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79篇
测绘学   10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17篇
地质学   139篇
海洋学   8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收割是芦苇湿地管理的主要手段。2010年12月至2011年2月,在苏州太湖国家湿地公园,分别比较了芦苇收割前、后鸟类群落及鸟类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芦苇收割当月的鸟类物种数比收割前一个月明显减少,有10种鸟消失,而收割后一个月比收割前一个月另增加了6种鸟。除了一些鸟类物种消失外,收割导致了7种鸟的密度大幅下降,消失和密度下降的鸟的物种多为对芦苇较为依赖的物种。芦苇收割当月与收割后一个月的鸟类群落相似性系数最高,为0.647;收割后一个月与收割前一个月的相似性系数最低,为0.423。芦苇收割后一个月的多样性指数最大,为0.859 7,收割前一个月的多样性指数(0.734 6)次之,收割当月的多样性指数(0.604 4)最小;收割后一个月的均匀度指数(0.698 6)最大,收割当月的均匀度指数(0.580 4)次之,收割前一个月的均匀度指数(0.564 6)最小;收割当月的优势度指数(0.434 5)最大,收割前一个月的优势度指数(0.367 2)次之,收割后一个月的优势度指数(0.240 3)最小。在水平空间上,收割前一个月与收割次月鸟类物种分布特征一致,鸟的数量在芦苇湿地—水域、芦苇湿地—陆地区域较多。在垂直空间上,收割前一个月鸟的种类和数量在芦苇丛的下层居多。研究认为,芦苇收割的即时效应为对芦苇依赖性强的鸟的物种消失;之后则有新的物种加入;鸟类多样性经历短暂降低后,最终高于收割前。当地芦苇整体收割的方式对鸟类密度、冬候鸟越冬、特化种觅食影响很大。基于对鸟类群落和种群的保护,芦苇收割可以采取适当保留水域和陆地边缘芦苇带的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82.
采用LA-ICP-MS锆石U-Pb定年法对松树沟榴闪岩中的锆石进行年代学分析,得到锆石残留核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729±24Ma,对应的Th/U比值为0.70~1.01;变质锆石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496±9.1Ma,对应的Th/U比值为0.02~0.11。通过激光拉曼探针在变质锆石里寻找到斜长石、单斜辉石、石榴石、石英、榍石、磷灰石等矿物包裹体,结合岩石具有的石榴石变斑晶和单斜辉石+斜长石嵌晶,推测变质锆石可能生长于岩石的高压麻粒岩相变质阶段,不排除早期存在榴辉岩相变质的可能性,所获~496Ma的变质时代记录了一期与陆壳深俯冲相关的区域地质事件。利用LA-MC-ICP-MS法测定了变质重结晶锆石的176Hf/177Hf=0.282560~0.282663;以t=730Ma计算出εHf(t)=+8.6~+12.2;Hf模式年龄为867±43Ma。锆石残留核年龄和变质重结晶锆石的t DM(Hf)数值,表明该榴闪岩的原岩应老于729Ma,原岩物质从亏损地幔分离的时间不晚于867±43Ma。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认为松树沟榴闪岩是早期侵位的岩石遭受早古生代高压-超高压区域变质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83.
<正>1引言肇州县地处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活动积温2 800℃,无霜期143d。全境为冲击平原,地势平坦,平均海拔150 m。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为大力发展种植业提供了先决条件。烤烟是肇州近十几年来新兴的一种主导型经济作物,栽培面积逐年增加。本文通过对肇州县气象条件的分析,提出趋利避害的措施,为烤烟种植提供参考。2本县烤烟特点肇州县种植的烤烟品种为龙江911和龙江981  相似文献   
84.
