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地质学   28篇
海洋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笔者根据地震面波层析成像结果,对欧亚大陆及西太平洋岩石圈和软流圈速度结构进行了研究,发现东亚至西太平洋间存在一巨型低速异常带,结合构造地质学、地幔岩石学、地球化学及其他地球物理特性的研究,确认该区存在巨型裂谷体系。该巨型裂谷体系的岩石圈和软流圈三维Vs速度结构与太平洋洋中脊、大西洋洋中脊和印度洋洋中脊及其邻区的岩石圈和软流圈地震Vs速度结构十分相似,而与东太平洋边缘现代板块俯冲带的岩石圈与软流圈Vs速度结构有显著差异。在进一步论述该区动力学特征后认为,该巨型裂谷体系是中生代中晚期以来岩石圈整体主动伸展变形,大型裂陷盆地形成,岩石圈强烈拆沉减薄,以及软流圈物质上涌加热引起的。边缘海是在大陆裂谷系形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导扩张期为中渐新世至中中新世(32-13Ma),这些边缘海在17-15Ma后停止扩张,因而未能将所有边缘海和洋中脊联通。据此划分出4期构造变形动力学演化阶段,现今东亚至西太平洋间大陆裂谷、边缘海与沟弧体系是新生代中晚期以来,邻区各板块构造相互作用叠加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滇西富碱斑岩型矿床岩体和矿脉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选取马厂箐铜钼金矿、金厂箐金矿、北衙铅金矿和姚安铅银金矿四个典型的富碱斑岩型多金属矿床,对岩体和矿脉的铅、硅、氢、氧、硫、碳及氦、氩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富碱岩浆和富硅成矿流体的最初和主要铅源均来自地幔,但混染了部分地壳或地层铅;富碱岩浆起源于地幔交代作用形成的富集地幔源区,而富硅成矿流体则具有原始地幔流体性质,前者的硅同位素组成表现为经历强烈动力分馏的高正值;后者则为几乎未经动力分馏的低负值。综合研究表明,该类矿床的成矿作用是在富碱岩浆的成岩过程中,伴随富硅成矿流体对岩体和地层围岩的(自)交代蚀变作用,并与岩石一定程度混染而实现的。因此,富硅成矿流体作用实质上是地幔流体交代作用在地壳内成矿作用中的延续。  相似文献   
13.
地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自形成以来,一直处于不停地运动、分异和演化过程;它不仅存在着圈层结构,而且伴随其自转和公转的离心力,以及核幔间的温度差、压力差、密度差、粘度差、速度差和放射性蜕变热等动热机制,同时存在着以地幔柱和地幔流体作用方式的物质垂向运动;这一过程,不仅直接向地壳带入核幔成矿物质,而且通过流体自身的超临界性质,将沿途活化已有初步富集的成矿物质转移至地壳适宜部位集中成矿。因此,大多与深大断裂有关的矿床,其成矿作用多与成矿物质的垂向运动密切相关,进而可能具备深部成矿的条件。研究从地幔柱和地幔流体作用入手,探讨了大型和超大型矿床形成的地球化学背景,揭示了开展深部找矿应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绿岩带金矿与浅成热液金矿研究的深入,人们认识到1)绿岩带型、浅成热液型金矿床成矿机制是相当复杂的,矿化类型是多样的,各自矿化类型间构成一成矿系列;2)绿岩带金矿受绿岩带的特点及发展演化规律的控制;3)以浅成热液金矿矿化与蚀变分带为基础建立了更接近于客观的成矿、找矿模式;4)对上述两大类金矿的具体的分析,明确和扩大了金矿的勘查找矿标志与范围.从认识矿床之间的联系入手,为认识矿床成因开拓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证据权法在四川宁南地区铅锌成矿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严冰  阳正熙  王小春 《世界地质》2005,24(3):253-258
在分析四川宁南地区层控铅锌矿床成矿特征的基础上,通过Arc-WofE系统提取、建立了地质、化探和铅锌矿床(点)等11个应用图层数据库.采用证据权法对该区进行成矿模拟预测,划分出5个铅锌成矿区.研究表明,证据权法用于成矿预测具有方法简单、预测结果可靠性较高等特点,与Arc-WofE系统结合后,可使模拟过程更加简便、准确,模拟结果更加客观.  相似文献   
16.
以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汭水河露头剖面延长组长9-长7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为例,重点讨论三级层序界面上下的砂岩储层成岩特征.通过大量的铸体薄片鉴定,扫描电镜、X衍射等实验分析,发现汭水河延长组露头剖面层序界面对砂岩储层成岩具有控制作用,基准面下降半旋回内填隙物以浊沸石为主,基准面上升半旋回内以方沸石为主,孔隙主要为溶蚀填隙物形成的次生孔隙,界面之上面孔率好于界面之下的面孔率,有利于储层发育.  相似文献   
17.
以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汭水河露头剖面延长组长9-长7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为例,重点讨论三级层序界面上下的砂岩储层成岩特征。通过大量的铸体薄片鉴定,扫描电镜、X衍射等实验分析,发现、汭水河延长组露头剖面层序界面对砂岩储层成岩具有控制作用,基准面下降半旋回内填隙物以浊沸石为主,基准面上升半旋回内以方沸石为主,孔隙主要为溶蚀填隙物形成的次生孔隙,界面之上面孔率好于界面之下的面孔率,有利于储层发育。  相似文献   
18.
峨眉火成岩省成矿效应初探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峨眉地幔柱活动是扬子地台西南缘最大的一次构造岩浆热事件,峨眉火成岩省也是一个大的成矿省,对该区的成矿起着非常重要的控制作用,除形成著名的Fe-Ti-V(PGE)等亲地幔元素的岩浆-热液矿床外,更重要的是引起了强烈的壳幔相互作用,造成大区域尺度的异常高热流场,对地壳成矿流体的形成、循环、演化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形成遍布扬子地台西南缘及邻区的Au,Ag,Pb,Zn,Hg,Te,Sb,Se等热液一热液改造型矿床。不同岩相有不同的成矿专属性,由于不同的构造背景对不同岩区玄武岩的形成演化和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矿作用的影响.成矿总体显示出明显的分带性。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川滇黔相邻区热液或热液改造型Cu,Pb,Zn,Au,Ag矿床的地质特征,特别是峨眉火成岩省与该类矿床的成因关系的讨论认为:峨眉地幔柱活动是扬子地台西南缘最大的一次构造—岩浆热事件,对该区Au,Ag,Pb,Zn,Hg,Te,Sb,Se等热液—热液改造型矿床的成矿起着非常重要的控制作用。除可能提供了少量的成矿物质外,更重要的是引起了强烈的壳幔相互作用,造成大区域尺度的异常高热流场,对成矿流体的形成、循环、演化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为成矿、特别是富矿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物质条件和热动力条件。  相似文献   
20.
运用地质统计学方法,对焦家金矿床的金品位、品位厚度乘积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焦家金矿Ⅰ,Ⅱ,Ⅲ号矿体的变程依次减小,反映其矿化连续性依次减弱;在垂向上3个主要矿体的连续性强弱交替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