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2篇
  免费   159篇
  国内免费   231篇
测绘学   95篇
大气科学   110篇
地球物理   109篇
地质学   622篇
海洋学   97篇
天文学   36篇
综合类   63篇
自然地理   120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7篇
  1979年   5篇
  1977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3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5 毫秒
991.
应用氩离子抛光-场发射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孔隙特征进行描述,统计不同孔隙孔径分布范围,同时结合其样品粘土矿物成分、含量测试实验,分析不同孔隙成因。针对18口取芯井,共399.04m岩心进行样品采集,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段典型陆相页岩储层105块岩石薄片样品及83块铸体薄片样品进行测试分析的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陆相页岩油气地层,有机质演化程度中等,RO在0.6%~1.3%之间,其孔隙类型主要分为基质孔隙和有机质孔隙两大类,其一为基质孔隙,包括有原生晶(粒)内、间孔及晶间隙和次生的晶间溶孔,主要是与蒙脱石转化为I/O混层或伊利石时脱水形成的微孔隙,同时见有少量经过溶蚀孔形成的晶间溶孔;其二为有机质孔隙,主要是在有机质不同演化阶段排烃形成的出油孔和出气孔,及演化到大规模成气阶段的"气孔群"。孔隙尺度统计结果表明,该套陆相页岩油气地层的微孔隙大小主要分布在0.02μm~100μm之间。基质孔隙尺度分布较宽,平均尺度相对较大,微米级孔隙占约23%左右,纳米级孔隙占约77%;有机孔隙尺度相对较小,主要分布在20nm~750nm之间,以纳米级孔隙为主。分析认为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陆相页岩气地层微孔隙体系的形成与(泥)页岩的成岩演化及有机质的热演化成熟度有关,不同演化阶段形成不同微孔隙类型。  相似文献   
992.
使用SHRIMP技术测得泰国西部比洛克(Pilok)钨锡矿区的2件二长花岗岩的锆石U-Pb年龄分别为181.7±4.8Ma和175.3±3.3Ma,属于早侏罗世Toarcian期,代表了岩体的侵位年龄。岩石主量和微量元素特征分析表明,比洛克钨锡矿区的二长花岗岩为高钾钙碱性S型过铝质花岗岩。结合区域地质特征,比洛克矿区二长花岗岩应是班公湖—怒江—抹谷洋壳向西侧的腾冲—德林达依陆块俯冲的产物。  相似文献   
993.
引言 日本东北部的日本海沿岸被称之为“应变集中带”的区域很广泛,那里存在着许多活断层或活褶皱等活构造,屡屡发生造成重大灾害的地震。为此,日本文部科学省于2008年开始实施了通过探明应变集中带活构造的整体图像,构筑发震断层模式来预测应变集中带发生的地震规模和发生时间的长期评价,这样有助于实现高水平的强震动评价的研究计划。  相似文献   
994.
粗糙沼虾Macrobrachium asperulum是中国台湾重要食用淡水虾种之一,其经济价值高,具人工繁养殖潜力,但是目前关于粗糙沼虾繁殖生物学的研究相当有限.研究从组织学的角度出发,对粗糙沼虾卵巢发育与其繁殖周期进行初步的观察.分别于四季前往中国台湾苗栗县后龙溪采集沼虾,在实验室进行抱卵率、体重、性腺重、性腺成熟指数(gonadosomatic index,GSI)测定及母虾卵巢组织切片制作.结果显示,粗糙沼虾的GSI在春季最高,冬季最低.母虾抱卵率则在春季逐渐攀升,秋季到达巅峰(79.17%),而冬季急速降低.根据母虾生殖细胞尺寸与外观形态、细胞核染色体分裂情况以及细胞质是否出现油滴或卵黄颗粒等特征,大致将母虾生殖细胞分为卵原细胞、初级卵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和成熟卵母细胞等4类.根据卵巢各类生殖细胞所占之比例,进一步将粗糙沼虾卵巢发育分为增殖期、卵黄生合成前期、内源性卵黄生合成期、外源性卵黄生合成期、成熟期和产卵期等6期.研究结果可望为粗糙沼虾进行人工繁殖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95.
介绍利用GPS定位和钻具专利技术钻孔探摸确定水下深埋管线位置的方法、实施过程及技术处理关键,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了方法的可行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996.
