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8篇
大气科学   35篇
地质学   3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41.
<正>引言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地面气象观测系统规模越来越大,观测项目越来越多,一个县级气象局可能会有二三十台计算机在运行,属于观测系统的就有十几台,地面观测、土壤墒情、闪电定位、全球定位系统气象观测(GPS/MET)等每个观测项目对应一套数据处理系统。观测的集成度不高、观测系统建设的目的性不强,造成离综合气象观测系统的发展目标以及需求牵引原则、综合统筹原则、可持续性原则、标准化原则越来越远。自动气象站技术和综合观测  相似文献   
42.
黑龙江省玉米播种下限温度指标阈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平  姜丽霞  王萍  季生太  朱海霞 《气象》2020,46(8):1089-1097
利用1981—2005年黑龙江省13个玉米观测站资料,采用聚类分析及典型年分析法,研究玉米播种下限温度指标,并用2006—2018年观测数据及大田分期播种试验数据对指标进行验证。研究表明,地温是玉米大田播种的主要影响因子,日10 cm平均地温可以作为最低温度界限指标的指示值。日10 cm平均地温6.0℃为玉米不能播种的最低界限指标;日10 cm平均地温6.0~8.0℃为玉米可以播种的最低界限指标,少数玉米遭受低温灾害;日10 cm平均地温8.0℃为玉米安全播种的最低界限指标。  相似文献   
43.
黑龙江省玉米干旱与低温冷害复合逆境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81—2016年黑龙江省玉米农业气象观测站的资料,引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中水分亏缺指数(KCWDI)、≥10℃积温距平(H)指标,分别对玉米出苗—乳熟期干旱、低温冷害进行判识,规定同一站、同一年内干旱、冷害均有发生为两种灾害复合发生,并分析其时空分布特征,以数理统计方法构建KCWDI和H与玉米产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