篇
大气科学   288篇
地球物理   331篇
地质学   647篇
海洋学   181篇
天文学   47篇
综合类   153篇
自然地理   10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61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4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Introduction Yunnan is a very active region of earthquake in China. Since Yunnan Regional Seismological Network established in 1965, 37 years have past and thousands of seismic events have been recorded. Among them, 9 are great earthquakes of M7.0, more than 150 are moderately strong earthquakes of M =5.0~6.9 and about 6 000 are earthquakes of M3.0. Figure 1 shows the epicenter distribution of M3.5 earthquakes occurred in 1965~2002 in Yunnan region and Figure 2 the magnitude-frequency dis…  相似文献   
992.
受热液蚀变影响的侵入岩能否给出合理的矿物Rb-Sr等时线年龄是同位素年代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对月山岩体中的一个石英闪长岩样品进行了研究,对蚀变程度不同的矿物进行了氧同位素分析以及Rb-Sr等时线定年。各未蚀变矿物与石英构成的矿物对氧同位素表观温度的大小为:石英-角闪石对(470±15℃)>石英-黑云母对(340±10℃)>石英-斜长石对(265±20℃),表明了岩石在冷却过程中的氧同位素退化平衡。与此相应,3个未蚀变矿物(黑云母,角闪石,斜长石)的Rb-Sr等时线年龄为137.6±1.2Ma(MSWD=0.07),等时线的线性非常好,且与前人得到的Ar-Ar年龄在误差范围内一致。而石英-蚀变黑云母对的氧同位素表观温度(310±10℃)和石英-蚀变钭长石对的表观温度(325±25℃)与相应石英-未蚀变矿物对的相比,发生了显著改变,表明这两种矿物的氧同位素体系在蚀变过程中受到了扰动。但是未蚀变和蚀变共6个矿物的Rb-Sr等时线年龄为136.81±0.77Ma(MSWD=0.81),此等时线的线性也很好,且年龄与未蚀变矿物的在误差范围内一致。由于蚀变的影响,蚀变黑云母和斜长石的Rb、Sr含量和Sr同位素比值都发生了变化,但是蚀变矿物的~(87)Rb/~(86)Sr和~(87)Sr/~(86)Sr比值沿着等时线移动,因此等时线年龄不变,指示了蚀变时相当于全岩成分的内部流体与矿物之间的同位素交换。这表明受内部流体影响使花岗岩发生低温热液蚀变时,即使氧同位素体系受到扰动,Rb-Sr等时线仍可以有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993.
海温异常对江淮流域入梅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江淮流域入梅期与海温场的相关分析,以及对海温异常年大气环流的合成分析,研究了海温异常对江淮流域入梅的影响。结果表明,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的海温异常对江淮流域的入梅期有较大影响,前一年11月至当年6月西太平洋暖池的海温偏高(低)时,江淮流域入梅早(晚)。2~5月中太平洋的海温偏高时,江淮流域入梅偏晚。5~6月,马斯克林高压附近的海温对入梅期有较好的指示意义,高海温对应早入梅,而低海温对应晚入梅。2~4月以及2~5月西太平洋暖池附近的海温对江淮流域的入梅也有较好的指示意义。6月,台湾以东以及南大西洋的海温异常对入梅期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994.
利用统计分析和CCM3数值模式研究了印度洋、南海和东南沿海同期海温异常对江淮梅雨的影响。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印度洋、南海和东南沿海的正 (负) 海温异常对应于江淮流域的多 (少) 雨。对OLR资料分析表明:当印度洋OLR为正 (负) 距平时, 江淮流域OLR也为正 (负) 距平, 但南海和东南沿海OLR多为负 (正) 距平。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当印度洋为正海温异常时, 中高纬地区的阻高偏强, 江淮流域为多雨区; 印度洋为负海温异常时, 东亚沿海出现江淮流域旱年的环流形势, 与统计事实相符合。  相似文献   
995.
