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篇
地质学   2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1.
本文以现代地层学多重地层划分理论为指导,汲取国际与国内地层划分的最新成果,认真分析研究和比较鉴别,依据贵州省地层划分历史及其演变、结合工作需要,在对两类地层关系进行论述基础上,提出了贵州年代地层和岩石地层划分方案,并对方案使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雄武背斜南东翼地质矿产、化探、物探等工作成果的综合分析,结合区域内金矿的成矿规律,对该区域内金矿的成矿远景进行预测,以期在该区寻找深部盲矿床。  相似文献   
13.
由于制陶原料近于枯竭,寻找和开发新的制陶原料资源基地十分必要。因此,本次在金沙县境内开展寻找制陶用矿产资源普查工作。经样品测试分析、制陶工业试验(小试),基本确定了下石炭统九架炉组中部分粘土岩可作为制陶用矿产资源。通过普查工作,初步查明了普查区矿石物质组分、赋存状态、矿石类型、矿石质量及其分布规律;试制的陶器样品化学特征、性能均能符合相关标准要求,陶器制作工艺简单,其造型、外观颜色也符合当前社会对陶器审美要求。通过本次工作提高了含铝土矿九架炉组的综合利用价值,亦对我省其它含铝土矿地层的综合利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并对制陶用粘土岩的利用前景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4.
贵州省矿产资源接替区选区及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廖莉萍  王秋菊  刘凌云  陈启飞 《贵州地质》2010,27(3):171-177,197
通过系统对贵州省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资料的收集分析,特别是充分利用近年来国土资源大调查矿产资源评价项目取得的成果,开展了贵州非煤重要矿产资源接替选区及综合评价研究,初步筛选了8个勘查开发接替选区及5个开发接替选区;并对接替选区开展了矿产资源潜力、潜在经济价值及开发技术、环境影响等因素综合评价分析,对开展贵州省矿产资源接替选区研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为进一步贵州开展矿产资源接替选区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分析贵州艾家坪——水城地区Pb、Zn化探假异常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贵州艾家坪-水城地区经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化探取样,根据样品测试结果对Pb、Zn进行化探异常圈定,从异常分布特征及结合野外实地取样情况,发现该区有一些化探异常位于以前土法冶炼Pb、Zn的冶炼遗迹上,形成假异常,给以后的化探异常查证增加一定的难度,根据化探异常特征及地质、遥感资料,对形成的假异常进行辨别,从而对下步工作布置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陈启飞  邓克勇  吴波  徐瑶 《贵州地质》2017,34(3):156-159
丰源铝矿层(FYB)是假整合于上泥盆统者王组与下石炭统祥摆组之间的一套粘土岩-铝土矿组合,其形成时代为石炭世杜内晚期(ca.350Ma±),丰源铝矿层的厘定及其时代说明它可能是贵州石炭纪最早风化-沉积的铝土矿,代表了新的含铝层位,开拓了找矿新的领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丰源铝矿层勘查实践与资源潜力对今后贵州铝土矿的找矿也具有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7.
红黄铝土矿位于黔中修文铝土矿成矿带,矿体产于石炭系下统九架炉组,呈似层状、层状产于寒武系中-上统娄山关组白云岩之上,石炭系下统摆佐组灰岩之下,矿床成因类型为古风化壳沉积型。矿石自然类型以碎屑状为主。含铝岩系中主量元素以Al_2O_3、SiO_2、TFe_2O_3及LOI(烧失量)为主,BaO、K_2O、Na_2O、P_2O_5等含量相对较低, SiO_2、TFe_2O_3与Al_2O_3呈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TiO_2与Al_2O_3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微量元素Zr、Sr、V、Li、Ga、Sc等含量相对较高,Sn、Ta、W、Be、Pb、Cs等含量相对较低;环境敏感要素Th含量及Th/U比值表明铝土矿主要形成于半咸水-淡水沉积环境,成矿作用可能是由沉积混杂和风化沉积作用形成;Sr/Ba比值表明铝土矿经过海陆交互沉积。含铝岩系中ΣREE值较高,ΣLREE/ΣHREE比值为1.4■5.71,表现为轻稀土比重稀土富集,具有δEu负异常、δCe异常不明显的特征。含铝岩系Ce/Ce*=1.0■2.8,平均1.91,表明含铝岩系主要形成于富氧的沉积环境。综合研究表明,本区寒武-奥陶系碳酸盐岩为铝土矿提供了丰富的成矿母质,古喀斯特岩溶盆地为铝土矿沉积提供了有利场所和剥蚀风化条件,后期构造作用和风化淋滤作用造成硅铁流失和铝的富集,最终形成优质铝土矿床。  相似文献   
18.
陶平  陈建书  陈启飞  王常微 《贵州地质》2018,35(3):171-180,217
本文在系统总结贵州省最新地质矿产研究成果,进行全省构造单元修订及进一步划分基础上,以多矿种区域成矿条件及区域成矿规律最新认识为依据,对全省三级成矿区带进行了修订,提出了四级及更次级别成矿区带划分方案。贵州省归属于滨(西)太平洋成矿域的扬子成矿省和华南成矿省,进一步划分为4个三级成矿单元、6个四级成矿单元、12个亚四级成矿单元。各级成矿单元的成矿地质条件、控矿因素、成矿作用及其产物各具特色。该划分方案对贵州省成矿规律研究及找矿工作部署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发生在二叠纪阳新世晚期-乐平世早期的峨眉地幔柱重大地质事件,直接或间接导致了我国西南地区晚二叠世大规模成煤作用。本文基于《中国矿产地质志·贵州卷·煤》的研编工作,阐述峨眉地幔柱事件产生的系列地质环境效应,使中泥盆世—中二叠世陆内断陷盆地转变为晚二叠世有利聚煤的被动大陆边缘盆地,奠定了贵州晚二叠世大规模聚煤的沉积盆地基底,改变了晚二叠世的气候,形成利于植物生长异常繁茂和森林生态环境、为聚煤成煤提供了丰富的木本。进而依据层级结构,将晚二叠世成煤区带划分为Ⅰ级成煤区(聚煤区),Ⅱ级成煤区(含煤区),Ⅲ级成煤区(储煤带),Ⅳ级成煤区(煤田)。  相似文献   
20.
陈启飞  陶平  李朝晋 《贵州地质》2023,40(4):353-361
本文以《中国矿产地质志·贵州卷》研编项目为依托,以近年来贵州省外生矿产勘查及研究成果为支撑,遵循《中国矿产地质志·省级矿产地质志研编技术要求》,系统开展了贵州省外生矿产的矿床(成因/工业)类型划分,包含一、二、三级矿床类型。对贵州省主要外生矿产的矿床类型、成矿环境、成矿作用、含矿地质体及矿床式、主要产区等作了进一步综合分析、整理和汇编。对贵州省外生矿产中,矿床类型及成矿作用等认识较模糊或有争议的矿种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讨论。这些研究成果,对贵州省外生矿产的研究及找矿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