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50篇
测绘学   29篇
大气科学   49篇
地球物理   36篇
地质学   132篇
海洋学   24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3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4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10篇
  1940年   1篇
  1937年   1篇
  1935年   1篇
  193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The occurrences of the Viviparid shells in palaeontic state as well as inrecent form are recorded as abundant from various districts of Yunnan as far asthe old records show.During the later half of the last century,Neumayr,Nevill,Anderson,Mabille,Heude,etc.,the more recently,Dautzenberg,H.  相似文献   
72.
浮游植物种间竞争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竞争是生态学的重要概念,在群落组建和结构维持中具有重要地位。近年来,竞争理论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关于浮游植物种间竞争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概述了竞争的最新理论进展,分别介绍了利用性竞争和干扰性竞争的研究现状及其有代表性的实验,然后针对水生生态系统分别介绍了营养盐、细胞初始密度、盐度、光照、温度等对浮游植物生长与种间竞争的影响。  相似文献   
73.
以西巴兰线为界,南海南部划分出两种不同的地貌单元。西部为巽他大陆已消亡的被动大陆边缘,裂谷开始在始新世(约46Ma),停止在19—21Ma(磁异常6),海底扩张比中国大陆架晚得多。破裂间断持续约3—5Ma,是以中中新世不整合面为标志,在沙捞越陆地也存在。裂谷后地层的年代约始于16Ma,覆盖在裂谷地形之上。东部为会聚边缘,在中中新世演变为碰撞带。 巽他陆架除局部深盆地外,具有统一的约30km的厚度,并延伸到约200m的水深。陆坡狭窄。从陆隆(危险区)的水深从500m变化到大陆-大洋过渡带的3.5km水深,宽度为170至330km。 拉让三角洲延伸到陆架和陆坡。其后裂谷沉积物覆盖在危险区裂谷期的最高地形。在东部,后裂谷沉积物较薄,仍然没有完全覆盖裂谷期的地形。单面山地貌显然支持南沙群岛的碳酸盐岩隆结构,其陆坡在2—3km水深突然抬升。 沙巴和文莱边缘曾经是会聚的碰撞带。陆地地质指示中生代蛇绿岩基底。主要碰撞特征是,西科迪勒拉山主要由始新世至早中新世砂质的浊积岩组成,在西克拉克山主要是渐新世至早中新世(32—18Ma)的岩石,其幕式抬升发生在14—8Ma的整个上中新世和上新世。2km深的西北婆罗洲海槽可能是会聚阶段的残留,而且也是碰撞的前渊。 石油丰富的巴兰三角洲,形成于西科迪勒拉山的抬升和剥蚀,其范围甚至延伸至西北婆罗洲海槽。有证据表明被动边缘的陆隆(危险区)已经俯冲在沙巴之下,并引起西科迪勒拉山的抬升。因此,西巴兰线将西部的消亡被动边缘与东部的碰撞带截然分隔,现在显然表现为一条大的右旋转换断层。  相似文献   
74.
去冬今春以来,建设台湾海峡隧道的话题成为舆论的热点。各种新闻媒体竞相报道,海内外华人反应强烈。《海洋世界》编辑部就收到许多读者的来信、来电,要求介绍“台湾海峡隧道”的情况。为此,本刊编辑部派记者弟增智、金星宇专门采访了清华大学2 1世纪发展研究院台湾海峡隧道论证中心主任吴之明教授。现将采访内容如实奉上,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5.
陕北煤矿区是我国重要的产煤基地,煤炭大量开采后会引起地表沉陷和景观扰动。以陕北柠条塔矿沉陷区为例,针对该区域内黄土丘陵地貌特征,通过室内统计分析、现场调研、定性定量相结合等方法综合分析地表景观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景观模式规划设计与布局,为此地貌类型中地下开采矿区景观规划提供借鉴。结果发现,地上景观存在4个问题:自然景观碎片化,生态环境缺乏整体布局;煤炭地下开采动态化,地上景观规划缺乏联动机制;土地资源利用低效化,景观生态?产业经济缺乏有机链接;环境土质干旱瘠薄化,景观再造与技术支持缺乏联系。针对这些问题构建坡度坡向分级为基础的区划规划模式,“三期两带”的时空规划模式,以复合种植模式为主的植物组合规划模式,以微生物菌肥、无人机飞播、矿井水再利用为主的技术规划模式,并进行了生态–经济–社会的综合效益分析,为煤矿区的后续生存发展、生态经济的升级转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6.
