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球物理   12篇
地质学   4篇
海洋学   9篇
综合类   32篇
自然地理   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51.
文章为解决水平轴潮流能发电系统在低于设计流速下叶轮能量捕获效率低的问题,运用最大功率跟踪控制理论及叶轮与变量泵传动轴力矩平衡方程,建立了变量泵反力矩参考值模型,设计了间接速度控制的压力反馈加转矩控制系统,通过小范围内调节变量泵排量,实现叶轮最大功率捕获。整个系统的性能在自动化工作室(automation studio)中进行了仿真测试,实验样机也进行了海上试验。仿真测试和海试结果显示,该控制系统工作稳定性好,仿真和海试时叶轮的捕获功率系数分别在0.35和0.33附近波动,相比不加控制,分别增加了约0.03和0.05,提高了叶轮的捕获效率,验证了控制系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2.
中东地缘政治新格局与伊朗核危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11年以来,冲突和动荡席卷整个中东地区。中东地缘动荡呈现"串珠式"和"多点开花"态势,伊斯兰势力逐渐崛起成为中东地缘格局中的新"增长极",中东的地缘政治重心的"双核"格局逐渐成型,"三角格局"态势渐趋明朗化。中东地缘新形势客观上为伊朗扩大地区影响、推进核计划提供了契机,但其地缘形势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目前,中东地缘政治变局并没成为美国武力解决伊朗核危机的最佳突破口,制裁、渗透和威慑将是美国对伊朗战略的首选。伊朗核危机再次陷入"紧张—缓和—再紧张—再缓和"的"无限死循环"可能性极大。  相似文献   
53.
2011年9月10日瑞昌、阳新间M4.6地震之后,震中区附近发生一系列余震活动.从序列特征、小震震源机制解、余震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以及震区地质构造情况等方面,对该地震序列进行初步研究,结果显示:M4.6地震序列中较强的地震活动主要沿NE走向的枫林桥断裂分布,ML2.0以下的微弱地震活动主要沿NW向的襄樊—广济断裂带武穴段分布,M4.6主震可能由NE向的枫林桥断裂所控制.  相似文献   
54.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能源安全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安全中的重要部分之一。我国石油进口来源地众多,本文从能源安全的角度建立了评估指标体系,对我国主要的25个石油进口来源地进行了量化评价,结果发现我国石油进口来源地平均安全度整体偏低,处于较安全等级的边缘、高安全度的进口来源地集中在非洲、安全度低的进口来源国多集中在中东和拉美地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石油进口来源多元化、积极发展能源外交、运输方式多样化、提高海上运输通道保障力等对策保障我国能源进口安全。  相似文献   
55.
试论新世纪初地缘视觉中的以色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世纪之初,世人瞩目的阿以和平谈判破裂,中东和平进程再次陷入僵局,进而出现了严重的后退。相应地中东地区的地缘政治经济形势和格局也发生了改变。本文从地缘角度出发,分析了以色列在中东地缘格局中的地位和新世纪初以色列的地缘形势新特点,提出了以色列在新世纪初应该采取的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和地缘空间战略。  相似文献   
56.
伊朗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点,了解伊朗的发展格局有助于帮助“一带一路”倡议更好地执行和实施。而城市又是一国经济发展的载体,因此,研究伊朗城镇空间的时空变化能够从宏观上了解伊朗,进而为今后两国的合作提供参考依据。此研究基于2000—2015年伊朗影像数据,利用数学统计、核密度、标准差椭圆分析方法,对伊朗城镇空间演变进行时空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伊朗城市扩张力度逐年增加,经济发展困境并未对城市扩张速度造成较大影响。2)伊朗西部49.35%的国土分布着81.62%的城镇建成区。全国城镇建成区呈现出形似“蟹钳”的集群-不规则轴线型分布,即“一片区、上钳线、中钳线、下钳线”的空间分布格局。3)伊朗城镇空间分布在整体方向即分布重心上向西北方迁移,但具体形态上东北方影响力度更大。4)伊朗城镇空间分布存在区域不均衡性,但是这种不均衡性在时间序列上逐渐弱化。  相似文献   
57.
