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2篇
地质学   4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21.
作者通过川西造山带1:5万区调实践,初步提出了构造岩片填图法:首先测制构造-地层综合剖面,填制带状构造-岩性图(走廊地质图),初步判断分区主断面,划分构造岩片,建立各岩片的岩石地层拄或构造地层柱,确定正式和非正式的填图单位;第二是联带成面;第三是全面综合研究,典型解剖,完善测区构造宕片及其岩石地层和构造岩石地层单位的划分;最后是完成组图的编制。  相似文献   
22.
三叠系西康群碎屑岩主体为一套浊积岩复理石建造。通过对西康群砂、泥岩地球化学组成特征研究,认为其物源来自康滇古陆表壳岩及其上覆的盖层沉积,大地构造属性为被动大陆边缘到活动大陆边缘再到多岛弧的转化。  相似文献   
23.
本文对中侏罗统沙溪庙组泥质岩的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特征进行了研究,并讨论了物源区性质以及风化特征。物源区以长英质岩石为主,指示化学风化程度的CIA指数及成分成熟度的ICV指数,表明经历了低-中等的化学风化作用,反映了中侏罗世的半干旱气候环境。  相似文献   
24.
四川盆地中侏罗世是恐龙最为繁盛的时期,该时期的沙溪庙组中广泛分布有成土作用形成的钙质结核,对此钙质结核的碳、氧同位素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钙质结核的δ18O值在-10.50‰~-7.783‰(PDB)之间,平均值为-9.34‰,δ13C值在-9.30‰~-5.07‰(PDB)之间,平均值为-7.06‰。钙质结核的δ13C值表明这一时期四川盆地的植被以C3植物类型为主;利用Cerling的模型,推测大气CO2的浓度(分压)在1 400 ppmV~2 800 ppmV之间。中侏罗世沙溪庙组钙质结核的碳同位素组成为重建恐龙生活时代的古生态环境提供了地球化学方面的资料。  相似文献   
25.
在四川安岳恐龙化石埋藏地上侏罗统遂宁组、蓬莱镇组地层中,发现了Scoyenia,Palaeophycus,Akolithos,Muensteria,Planolite,Cylindricum,Thalassinoides,Arenicolites等8个遗迹属,共10个遗迹种,归属为Scoyenia遗迹群落。遗迹群落与沉积构造特征表明遂宁组、蓬莱镇组沉积环境为泛滥平原,其中恐龙化石埋藏于泛滥平原上洪泛湖泊的滨湖砂岩之中。恐龙集中埋藏的原因可能是其死亡后被搬运于滨湖环境。  相似文献   
26.
四川会理—河口地区褶皱基底的双层结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一轮1∶5 万区调揭示出康滇地轴中段会理—河口地区褶皱基底具明显双层结构。下褶皱基底由古元古代优地槽型沉积的河口岩群、通安组中浅变质岩与黎溪—新发超单元组合变质侵入岩组成,定型于1700Ma±的中条运动;上褶皱基底由中元古代冒地槽型沉积的会理群浅变质岩与溜姑—云甸超单元组合侵入岩组成,定型于900 ~850Ma ±的晋宁运动。二者变形,变质等特征迥然有别。  相似文献   
27.
长枪穹隆体是扬子地台西缘四川丹巴—木里一带具有代表性的穹隆状变形变质体之一.通过对该穹隆体变质岩主要变质矿物及变质特征的研究,可将其划分四个变质作用阶段.根据穹隆核部出现点状锰铁铝榴石带、递增变质带分布与穹隆构造分带不完全重合、主期变质地热梯度较高等特征,认为长枪穹隆体具有构造-热穹隆性质  相似文献   
28.
四川自贡大山铺以其集中埋藏数量众多的恐龙化石而闻名于世,恐龙化石集中埋藏的原因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笔者在对自贡恐龙博物馆内及其附近地层剖面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对该处埋藏恐龙化石地层的岩相、沉积构造、砂体形态特征以及沉积背景的分析,认为恐龙化石的埋藏环境为湖泊三角洲,恐龙由于某种原因死亡后,经过河流搬运埋藏于湖泊三角洲前缘的河口砂坝之中,而非由于中毒异常死亡原地埋藏.  相似文献   
29.
四川盆地侏罗纪的湖相碳酸盐岩主要分布于早侏罗世自流井组地层之中。在对四川自贡、重庆合川自流井组上部大安寨段中的湖相碳酸盐岩的碳、氧同位素进行分析后,根据其组成特征及其相关性,探讨其碳、氧同位素的古湖泊学意义。两条剖面上碳酸盐岩的碳、氧同位素在组成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自贡贡井—高硐桥剖面上,样品的碳、氧同位素均为负值,δ13C值在-4.49‰~-0.85‰之间,1δ8O值-9.14‰~-6.75‰之间,两者具有一定的相关性(γ=0.62);合川炭坝剖面上,样品的碳同位素正负均有,氧同位素均为负值,δ18O值在-8.52‰~-4.56‰之间,δ13C值在-3.46‰~1.62‰之间,两者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γ=0.64)。通过与现代湖泊碳酸盐碳、氧同位素特征的比较,认为四川盆地早侏罗世自贡地区的湖泊为开放型的淡水湖泊,而合川地区为具有一定封闭性的微咸水湖泊。  相似文献   
30.
四川珙县恐龙化石埋藏地是四川盆地早侏罗世重要的恐龙化石点,恐龙化石埋藏于下侏罗统自流井组之中。对该恐龙化石埋藏地自流井组泥质岩的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特征进行了研究,并根据其地球化学特征讨论了物源区性质、构造背景以及物源区的风化特征。常量元素和稀土元素表明其物源区以长英质岩石为主,构造背景为被动大陆边缘;反映化学风化程度的C IA指数及成分成熟度的ICV指数,表明物源区经历了较强的化学风化作用,反映了早侏罗世恐龙生活在一个温暖潮湿的古气候环境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