自适应步长的海洋流线构造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深入研究海洋流场的结构特征,在临界点理论的支持下,根据不同的临界点类型提出了充分考虑流场结构特征的初始质点源布置策略,并根据原始网格矩阵中局部网格的流速和流向,提出了一种具有更宽泛步长调整适用度的自适应步长计算模型。该模型可根据具体流场特征实现步长增长倍数和全局步长增长控制的双自由度调整,同时可满足同向加速和逆向减速的步长控制。为实现流线在全局流场中的合理化布置,提出了基于平滑窗口的流线密度调整策略。对全球海洋流场进行可视化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在海洋流场结构特征的表达中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5.
复杂的面状空间实体如海洋涡旋、环流和降雨过程在运动过程中会产生更复杂的轨迹,即具有分支结构的复杂轨迹。为了挖掘这类复杂轨迹的运动模式特征,本文从复杂轨迹的拓扑结构和空间特征出发,创新性地提出复杂轨迹的空间-拓扑结构相似性度量算法(Spatial-Topological Similarity Measurement, STSM),该算法是基于图同构算法VF2改进的。首先STSM算法将复杂轨迹用带有节点和边的图结构表达,并将空间信息融入图结构的节点属性中,通过匹配复杂轨迹之间所有最大公共子结构,找到匹配结构中节点之间一一对应的关系,利用加权的欧式距离计算复杂轨迹匹配结构中点对之间的空间距离。然后,基于STSM相似性算法进行层次聚类分析,旨在发现复杂轨迹之间相似的拓扑结构在空间上的聚集模式。最后,利用1993-2016年长时间序列的中国南海冷涡复杂轨迹验证方法的有效性,并对比分析复杂轨迹拓扑结构相似性算法CSM。结果表明:单纯用拓扑结构相似性算法CSM进行聚类分析,不能充分挖掘空间的聚集模式,因为不同空间位置也存在拓扑结构相似的轨迹。而本文提出的STSM算法将南海冷涡复杂轨迹分为5类,第一类分布在南海北部、第二类分布在南海中部、其他三类交错在南海南部。这种聚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冷涡的生成和演化过程在南海北部、中部、南部的差异性,同时也表明了冷涡移动在南海南部存在更为复杂的异质性。因此,本文提出的方法可以有效地从复杂轨迹数据中发现其演化过程的潜在聚集模式,为认识这类复杂动态现象的时空演化特征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86.
李婷  季民  靳奉祥  廖忠云  孙勇 《海洋学报》2018,40(3):95-101
针对步长固定的传统流线数值积分中造成的计算不精确或无谓计算过多的问题,文献[15]提出了一种自适应步长的海洋流线构造算法,该算法中的自适应步长计算模型可综合考虑局部网格的流速和流向,具有双自由度调整的优点,但也存在着邻近网格流向改变过大造成的追踪不持续、网格内流速过缓造成的迭代死循环等问题,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自适应步长计算优化模型,优化后的模型在保持原模型优点的基础上,通过限定积分步长的下限取值范围,解决了流线追踪不连续及计算迭代死循环问题,同时通过调整参数μ及δ在模型中的控制范围,使积分步长的适用度更加宽泛,从而提高了算法的计算效率、减少了数据存储量,并避免了流线混叠及锯齿现象,通过大量试验及三维可视效果的对比分析,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7.
柴北缘西段团鱼山花岗闪长岩体SiO2 含量为66.35%~70.04%,具有富碱(Na2O+K2O=7.20%~7.57%),富钠(Na2O/ K2O=2.37~3.38),弱过铝质(A/CNK=1.00~1.02)以及低镁指数(Mg#=23~26)等特点,为钙碱性弱过铝质花岗岩。岩石 具有较低的Y(4.65×10-6~6.31×10-6), Yb(0.38×10-6~0.54×10-6) 以及较高的Sr(858×10-6~1020×10-6) 含量,Sr/ Y=162~192,显示了高Sr 低Y 的地球化学特征。锆石的U- Pb 同位素研究结果显示,团鱼山花岗闪长岩的侵位时代为(437.4 ±3)Ma。结合柴北缘地区超高压变质年龄(423~458 Ma),认为该岩体是在陆壳俯冲背景下,基性下地壳加厚脱水引发部 分熔融的结果,熔融温压条件可能为P >1.2GPa 和T >800℃,源区残留相主要为石榴石+ 角闪石。锆石Hf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 其εHf(t )值变化于-11.4~8.15,二阶段模式年龄存在888~1078 Ma(具正的εHf(t )值颗粒)和1300~1699 Ma(具负的εHf(t )值颗粒)两组,另有两个核部测点的二阶段模式年龄分别为2.45 Ga 和3.00 Ga(对应测点的U-Pb 年龄>2.4 Ga),表明团鱼 山花岗闪长岩源区物质组成复杂,主要为中元古代-古元古代地壳物质和新元古代新生地壳,同时暗示柴北缘地区在太古 代已有地壳形成。  相似文献   
88.
