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9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72篇
测绘学   139篇
大气科学   36篇
地球物理   31篇
地质学   194篇
海洋学   83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78篇
自然地理   1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91.
当移动设备处于离线状态时,设备之间难以实现基于位置的信息共享。本文尝试利用Android设备搭载的WiFi Direct技术建立无线自组织网络的方法,实现了在该网络下位置信息的共享,并对该网络的性能进行了测试,同时考虑了设备中存在有设备与服务器连接时的信息共享情况。试验表明,该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因网络中断,设备之间不能进行位置等信息的共享或从服务器获取信息的问题。  相似文献   
92.
新疆玉泉山石墨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玉泉山石墨矿床赋存于塔里木古陆库鲁克塔格地块中下元古界兴地塔格群辛格尔组云母石英片岩中,经历了沉积-聚炭和区域变质-结晶2个主要成矿期.区域变质-结晶成矿期又分为与低角闪岩相、高绿片岩相和低绿片岩相对应的3个成矿阶段.地层岩石条件、区域变质条件、构造条件是最重要的控矿因素,矿床成因属区域变质型晶质石墨矿床.  相似文献   
93.
变形监测数据处理方法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介绍了长江中下游水患区沉降监测工程概况,对研究变形监测点位稳定性的方法做了分析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利用最近三年的洞庭湖周边地区的水准数据,依次采用稳健估计法,平均间隙法,单点位移分量法对所选水准基准点的稳定性作定量分析并进行比较得出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94.
95.
胡成  陈刚  丁国平 《水文》2012,(4):8-12,96
过度抽汲地下水引发的地面沉降是全球广泛关注的地质环境问题。对其进行数值模拟是实现地面沉降灾害科学管理的最有效手段。水流模型是地面沉降模型的必要组成部分,对其刻画得准确与否将影响沉降模拟的准确度。本文首先综述了低渗透性粘性土体中的低速非线性Darcy渗流规律,而后从地面沉降发生的地质背景分析出发,论证了低速非线性Darcy渗流对地面沉降模拟的作用,并讨论了当前地面沉降模拟中水流模型刻画的不足之处。最后提出了如何在地面沉降模拟中考虑低速非Darcy渗流的4个关键性科学问题,对该问题的探讨有助于提高地面沉降模拟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6.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富黄探区延长组长6段物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三叠统延长组长6段是鄂尔多斯盆地富黄探区主力油层组之一,南部与东北部物源交汇区主控物源不清,通过碎屑组分分析、轻矿物分析、砂岩粒度分析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分析等方法对其物源进行了综合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东北部物源区是富黄探区延长组长6段沉积的主物源区;其母岩主要为来自盆地东北缘太古宙及古元古代变质岩,而不存在南部或东部物源体系,并且砂体展布与物源具有很好的对应性.  相似文献   
97.
提出一种新的基于梯形面片的空间运算方法,该方法将多边形要素预先分解成一系列的梯形面片,后续的空间运算将不再基于原始多边形要素进行操作,而是对分解产生的梯形面片进行更为简便的计算处理。梯形面片模型结合了常见矢量数据模型数据精度高、栅格数据模型运算简单等优点,在执行相关空间运算中与常见矢量和栅格模型相比具有优势。详述了该数据模型,并以点面包含分析和多边形叠置分析等实例探讨了其在空间运算中的应用,测试与分析表明该方法兼具数据精度高、算法实现简单等优点,能较有效地提高空间运算的执行效率。  相似文献   
98.
2011年3月24日缅甸孟帕亚M7.2级地震地震构造浅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简要论述了2011年3月24日缅甸孟帕亚M7.2级地震的发震构造,孟帕亚断裂的活动特征、活动时代,以及断裂与历史地震活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99.
南极冰盖物质平衡仍然是全球海平面变化估计的最大不确定因素.本文使用2003~2007年ICESat/GLAS获取的高精度冰盖测高数据,利用我们开发的高精度高程变化提取程序,首次获取了东南极最大冰流系统-Lambert-Amery地区在ICESat卫星轨道交叉点处的高程变化序列.依据冰川动力学原理,对该流域进行详细划分,...  相似文献   
100.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构造热演化史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丁超  陈刚  李振华  毛小妮  杨甫 《现代地质》2011,25(3):581-588,616
运用磷灰石裂变径迹(AFT)分析的构造热年代学研究方法,系统探讨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不同区段中新生代以来的热演化历史,为盆地东北部石油和天然气等多种沉积能源矿产的勘探预测提供新的约束条件。模拟结果表明:盆地东北部经历了250~150 Ma缓慢埋藏增温过程,平均增温速率为0.9℃/Ma;150~120 Ma为快速增温阶段,平均增温速率高达2.1℃/Ma,地层温度达到最高,且均大于130℃。之后不同区段经历差异降温过程:北缘露头区经历了120~65 Ma快速降温,平均冷却速率约1.3℃/Ma;65~10 Ma缓慢降温,平均冷却速率约为0.4℃/Ma。南缘露头区及盆地沉降区则经历了120~30 Ma缓慢降温,平均冷却速率约为0.9℃/Ma;30~10 Ma快速降温,平均冷却速率约为1.5℃/Ma。10 Ma以来,盆地东北部整体抬升冷却,平均冷却速率约6.5℃/Ma。分析结果认为燕山中期构造热事件之最高热增温作用的关键时刻为(120±10)Ma,促成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主要烃源岩层系的成熟生烃和大规模油气成藏。在后期的差异抬升冷却过程中,北缘露头区在65 Ma±通过了110℃等温面,南缘露头区及盆地的沉降区在30 Ma±通过了110℃等温面,有利于相邻地区原生油气藏的积聚和保存,古近纪晚期(30 Ma)尤其是新近纪晚期近10 Ma以来的强烈构造抬升作用有可能是引发原生油气藏调整—改造和次生成藏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