中巴资源一号卫星在遥感领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章以实例对中巴地球资源一号卫星的资料在林业、水利、环境监测、荒漠化等领域中的应用和研究做了总结,以反映中巴地球资源一号卫星的应用成果,其中部分应用研究成果已纳入了遥感应用的运行性系统,这表明中巴地球资源卫星资料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正在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6.
描述了系统需求元模型的概念体系.提出了系统需求元模型的内容.描述了系统需求定义与分析的流程,最后采用了一种层次描述法与Petri网描述法相结合的形式化描述方法对系统需求的结果进行描述。  相似文献   
997.
分析大姚6.2,6.1级间歇性双震地震序列的地震波、地震活动变化,以类比方法分析了同震型的1976年盐源-宁蒗6.7,6.4级地震序列,1971年普洱6.7,6.2级地震序列,寻求第二主震的前震活动特征,结果表明:大姚6.2级与盐源-宁蒗6.7级序列中均出现一组P,S波振幅比为直线的前震;双震序列在第一主震后20~60d内,出现3,4级地震频度增高与b值、h值偏离余震衰减准同步异常的现象,第二主震临震前数天出现3,4级地震平静,与第二主震时间间隔仅2~9h,相距震中8km内发生3级显著地震。为预测预报间歇性双震序列的第二主震提供了一定判据。  相似文献   
998.
秦嘉政  钱晓东 《地震研究》2005,28(4):307-312
介绍了利用矩能比估算地震波辐射能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云南地区1900—2004年M≥5.0强震的地震波辐射能量释放的时空分布,认为:①统计期问的能量释放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上具有明显的非均匀性,前65a的能量释放为22%,后40a为78%,且约87%的能量释放集中在云南7个主要地震带,其余地区仅占13%左右;②云南地区强震活跃期和平静期累计释放能量的统计结果显示,5个平静期期间的累计释放能量折合震级均在6.8—7.2级之间。云南进入第5个平静期已接近10a,期间累计释放能量折合成震级约为6.8级,与前4个平静期的时间间隔和能量释放相当,表明云南地区进入新一轮强震活跃期的危险性正在逐渐增大,云南东部地区可能是强震发生的危险区。  相似文献   
999.
使用交换树脂TRU Spec同时分离REE、U、Th、Pb及其他的元素,然后用阴离子交换树脂纯化Pb并用萃淋树脂分离纯化Sm和Nd,Sm、Nd、U和Pb的定量测定借助同位素稀释法,Th的定量测定则用ICP-MS分析,Nd和Pb同位素组成分析用质谱法(TIMS),从而实现独居石U-Th-Pb-Sm-Nd联合定年。用这种方法可以在同一样品上,同时得到U-Th-Pb和Sm-Nd同位素年龄记录。白云鄂博矿床白云石型稀土矿石中12个单颗粒独居石的U-Th-Pb-Sm-Nd同位素联合定年给出Sm-Nd等时线年龄为1008±320 Ma,其中8个独居石的Th-Pb等时线年龄为1231±200 Ma,此二年龄在误差范围内相似。在同一组独居石样品上得到一致的Th-Pb与Sm-Nd的中元古年龄,表明白云鄂博在中元古代的稀土成矿作用是可能的。本文独居石的Th-Pb 和Sm-Nd年龄与以前报道的独居石加里东期Th-Pb年龄差别很大,此问题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00.
采用一种新的统计检验方法对VAN方法在1987 ̄1989年间预报成功率和随机采样地震目录获得的成功率之间进行了对比(成功率是把成功预报的次数与所发出的预报总次数的比值)。与以往的检验不同,这次检验所采样的分布是从1960 ̄1985年间的历史地震空间和震级的分布所得出的。VAN方法预报成功率以延时22天为计达67.9%,而在NEIC人武部目录上随机极样中仅为37.2%,可达到上述指标(67.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