作为中东大国之一,亦是中国战略合作伙伴的伊朗是"一带一路"中"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交通枢纽,科学合理测度其人口空间分布格局演变特征可提升对伊朗国内发展态势的认知,对加强中伊政治经济合作具有现实意义,也可丰富世界地理研究领域中东区域的典型案例.运用人口分布不均衡指数、重心分布、密度等指标,结合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和偏移-分享分析法等研判1986年~2016年伊朗人口分布空间格局演变特征,结果表明:伊朗人口空间分布极不均衡,人口主要集中在中央高原西北部、里海沿岸平原;人口密度整体上呈西北高东南低的特征,人口分布与自然地理环境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呈显著正相关;伊朗的人口流动以邻域地区和城市之间的流动为主,主要流向经济发达的北部和西北地区,这也与人口重心在西北地区的空间路径依赖惯性趋势吻合;伊朗人口分布的空间格局演化分异呈显著空间自相关性,人口密度较高和较低的区域均出现空间集聚特征,密度高高集聚区位于北部、西北部山地和德黑兰周边与中央高原交界处,且逐渐向东南方向延伸;密度低低集聚区主要分布于东部山地和西南地区,且变化甚微.  相似文献   
58.
2018年6月美国针对伊朗启动了史上最严厉的石油禁运政策,要求所有国家于11月停止从伊朗进口石油,否则相关国家和企业都将面临美国的经济制裁,并无意给予任何国家豁免权。当前,中国、日本、韩国、印度和欧盟等世界重要的石油进口国已经做出回应,除中国明确拒绝美国的单边制裁继续保持与伊朗的石油贸易外,其他主要石油进口国都大量削减从伊朗的石油进口。沙特阿拉伯等石油生产国也承诺通过石油增产来维护全球能源市场的稳定,以支持美国对伊朗的制裁。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美国对伊朗的石油禁运,势必引发全球能源市场的动荡,改变全球石油政治格局以及相关利益方的石油权益。这些方面会涉及到全球油价的波动、不同国家的石油安全与应对政策、世界能源贸易稳定与地缘政治格局的变动等。长期关注能源地缘政治的专家学者围绕美国对伊朗的石油禁运可能产生的影响发表观点,专家们认为美国此举是战略两难的困境,短期内对将会引起世界石油短缺及油价波动,甚至可能导致OPEC减产协议崩溃,改变世界主要进口国的进口规模以及来源结构,但对世界石油市场的长期影响有限。伊朗将寻求打折出售原油、替代港口出口以及多元化出口3条生存路径,目前最大的隐患是伊朗或将封锁霍尔木兹海峡,但是此举目前可能性不大。伊朗石油禁运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对中国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中国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与伊朗保持正常的石油贸易是双赢的选择,但需要谨慎对待由此引发的能源地缘政治的风险,提升能源安全应对的措施。期待各方观点对伊朗石油禁运引发的能源地缘政治格局以及中国的能源安全的解析,能够为相关政策制定者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59.
海湾地区作为"一带一路"的交汇点,油气资源丰富,了解此地区综合投资环境成为我国有效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一环。选取海湾八国2010年~2014年自然、经济、政治、社会及基础设施建设五大因素37个因子,运用熵值法对海湾八国投资环境进行综合测度,在此基础之上,依据五年投资环境综合得分,通过系统聚类分析将海湾八国划分为优先、次优、谨慎投资环境区,并对三类投资区与投资环境相关的条件进行了具体分析,提出了解地区投资环境差异、明确投资优先序列、降低投资风险;加强能源产业及基础设施行业投资、协同改善海湾地区投资环境水平等建议。  相似文献   
60.
历经“阿拉伯之春”后,中东多国在动荡与冲突中难以自拔,而反政府武装组织“伊斯兰国”却趁机兴风作浪。“伊斯兰国”的肆虐不仅使得中东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更复杂,也给世界和平的维护带来了巨大挑战。“伊斯兰国”长期活跃在伊拉克-叙利亚边境地带,它的兴起将会对平淡的两伊关系带来重要变数。论文从地缘政治的视角归纳了IS兴起后两伊关系在宗教、经济、外交、军事等四大方面的变化,并指出中东地缘政治格局变化是促使两国关系变化的根本原因。“伊斯兰国”兴起后两伊关系迅速改善,促进中东三大地缘集团鼎立新格局的形成,也引起域外各国势力的政策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