张勇  吴胜刚  张亚萍  刘伯骏  龙美希  邹倩 《气象》2019,45(2):180-190
本文基于SWAN雷达拼图产品,选取了组合反射率因子、组合反射率因子水平梯度、回波顶高及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作为识别参数,采用模糊逻辑法对暴雨过程中的对流云与层状云降水进行了分类试验,对发生在重庆的12次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分类结果进行了验证。并以ADTD地闪资料作为对流云降水的实况观测数据,分别采用了四种不同半径的空间匹配与四种不同时间匹配方式对识别出的对流云降水产品进行了定量检验。检验结果显示:随着空间匹配半径的增大,正确率明显提高,而6 min地闪相对于6 min拼图产品提前6、3、0 min及滞后3 min四种时间匹配方式,其正确率变化很小。对于12次暴雨过程的总体评分较高,检验方法具有清楚的物理意义,在不同的时空匹配方式下的评分结果符合实际情况,同时说明对流云与层状云降水分类效果较好,也是对对流云降水识别定量检验的一次探索。  相似文献   
77.
赵希 《地质与勘探》2021,57(3):667-675
裂缝发育程度及其平面展布是影响低孔特低渗储层有效、高效注水开发的关键。鄂尔多斯盆地樊学油区长8油藏及周边油藏投产油井存在砂岩裂缝发育区含水上升快、裂缝侧向油井水驱开发效率低等问题。本文基于岩心、声电成像测井资料标定常规测井资料,选取特征参数构建裂缝识别综合指数,实现樊学油区长8储层中砂岩裂缝的识别。依据识别结果绘制砂岩裂缝平面展布图,进而结合区域构造应力场及沉积特征分析裂缝发育的控制因素及其对生产开发的影响。研究表明,基底断裂中生代以来的重新活动控制了樊学油区裂缝的形成与展布,裂缝优势展布方位为北北西向和北东东向,砂岩裂缝的发育程度受区域构造应力场、砂体厚度以及岩层组合等因素影响。裂缝发育区油井具有初产高、产量递减快的特点,因此,在实际生产开发中,需要选择合适的注采井网,尽量采用大井距、小排距的方式提高驱油效率。上述认识为油藏开发部署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8.
雷文智  陈冬霞  张芮  刘子驿  张少敏 《地球科学》2021,46(10):3657-3672
川中地区下侏罗统自流井组大安寨段湖相页岩非均质性强,有利岩性组合的研究对目标层段的选取较为关键.通过对21口井的岩心观察与描述、有机质含量与主微量元素测定等,划分了岩性段及组合类型,并探讨了各组合类型特征.结果表明:大二亚段页岩层系主要发育泥质介壳灰岩、灰黑色页岩、含介壳页岩3类岩性,针对其生物介壳发育的特征,识别出特殊的介壳层岩性段;进一步总结出4类岩性段类型,A块状介壳灰岩段、B页岩与介壳层互层段、C页岩夹介壳层段、D纯页岩段.4类岩性段的古环境特征差异反映了不同的页岩油潜力,半潮湿-潮湿的古气候、较高的古生产力、合适的沉积速率,以及缺氧还原、半咸水-淡水环境有利于有机质的富集与保存,由此综合优选出有利岩性段类型为C页岩夹介壳层段,D纯页岩段次之.   相似文献   
79.
针对在城市复杂环境下弱信号定位测姿精度低的问题,该文将实时动态差分技术与惯性导航系统/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深耦合接收机定位测姿系统进行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惯性导航系统/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实时动态差分技术三组合的高精度定位测姿的方法。该文对惯性导航系统/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实时动态差分技术三组合高精度定位定姿方法涉及到的核心技术进行介绍,详细分析了影响定位测姿精度误差因素,并将该方法应用于新一代测绘车上,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际跑车实验证明了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80.
1999年3月5日,我国常驻国际海底管理局代表处代表,在牙买加以中国政府的名义向国际海底管理局提交了《中国多金属结核开辟区20%区域放弃报告》,标志着从这一天起,中国正式圈定了自己在太平洋海底的“蓝色矿区”。这一行动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在国际公海上终于有了一块属于自己的“后备资源基地”,并拥有了对该区域多金属结核矿的专属勘探权和今后商业开发的优先权。我国圈定的这块海底区域位于东太平洋海盆C-C 断裂带,在夏威夷岛的东南方向,西经138°~157°,北纬7°~14°,水深在4900~54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