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6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41篇
海洋学   27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38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31.
三峡水库蓄水后,库区水位的大幅度上涨及水位变动带(消落带)的形成等一系列因素将导致原谷坡地貌过程发生较大的变化。通过长期的野外考察认为,除了原有的几百处大大小小的崩塌滑坡堆积体以外,在今后的库岸再造过程中,必定还会发生大量的崩岸或塌岸事件,对沿岸局部地段的生态安全、工程安全与移民城镇家园的安全将构成较严重的威胁。对三峡水库库岸带各种堆积物的不稳定性及其危害方式和程度进行了评价,并对这些地段的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2.
三峡水库建成后,三峡坡地物质成为三峡水库泥沙主要来源之一,三峡坡地物质的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对于三峡坡地水土保持与管理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分析各坡度段物质的常量元素全量、磁化率特征以及粘土矿物种类等地球化学的特征,定性地说明了各坡度段从缓坡一斜坡一陡坡段风化作用强度依次减弱,相应的坡面侵蚀作用逐渐增强。而在相同坡度段,表层与一定深度物质的地球化学特征值变化不大,这说明土壤年轻化,成土作用比较弱。  相似文献   
33.
34.
长江三峡库区崩塌滑坡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长江三峡库区岸坡有134处大型的崩塌滑坡堆积体,其成因与长江三峡干流的深切作用有关,陡直岸坡部分发生张裂,随后有裂块的崩滑。崩塌滑坡运动是能量的释放,并趋于稳定。建库后,最危险的是蠕动中的裂块,要注重部分滑移面的固结,其次是清理库水位高程岸坡上的不稳定物质。   相似文献   
35.
苏州市晚第四纪古地理与工程地质条件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根据10余项工程中代表性钻孔岩芯分析,参照2000多个工程钻孔资料,对比了苏州市50m以浅晚第四纪各沉积层的成因类型、形成时代、岩性及其物理力学性质,并依地基工程要求,对沉积层进行了合理划分。阐述了本区4万年来古地理的环境变迁,绘制多时段的古地理图,摸清了本区各土层的空间分布规律及结构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编制出"天然地基工程地质条件分区图"和"桩基工程地质条件分区图",论述了天然地基和不同桩基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及施工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36.
晚更新世冰期最盛时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古环境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本世纪七十年代初,关于“新的冰期何时来临”的一次国际性学术讨论会,曾惊动过国际新闻界与一些国家的政府部门,为此人们很想了解“冰期时代”的地球环境究竟是什么样子? 自七十年代后期至今,国内外出现了一系列论述距今18000年前后末次冰期盛时地球环境特征的论著。  相似文献   
37.
任黎秀  和艳  杨达源 《地理研究》2008,27(1):128-134
鄱阳湖湖滨及湖口-彭泽段长江南岸有成群沙垄、沙山分布。2005年调查发现,可分为4个风成沙山期及7类沉积物。4个风成沙山期分别为95kaB. P.的老红沙山期、46kaB. P.的红沙山期、27kaB. P.~15kaB. P.左右的黄沙山期、250年来的近代沙山期。此外还有温暖时期沟谷里水动力作用下的次生堆积,湖滩上的风蚀残余沙以及黄沙山表面现代松散沙。比较不同时期风沙沉积的粒度组成,4个时期的风力大小基本呈现黄沙山期>近代沙山期>红沙山期>老红沙山期的状态,以上特点与末次间冰期以来多个亚冰期全球气候寒冷程度的变化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38.
江苏沿海辐射沙脊群在国内潮成沙体中较为罕见,有关辐射沙脊形成的动力机制已有定论,但对其形成时间和物质来源说法不一。运用长时间尺度动力地貌过程数学模型复演了辐射沙脊群形成演变过程,结果表明:江苏岸外辐聚辐散的流场不依赖于局部海底地形而独立存在;不同初始地形下只要泥沙供给充足,经过150年左右潮流动力对地形不断塑造,辐射状"水道-沙脊"相间的地貌格局都能基本形成;辐射沙脊群是废黄河北归约150年后,随着废黄河水下三角洲不断被侵蚀,辐聚辐散的潮流对不同来源物质重新塑造的结果,是动力-泥沙-地形相互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39.
该文总结了旅游地空间竞争的层次、形式与影响因素。以其为理论基础,提出地区旅游业可从3方面积极应对外部竞争环境,即合理确定旅游资源开发价值与开发方向、与相邻地区旅游协作和提高地区旅游竞争力,并针对每方面提出了具体的策略和建议。以与天柱山、天堂寨相邻的岳西县为例,分析该县内外风景区之间现实和潜在的空间竞争关系,阐述岳西县旅游业需要采取的竞争策略组合。  相似文献   
40.
金沙江巧家-新市镇河段的水系变迁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水系结构特征指示金沙江巧家-新市镇河段原本存在两条相向的互不连通的古水系,往南流的西溪河-白鹤滩-巧家古水系和往北流的牛栏江河口段-永善-新市镇古水系。地貌、沉积学和阶地堆积物重矿物成分等分析也表明巧家-白鹤滩河段古水系曾是向南流的,现今巧家-白鹤滩河段的北流是被袭夺而发生倒流的结果,金沙江是后来才贯通的。第四纪以来云南高原的拱升使西溪河-白鹤滩-巧家古水系南流受阻,并在牛栏江河口段-永善-新市镇古水系的支流对坪河的溯源侵蚀下被袭夺,造成巧家-白鹤滩河段的倒流和金沙江巧家-新市镇河段的连通。阶地堆积物的ESR测年数据显示,巧家-白鹤滩河段的倒流、金沙江-川江水系的贯通发生在1Ma左右。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