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6篇
  免费   212篇
  国内免费   196篇
测绘学   124篇
大气科学   107篇
地球物理   224篇
地质学   624篇
海洋学   120篇
天文学   46篇
综合类   67篇
自然地理   8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87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5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6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近年来,在监视预报地震的实践中,经常遇到有显著前兆异常而无近震与之对应的情况,此即所谓“无震异常”。1979年冬至1980年春,我省靖远—天祝一带出现一批地下水动态异常,异常之强烈及其展布范围之大,为近十年来所罕见,同时伴有一些其它前兆异常现象,但至今该地区没有发生5级以上地震。  相似文献   
992.
砂岩碎屑组分与板块构造位置关系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近年来,“碎屑模型”和“颗粒指数”概念的提出使得砂岩碎屑组分的研究进入了宏观地质学的实用领域.碎屑组分一物源区类型一板块构造背景研究已构成有机的整体,成为沉积学与板块构造学紧密联系的纽带之一.本文综述了这方面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993.
无线电通信是利用空间作为传递媒介,天线把信息转换成适于在空间传播的电波,其性能直接受气象条件的影响。天线以外的通信器械可以安装在房屋和掩体等内保护起来,因此可免受气象条件的影响。所以,本文只对暴露在严酷气象条件下的天线的设计,特别是宇宙通信和无线电望远镜等使用的大口径可动天线的设计中如何考虑气象条  相似文献   
994.
铬铁矿石痕量稀土元素预处理中子活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995.
996.
前言对废弃物的处理,尽管排出量年年在增加,但是,由于对废弃物处理的设施建设不充足,因此最近各地对废弃物不适当的处理和违章投弃等现象仍频频发生。废弃物可分为消费活动中产生的一般投弃物和产业活动中产生的产业废弃物。在一般废弃物中,处理最困难的是生活垃圾,最近,堆肥化试验已在各地见到,但其多半是焚烧或填埋。  相似文献   
997.
地闪定向仪(DF)的测站定向误差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地闪定向仪(DF)网络已广泛使用,而国内目前又无方便有效的定向误差估计方法,本文试图用气象台站资料寻找一种方便可行的定性判断方法,并给出测站可能的定向误差分布图。同时,我们还用DF网络的资料作了包括其工作范围内的雷暴日和落雷密度在内的统计分析,得到的落雷密度在考虑实际情况后与用其它方法得到的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998.
999.
本研究根据 WWSSN 的长周期远震体波记录,采用广义反演技术确定了1966至1980年期间发生在西藏高原及其周围地区的11个主要浅源地震的地震矩张量,同时得到了震源时间函数和震源深度.部分地震的地震矩张量解明显地偏离双力偶模型,偏离的程度似乎与震源机制参数有关.所分析的地震具有较浅的震源深度,均分布在上部地壳范围内.由最佳双力偶模型所得到的震源机制解与印度洋板块向东北方向移动与欧亚板块相碰撞,以及西藏高原向东移动的假设相一致.尺度关系分析表明,板内地震的应力降系统地高于缝合线附近地震的应力降.地震过程持续时间随着地震的规模而增长,但对于相同规模的地震,缝合线附近地震的持续时间长于板内地震.以上结果反映了大陆内部地震的地震矩张量的特征,并暗示缝合线附近地震具有与板内地震不同的发震环境和震源过程.   相似文献   
1000.
现代黄河三角洲^210Pb剖面的标准化方法—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业渝光  和杰 《地理科学》1992,12(4):379-38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