塔河1区三叠系储层中夹层特征及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底水油藏而言,分布于油水界面以上的夹层,对开发中的底水水侵有一定阻碍作用.因此,在底水油藏的控制水侵地质条件的评价中,对夹层的类型和厚度及分布研究十分重要.这里综合利用测井、岩心等资料,对塔河1区三叠系下油组油藏中发育夹层类型及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夹层可分为灰质砂岩夹层、泥质夹层和物性夹层三类.在纵向上...  相似文献   
997.
当我们深陷轰轰烈烈的课改中,当我们身处形形式式的课堂中,我们需要一个“坐标”,勾勒自我们·‘进入”课堂以来走过的轨迹。课堂“坐标”能指示我们方向,课堂“坐标”能告诉我们节奏,课堂“坐标”能让我们淡定,课堂“坐标”能使我们重新定格自己的位置,能使我们重新认准教师的角色。  相似文献   
998.
采用HCl-HNO3-HF-HCl O4,HCl-HNO3-HF-H2SO4敞口,HCl-HNO3-HF-HCl O4密闭和HNO3-HF密闭消解4种方法溶矿,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AES)测定,建立了超基性岩石中钾、钠、钙、铝、铁、钛、锰、钴、镍、铬、钒、锶、锌等元素的同时测定方法。对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测定的最佳仪器条件及分析谱线进行了选择,并对镁基体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采取标准溶液中加入适量的镁作基体匹配,以消除基体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HNO3-HF密闭溶矿,具有检出限低、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快速等突出优点。该方法测定值与推荐值基本吻合,分析方法的精密度满足《地质矿产实验室测试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  相似文献   
999.
新场气田须二气藏天然裂缝有效性定量表征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天然裂缝是地层中广泛分布的一种地质构造现象,当其在油气开发过程中保持一定有效性时具有重要作用,其有效程度高低是裂缝性油气藏高产富集的关键.本次研究以川西新场气田须二气藏裂缝特征及成因认识为基础,利用气藏各类动静态资料对裂缝张开度、裂缝渗透率、裂缝孔隙度等参数进行解释和评价,明确了不同资料计算获取裂缝参数的物理含义及相互之间的关系,为裂缝有效性评价奠定了基础.文中以井筒附近、地质模型网格单元体内裂缝网络系统作为裂缝有效性定量表征对象,通过裂缝网络系统裂缝参数的分布特征,选取并组合了参数分布的特征变量从而建立了裂缝有效性定量表征指标;基于裂缝有效性定量表征方法和建立的定量表征指标对新场气田须二气藏单井产层段裂缝的有效性及气藏裂缝有效性的纵横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和评价,其评价结果与区域构造、应力场分布、井下监测、生产动态具有很好的一致性.本文对油气藏中天然裂缝有效性的认识和定量表征方法为裂缝性油气藏地质建模中裂缝有效参数场的建立和数值模拟工作奠定了基础,为裂缝性油气藏的描述和生产动态研究提供了方向和思路.  相似文献   
1000.
为什么要提出西藏东南部早白垩世措美大火成岩省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朱弟成  夏瑛  裘碧波  王青  赵志丹 《岩石学报》2013,29(11):3659-3670
近年在西藏东南部特提斯喜马拉雅带东段大规模白垩纪火成岩受到了很多学者的关注。这里的火成岩岩石类型包括玄武岩、镁铁质岩墙/岩床、辉长岩侵入体以及少量层状超镁铁质岩和酸性火山岩。锆石U-Pb定年结果指示现今覆盖面积约50000km2的岩浆活动发生在130~136Ma(峰期约132Ma)之间。镁铁质岩显示OIB型(高Ti)、N-MORB型(低Ti)和过渡型(介于二者之间)三种地球化学类型,其中未受地壳混染的镁铁质岩的Sr-Nd同位素和锆石Hf同位素成分类似于Kerguelen地幔柱产物。在扣除堆晶橄榄石之后,通过橄榄石-熔体平衡计算,苦橄玢岩母岩浆的MgO含量约20%,对应的地幔潜温1560℃。西藏东南部白垩纪火成岩浆活动这种覆盖范围大、持续时间短和地幔潜温高等特征,非常类似于世界上其它地幔柱成因的大火成岩省或热点,因而将其描述和命名为措美(Comei)大火成岩省是合理的。年代学、地球化学和古地理重建资料显示藏南措美大火成岩省和南西澳大利亚同期的Bunbury玄武岩可能代表了同一个大火成岩省(即Comei-Bunbury大火成岩省)。Comei-Bunbury大火成岩省很可能记录了Kerguelen地幔柱在132Ma左右的早期岩浆作用,拉开了大印度从澳大利亚分离出来的序幕,影响了同期Weissert大洋缺氧事件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