利用阴极发光(CL)技术和LA-ICP-MS原位分析方法,对北秦岭东段军马河、湾潭和湍河3个地区的二郎坪群基性火山岩进行了系统的锆石U Pb年代学研究。CL图像分析结果显示,三地火山岩中的锆石皆呈自形 半自形柱状形态和微弱的、宽的振荡环带结构。微量元素分析揭示,所有锆石都具有较高的稀土总量、重稀土和Th、U含量(ΣREE为(397.7~7 941.6)×10-6;ΣHREE为(376.7~7 774.2)×10-6;Th为(107.9~5 824.2)×10-6;U为(89.3~3 841.9)×10-6)以及轻稀土亏损、重稀土明显富集的左倾稀土配分曲线型式,所有锆石的Th/U比值皆大于0.4,显示典型岩浆锆石特征。LA-ICP-MS定年结果获得3地基性火山岩的形成年龄分别为(463±1.8) Ma、(475±1.5) Ma和(473±1.3) Ma,三者在误差范围内一致,表明北秦岭二郎坪群基性火山岩的形成时代为463~475 Ma。系统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显示,二郎坪群火山岩具有弧后盆地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获得的二郎坪基性火山岩463~475 Ma的结晶年龄明显晚于其南侧北秦岭超高压榴辉岩的原岩年龄((791±6) Ma)以及变质年龄((502±11) Ma),而且榴辉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显示为板内玄武岩,也与二郎坪火山岩不同,因而指出北秦岭超高压榴辉岩与二郎坪火山岩没有直接成因联系。  相似文献   
89.
柳江盆地是国家级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北部的燕山脚下。该区内的二叠系上石盒子组砂岩的岩石学研究工作多集中于宏观野外地质观测,缺少微观尺度下对上石盒子组孔隙特征和矿物组分特征的研究。本文在野外地质观察与剖面实测基础上,采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能谱测试,分析了柳江盆地上石盒子组砂岩的孔隙特征与成分特征。结果表明,柳江盆地上石盒子组以含砾粗砂岩、中砂岩与粉砂岩-泥岩互层为主,具有"二元结构"。扫描电镜下观察发现上石盒子组砂岩孔隙包括原生孔隙和次生孔隙两大类,次生孔隙依据孔隙形态与分布位置又可分为粒间溶孔、粒内溶孔、微裂隙和晶间微孔。砂岩矿物组成含量最多的矿物为石英和长石,其次为高岭石和绿泥石等黏土矿物;黏土矿物的种类组合特征表明,上石盒子组砂岩处于中成岩阶段早期。  相似文献   
90.
孙卫东  孙勇 《地质论评》1996,42(2):144-153
河南省西峡县二郎坪群绿片岩相枕状熔岩岩枕保存完整,受构造改造轻微。在海水蚀变和后期变质作用过程中REE,Zr,Th,Nb,Sr,Ti,P等元素的变化较小,基本上仍能反映原岩的特点,而Ba,U,Rb等元素受到了明显的改造,含量变化较大。上述相对稳定的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表明,二郎坪群枕状熔岩具有典型的岛弧蛇绿岩的特点。Rb-Sr全岩等时线年龄为401.9±6.3Ma,代表了其绿片岩相变质的时代,表明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