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测绘学   39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4篇
海洋学   6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以河南省为研究区,利用2000—2018年夜间灯光数据、NDVI数据和VANUI数据提取城市建成区.在建成区面积和灯光强度两个方面的变化进行论述,利用景观指数对河南省城市景观进行定量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河南省建成区扩张驱动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建成区面积从1937 km2增加到5155 km2;灯光强度从75...  相似文献   
42.
以MapInfo为开发平台,MapBasic为二次开发语言,开发了县级房产产籍管理信息系统,介绍了系统主要功能,针对房产产籍信息的利用,以重庆市北碚区为例,对系统进行了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43.
选择了珠江口及其邻近海域1995年~2000年152个时相的NOAA/AVHRR影像反演的悬浮泥沙浓度结果,通过对悬浮泥沙反演结果影像的叠加,求算叠加像素点像素平均值,计算了研究海域在1995~2000年间月、季及丰枯水期几个时间尺度上的悬浮泥沙平均浓度及其平均变化。结果大致表明了陆地径流对海域的影响范围和悬浮泥沙在海域的运动方向。  相似文献   
44.
基于RS/GIS技术与数值计算的库岸边坡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相关的地质、地貌、岩土性质、土地利用类型等数据,在对水库库区景观进行可视化分析的基础上,将宏观上的滑坡危险区域识别与微观上的危险区域内边坡稳定数值模拟相结合,研究了库岸边坡稳定性问题,并对库区复杂条件下的岩质边坡稳定性评价进行了尝试性探索。  相似文献   
45.
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中国入境旅游增长空间格局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空间自相关分析是空间统计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设定显著性水平下研究邻近位置属性(或现象)之间的相关性,是认识空间格局的有效手段。中国省级水平上的入境旅游区域增长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1996年至2004年期间,除1997年外,我国在其它时期均不存在显著的全局空间自相关,表明邻近省区入境旅游区域增长之间的关系在整体上既不综合表现为趋同,也不综合表现为趋异,入境旅游区域增长整体空间格局为随机格局;各个时期均有一个或少数几个省区与邻近省区的局部空间自相关显著,在局部区域呈现出集聚或离散的空间格局。这类局部区域的个数随时间变化,但2001年以后趋于稳定,在没有对入境旅游产生重大冲击事件发生的正常时期为2个,即以上海为核心的共同增长集聚格局区域和以广东省为中心的“中高周低”的离散格局区域(α=0.05,双侧显著性检验)。  相似文献   
46.
介绍了俄罗斯的数字摄影测量系统Photomod 3.11,分析了采用比例尺为1∶20 000的航片制作数字正射影像的流程,试验表明其能满足1∶5 000地形图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47.
丰水期鄱阳湖水体中氮、磷含量分布特征   总被引:12,自引:7,他引:5  
以2011年7月份鄱阳湖实测数据为参考,对鄱阳湖丰水期总氮(TN)、总磷(TP)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就鄱阳湖氮、磷营养盐结构特征及其与叶绿素a的相关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鄱阳湖氮、磷含量已经达到了发生富营养化的条件,且TN含量呈现由东向西、由南向北逐渐降低的趋势;TP在几个主要的采砂区,尤其是南北湖交界处污染最严重.鄱阳湖以磷限制为主,氮污染相对比较严重,且氮、磷不是鄱阳湖藻类生长的限制性因素.TN同时受悬浮泥沙和水流作用的影响,在上游航道受水流影响较大,在入江水道则主要受陆源污染的影响.TP含量则主要受悬浮泥沙和采砂活动的影响,受水流作用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48.
张娇  陈莉琼  陈晓玲 《湖泊科学》2016,28(4):718-725
利用1999 2014年Landsat卫星遥感影像数据,采用浮游藻类指数(FAI)方法识别、提取洱海蓝藻水华信息,进而获取蓝藻水华时空分布数据,为进一步分析洱海蓝藻水华发生规律及监测预警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999 2014年洱海夏、秋季多次发生蓝藻水华,以小型水华为主(水华面积在10 km~2以内),大型水华现象主要发生在2003、2006、2013年,其中2006年水华面积最大,达到42 km~2.除近岸湖湾区域容易产生蓝藻堆积外,洱海蓝藻大型水华主要发生在洱海北部和中部区域,南部发生频次较少.近岸区域蓝藻堆积从春季开始,中心水域水华发生在夏末和秋季(8 11月),其中大型水华集中发生在10月左右.  相似文献   
49.
基于CCMP卫星遥感海面风场数据的渤海风浪模拟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CCMP(Cross Calibrated Multi-Platform)风场数据是一种具有较高的时间、空间分辨率和全球海洋覆盖能力的新型卫星遥感资源。在充分分析CCMP海面风场数据可靠性的基础上,以该卫星遥感海面风场数据为强迫输入项,运用第三代浅水波浪模式SWAN对渤海一次风浪过程进行了模拟,将模拟的结果与T/P、Jason卫星高度计观测得到的有效浪高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两者相关性达到0.78,模拟结果平均偏高0.3 m。试验表明CCMP卫星遥感风场数据能满足海洋浪高预报需求,能在海洋数值预报和海洋环境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0.
以渤海海域为试验区,对经过时间、空间和波段匹配的 MODIS/Aqua 550 nm 气溶胶光学厚度产品与 CALIOP 532 nm 通道反演得到的气溶胶信息在五种不同空间采样窗口(10 km ×10 km,30 km ×30 km,50 km ×50 km,70 km ×70 km 和90 km ×90 km)、三种不同时间尺度(日、月、季度)下进行了相关性拟合分析.研究发现,较小的空间采样窗口可以更准确地反映气溶胶的局部变化特征,而以季度为时间统计单元能更好地体现气溶胶的季节变化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在10 km ×10 km 采样窗口中,春季的日数据之间相关性较高;春季和秋季的月均值之间高度相关(R 均大于0.950).从而证明,在特定时间和空间尺度下,上述两种数据之间确存在良好的相关性,为利用遥感数据反演渤海海域气溶胶光学厚度信息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